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弄清,河南坠子作为一个曲种,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据《中国曲艺通史》援引《中国曲艺志·河南卷》的论述,“清道光七年(1827),开封招讨营小乔庄三弦书艺人乔治山(1807—?)随师行艺于开封,无意中将小鼓三弦去掉一根弦,改弹拨为弓弦,坠子弦自此产生,并改变了三弦书‘弦不随腔’的伴奏方法,成为唱一句拉一句的‘托腔坠字’。又因为他经常自拉自唱《玉虎坠》一书,故,人们将这种新的演唱形式称为坠子书”[1]。又据《河南曲艺史》第163页载“至于坠子书产生的时间……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诞生于清道光初期较为可靠”。二者互为印证,我们有理由认定,道光七年前后为河南坠子诞生时期当是可信的。而形成一个大致成熟的曲种,则需形成一定规模的艺人群体、一定规模的曲目体系、大致完备的板式体系、唱腔体系,以及一定规模的受众的认可,这至少需要1~2代艺人的共同努力。若以20年为一代,把河南坠子的成熟期定为同治五年(1866)前后,应该是不会错的。
那么河南坠子又是在什么时候传入襄河道的呢?(www.xing528.com)
这个问题,由于无文字可考,很难断定具体年月。访问健在的老艺人,也都声称“说不清”。可坠子琴师张海臣(已故)、艺人李素英(还健在)等人,清楚地记得水涌泉老人亲口说过,他是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从河南驻马店来到襄河道的老河口的。“先唱道情,后改学河南坠子”,“投师之后,按宗谱,取名水外堂”。至于他在什么时候拜师?拜谁为师?他是在襄河道还是在河南拜的师?如果是在襄河道拜的师,那他师傅是什么时候来襄河道的?与他师傅同时期来襄河道的还有哪些艺人?还有没有更早来的艺人?都称“不知道”,只能存疑。我们也只能以水涌泉为据,确认河南坠子最迟于清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传入襄河道。也可以说,在河南坠子于1867年基本形成为一个曲种后的27年左右,就有河南艺人到襄河道演唱。这可以证明其传入襄河道是非常早的,几乎是跟随着它成熟的步伐踏进襄河道的。也可以说,在它基本形成为一个曲种的“青春期”,就带着一种不怎么完备却饱含着无限发展的冲动,闯进了襄河道。因此,它就具备向不同方向发展的极大可能性。这一点对襄河道流派的形成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点给襄河道的坠子艺人留下了不确定的发展方向,使襄河道坠子具有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