首页 理论教育 沪剧舞台演出的主流:何以在当时崭露头角

沪剧舞台演出的主流:何以在当时崭露头角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国这么多戏曲剧种中,为什么当时只有沪剧能以时装剧作为舞台演出的主流?把西装旗袍戏作为舞台演出的主流,既是对沪剧历史传统的一种尊重和发扬,也是在艺术竞争中取长避短、争强求胜的必然选择。西装旗袍戏能在沪剧舞台上站住脚,另一原因在于申曲表演团体能主动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由于西装旗袍戏上座好,相当一部分剧目在沪剧舞台上反复推出,剧团老戏新演,一次次请编导重新加工。

沪剧舞台演出的主流:何以在当时崭露头角

在全国这么多戏曲剧种中,为什么当时只有沪剧能以时装剧作为舞台演出的主流?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一剧种的历史发展中找到个中原因。其实远在早期的花鼓戏时代,沪剧就开始形成了说新闻、唱新闻的艺术传统。清代同光年间盛行的花鼓戏的很多剧目都反映了那个时代浦江两岸乡镇真实的生活风貌。像《卖红菱》《庵堂相会》和《陆雅臣》这些沪剧老传统的对子戏和同场戏据说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它们在那个时代又何尝不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剧?正因为长期演出表现当代生活的清装戏,沪剧演员往往重视白功唱腔,不太讲究形体身段;表演比较生活化,台上演出情趣盎然,生活气息浓郁,但缺乏舞蹈水袖功底。这样的艺术风格演古装戏很不讨巧,演时装剧却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把西装旗袍戏作为舞台演出的主流,既是对沪剧历史传统的一种尊重和发扬,也是在艺术竞争中取长避短、争强求胜的必然选择。

西装旗袍戏能在沪剧舞台上站住脚,另一原因在于申曲表演团体能主动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为了拉近与普通观众的距离,沪剧改编外国文艺作品大多采取把人物和情节中国化的做法,使文化程度不高的市民也乐于接受。在沪剧舞台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被演绎成发生在中国清末民初的历史故事。中国化的改编方式在沪剧时装剧中更为普遍。从《魂断蓝桥》《风流女窃》《茶花女》《寄生草》《母与子》到《花弄影》,这些西装旗袍戏虽然取材于外国作品,但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物。有的剧目属于对已经中国化了的话剧电影改编本的再改编,像《和合结》就改编于我国著名剧作家洪深把英国王尔德剧作中国化的改编本《少奶奶的扇子》。《返魂香》则来自把法国雨果作品中国化的国产同名影片。《大雷雨》更是将俄国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剧本和我国戏剧家吴琛类似题材的话剧剧作《寒夜曲》糅合起来进行改编。清新别致的外国内涵与质朴传统的中国包装结合在一起,对观众产生了很强的亲和力。这些剧目上演都十分热闹红火,《风流女窃》曾经创造过连演连满140场的纪录。《魂断蓝桥》首演也观者如云,盛况空前,剧场客满红灯高挂,周围车水马龙,道路几乎为之堵塞。(www.xing528.com)

沪剧时装戏之所以大受欢迎,与艺术上的精心打造也有很大关系。面对当时激烈的艺术竞争,很多西装旗袍戏在编导演方面下了苦功,艺术处理确有独到之处。《少奶奶的扇子》艺术构思精巧严谨,《雷雨》塑造人物真切鲜活,《碧落黄泉》抒写感情浓烈细腻,《啼笑因缘》描绘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遭遇,《叛逆的女性》和《大雷雨》揭示封建大家庭生离死别的场面,都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观众看了莫不潸然泪下。演员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演出中创造了不少特色鲜明、声情并茂的唱段和唱腔,经过各家电台反复播放,往往没几天就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到处学唱流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沪剧西装旗袍戏的影响。由于西装旗袍戏上座好,相当一部分剧目在沪剧舞台上反复推出,剧团老戏新演,一次次请编导重新加工。经过长期的磨炼,这些作品的艺术质量不断提高,成为沪剧西装旗袍戏中久演不衰、具有很强生命力的经典保留剧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