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南籍艺人培养:大量襄河道本土坠子艺人的崛起

河南籍艺人培养:大量襄河道本土坠子艺人的崛起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南籍坠子艺人来到襄河道,首先感到在这片土地上有知音,有听(观)众。河南籍的坠子艺人在这里如鱼得水,容易生存。马、景二人又分别拜河南籍的琴师刘子平和唱“三国”的名家范胡子为师,都早年成名,是襄河道流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河南籍坠子艺人陈老六收李素英、杨小玉为徒。这么一支庞大的本地的艺人群体,是河南籍老艺人为襄河道孕育培养的艺术人才。

河南籍艺人培养:大量襄河道本土坠子艺人的崛起

河南籍坠子艺人来到襄河道,首先感到在这片土地上有知音,有听(观)众。他们和这些本土听(观)众,语言有些差异,但却接近,容易听懂。生活习惯有些差异,但仅是粗细之别,没什么质的不同,特别是这里有米有面,对于不习惯吃米偏爱吃面食的河南艺人,实在是太理想了。河南籍的坠子艺人在这里如鱼得水,容易生存。所以,他们大多愿意在这里娶妻生子,收徒传艺,落地生根。如水涌泉,初来时,多在襄河道的老河口、均县作场,娶了位均县的农家女为妻后,定居老河口,但每年仍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流动在襄河道的郧县、均县、保康南漳、谷城、襄阳、宜城枣阳各县城镇乡村演出,可以说,踏遍了襄河道的土地,可就是没有再回河南。1935年,在老河口开了个书场茶馆,这才定居。1950年带领全家到襄阳行艺,直到1971年,以94岁高龄去世,一辈子生活在襄河道上。所生三个儿子,都娶了老河口人为妻,还都唱河南坠子。人称其三个儿媳为“水大嫂”“水二嫂”“水三嫂”。其中水大嫂以善唱大本书而最为著名。孙子水汉赢,是坠子琴师。孙女儿水凤英善唱小段儿。20世纪30年代,就以“水家班”享誉襄河道。他在襄河道还广收艺徒,除传艺给三个儿媳、孙子、孙女外,带出的著名艺徒还有老河口人程玉莲、张荣芳等。其艺徒还替师收徒,并替师傅传艺,带出师弟——襄阳琴师张海臣。张海臣又收了徒弟徐学荣。郝凤林,1908年生,十八九岁就来在襄河道行艺,师从水涌泉。1935年,娶襄阳人马玉兰为妻。从此,妻子也成了他的徒弟,而且当年下海,并逐步唱红,人称“马大姐”。他们的三个女儿,有两个也从小跟他们学艺,终生演唱坠子。她们都是襄河道流派的代表人物。还有琴师张义良,1909年生,也是二十岁左右来到襄河道,娶襄阳人宋丽华为妻。宋丽华与师兄、襄阳人张喜林拜河南籍艺人为师,学唱坠子,以善唱“三国”“红楼”小段儿出名。河南琴师张正云收襄阳人马元德、景晓武为徒。马、景二人又分别拜河南籍的琴师刘子平和唱“三国”的名家范胡子为师,都早年成名,是襄河道流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河南籍坠子艺人陈老六收李素英、杨小玉为徒。河南南阳坠子艺人韩九如收枣阳人李传智为徒;河南方城坠子艺人鲍志斌收枣阳人关顺才为徒等,不下百位。这么一支庞大的本地的艺人群体(包括在襄河道出生并从艺的河南籍艺人的后代),是河南籍老艺人为襄河道孕育培养的艺术人才。正是这些人才,学得师傅的真传,并创造性地添加上襄河道本土的文化因素,形成了有别于师傅们的,具有襄河道特色的演唱风格。(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