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轩不仅演技精湛,经营演出也有一手。他带领的施家班越办越兴旺,影响越来越大,尤其他三次北上巡演,扬名天津北平,在艺坛内外一时传为佳话。
沪剧是上海特有的地方戏,由于方言的关系,演出范围很少超越长江三角洲一带。开本滩北上先河的是施春轩的伯父施兰亭,1918年,已届不惑之年的这位前辈艺人率先带班远征天津,获得成功。那时施春轩年纪尚轻,学艺刚开始,未能参与其事。三年后他曾随师兄丁少兰去天津演唱,这一次影响虽好,但上座平平。1930年初冬天津劝业场来人盛情邀请上海正演得红火的施家班北上。施春轩对此曾有过犹豫,后来考虑这些年来去北方的南方人日益增多,他们一定很想看看家乡戏。至于上座盛衰,还得靠演出好戏来争取观众。他反复思考,决定带一支阵容强大的人马去闯北方码头。谁知施家班刚踏上天津,就遭到干扰,每场演出,当局都派军警占席监视。原来他们生怕南来班社在演唱中议论北方时政,又担心南方戏夹带淫猥情节台词。几场演出看了,觉得施家班演的申曲非常正宗,唱词白口都很文雅,也就放心了,再没有派人来干预。
劝业场地处天津最繁华的区域,是个拥有十来个演出场地的大型游乐场。那里平时演的都是京剧、绑子、蹦蹦戏、山东快书、京韵大鼓和相声等比较粗犷豪放的北方戏曲曲艺。施家班演的申曲委婉细腻,风格完全不同。不仅南方人爱看,北方人也被吸引。再加上施家班演员的表演精彩纷呈,演出反响非常热烈。劝业场的老板十分高兴,有心帮衬,特地请当地各家游乐场和戏院的同行们来看戏。劝业场老板请来的客人都是内行,他们虽然听不大懂上海话,但对施春轩的演技都赞不绝口。这以后相邀施家班演出的络绎不绝,观众自发地向施家班赠送了写着“文化申曲”的锦旗。连北平的戏院闻讯也派人来邀请,促成了施家班的京华之行。(www.xing528.com)
施家班这次巡演大获成功,载誉而归,施春轩后来的第三次北上也相当风光。1934年10月,先由他父亲施竹亭带着施家班的小队伍去天津。到年底戏院贴出预告,将特邀上海申曲名家施春轩、施文韵来津献演《杨乃武》《陆雅臣》。海报一出,对施春轩夫妇的精彩表演记忆犹新的观众奔走相告,十天二十场的戏票很快就争售一空。京剧名丑马富禄听人说施春轩把丑角戏演绝了,将信将疑,特地赶来看他演的《卖妹成亲》。剧中施春轩扮演的阿牛三出场时,头戴草帽,一手拿扇,一手夹把纸伞。天气热打开扇子居然只有扇骨,没有扇面,他却还在那里扇个不停;一会天下雨了,他急忙摘下头上草帽,草帽却被胳臂穿过甩到肩上,原来新草帽是没有顶的;再张开伞,也是只有半边好的破伞。观众笑得合不拢嘴,他在台上却若无其事,一本正经地照演不误。马富禄看了心悦诚服,到后台对施春轩伸出大拇指,连连称绝,两人从此成了好友。这次演出期间,施春轩和北方戏剧界人士有不少交往。马连良、张君秋合作画了一幅兰花扇面相赠,马连良还在扇面上题了《林冲夜奔》中的诗句。这幅扇面据说还保存在施家后人那里,如今可成了见证历史的戏曲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