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西装旗袍戏发祥于20世纪20年代初,但真正在沪剧舞台上盛行,是十几年以后的事。这期间经历了从本滩到申曲的曲折过程。本滩时期舞台上演的大多还是早在进城前产生的如《卖桃子》《庵堂相会》和《陆雅臣》之类表现农村和乡镇生活的老传统剧目。由于缺乏新鲜感,难以引起更多城市新观众的兴趣。艺人们寻找出路,做过各种探索。演《离婚怨》和《恶婆婆与凶媳妇》那样的时装剧也是他们的尝试之一。尽管这种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时装剧也一直断断续续地在演出,但一直到三十年代中期,它并不是本滩和申曲班社的首选。当时艺人们主要热衷上演取材评弹书目的《玉蜻蜓》《珍珠塔》和《文武香球》等大量的弹词戏。即使像宋掌轻这样搞过时装剧的说戏先生也把更多精力放在弹词戏的幕表编写上,他编的一些弹词戏曾颇受欢迎,自己还上台参加过演出。为了招揽观众,艺人们甚至从京剧等其他戏曲剧种搬演剧目,连《十三妹》《火烧红莲寺》这样机关布景的武打戏也曾演过。
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剧作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袁滨忠、韩玉敏主演)(www.xing528.com)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申曲艺人身上的功底远不如别的剧种的演员扎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凡是演描写古代历史生活的剧目,不管发生在什么朝代,演员一概穿戴清代服饰上台。这样当然于时不符,于理不通,显得不伦不类,因而往往成为讥讽责难申曲剧种缺乏文化底蕴的话柄。后来有些表演团体曾试图改变这一陋习,施家剧团以全新古装为号召上演《孟丽君》,文滨剧团也相继推出《冰娘惨史》《新李三娘》和《寒梅吐艳》等古装戏。这些剧目虽然一时上座还不错,但毕竟成不了气候。大家越来越感到演古装戏不是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所在,很难在这个平台上与其他戏曲样式开展激烈的艺术竞争,长此以往,剧种的前景和命运令人担忧。经过长期的艰难坎坷的摸索,申曲艺人们终于作出了历史的抉择,向话剧、电影等现代艺术靠拢,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以贴近都市当代生活、深受市民阶层喜爱的时装剧作为自己演出的主要样式,逐渐走上一条与其他戏曲剧种迥然相异、独树一帜的发展道路。从三十年代后期起,尽管老传统戏、清装古装戏还时有演出,但时装剧无可争辩地成为申曲舞台演出的主流。1941年申曲改名为沪剧,标志着沪剧西装旗袍戏已进入了全盛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