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河道本土艺人的生存状态与学艺方式,及其欣赏兴趣解析

襄河道本土艺人的生存状态与学艺方式,及其欣赏兴趣解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曲艺艺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这种“在个人”的努力,使他们很快成长。艺人们都几乎是面对面地争夺听(观)众。襄河道艺徒们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前辈所承受的这种竞争压力,看到成败所带来的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境遇。以这些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佼佼者为骨干,必然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具有影响力的襄河道本土艺人群体。而本土艺人群体形成之日,就是襄河道坠子流派形成之时。

襄河道本土艺人的生存状态与学艺方式,及其欣赏兴趣解析

曲艺艺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当时社会流行的一句话:“鹌鹑戏子马里猴。”把戏子和动物玩物同等看待,而曲艺艺人则比戏子更下一等。所以当时只有家境十分贫苦的父母,被饥寒所迫,无力养家,才让自己的子女去学曲艺,卖唱糊口。如马玉兰就是因家贫,从城里嫁到乡下,而夫家却要把她转卖。她借1935年汉水发水灾而逃出,嫁给了河南坠子艺人郝凤林,而后才开始学唱坠子的。她的女儿郝桂萍,五六岁就随着母亲在书场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跟着母亲学唱。八岁那年在老家随着婶娘乞讨时,发现唱着曲儿比不唱曲儿容易乞讨,后来就下决心跟着母亲在书场里学着唱坠子了。马元德是在三岁时生病,致使双目失明,为了长大后能自食其力而学拉坠弦。徐学荣是幼年丧母,父亲给人当杂工糊口,把他放在大伯父家寄养,其大伯父也是贫苦农民生活极度困窘,他才出来学坠子。可以说,凡学坠子卖唱的,都是为有口饭吃,不致饿死而来学的。这种急迫地求口饭吃,原始的求活命、求生存的动机很单纯,动力很强大,往往直奔目标,还没学成出师就上台演出,边学艺边卖艺。如马玉兰,1935年刚嫁给郝凤林,才学了几个小段儿,当年就在樊城怡心楼茶馆下海登台。半年后,就开唱大本书《白文秀私访》,而且是丈夫白天教一场,她晚上唱一场。唱完了《白文秀私访》,就算“出师”了,开始独自挂牌唱大本了。也有的艺徒,虽然学够三年才满师,但师徒基本上都是文盲,传艺的方式是口传心授。师傅的随意性很强。一般就是教几个小段儿,或是大本的结构提纲加一些“条子”(也叫“书赞”,是一些描写人物外形或特定场景的固定套路)而已,既没有标准的授课教材,也没有严格的考试程序。大多是会一两个小段儿了,就立马登台,在师傅的大本书之前垫个场子,边演出边学艺。师傅只是“领进门”,真正的“学艺”还是在个人的努力。这种“在个人”的努力,使他们很快成长。

作为师傅的河南籍坠子艺人在襄河道能站住脚也是不容易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仅就樊城四官殿的六七个大茶馆书场来说,不是门对门就是墙挨墙,而每个书场又经常是一二十位河南坠子艺人组班演唱。到开书的时间,听(观)众只要在街心里一站,就能辨别优劣,决定去留。艺人们都几乎是面对面地争夺听(观)众。还有更伤害人的,如樊城洪帮九爷梁占奎所经营的“青年茶园”,邀走红名艺人的同时,也邀技艺很差的艺人。当然,佣金也是有等级差别的。开演时,他指挥名艺人首先登场,借其较大的吸引力,上座特别快。当满座时,他便呵斥技艺差的艺人登台替换。听(观)众便纷纷离座。梁占奎便叫人赶快收掉空座的茶碗。而后,又叫名艺人上台演唱。听(观)众又汇集一拨。他便又出售一次茶。如此循环,他每场书,比别的茶园多卖数百碗茶。而且,他还能在佣金的差额中获利。对技艺差的艺人,如果说收入上的差异还能视为理所当然,精神上的歧视伤害却是难以承受的,是一种非常残酷的竞争。当然,这种竞争也精选了优秀的种子,对这门艺术的发展兴旺是强大的推动力。襄河道艺徒们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前辈所承受的这种竞争压力,看到成败所带来的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境遇。谁也不愿被淘汰。于是,争着拜这些优秀的艺人为师。而师傅也教导他们,要想“吃遍天”,就要练就“一招鲜”。因为听(观)众是“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要求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时告诫他们,“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故艺徒在学艺中,“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个人特点,在为争当“仙桃”不作“烂杏”而苦练“一招鲜”的动力支撑下,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全身心跟着师傅,拼命学唱、学拉(琴)。以他们的“一招鲜”,即他们个人的风格特色,争取并汇聚了大量的本土受众群体,孕育出了不少为本土受众群体所追捧的,超过了师傅的佼佼者。以这些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佼佼者为骨干,必然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具有影响力的襄河道本土艺人群体。而本土艺人群体形成之日,就是襄河道坠子流派形成之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