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河道文化的创造性品质探讨

襄河道文化的创造性品质探讨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从襄河道走出去的著名历史人物身上,也强烈地体现出这种文化的兼容性和创造性。可以说,襄河道文化的兼容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具有深远历史传统,且渗透在骨子里的特性。河南坠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传入襄河道,必然要被这种文化特性所影响,所左右。这正是襄河道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延伸的结果,具有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襄河道文化的创造性品质探讨

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汇聚、融合,以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必然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

在中国戏曲史上,艺术特色鲜明的“湖北越调”就是这种创造性的代表典型。

据《中国戏曲通史》下编第一章第二节论断:“从山陕的梆子腔兴起后向四外流布的情形看,它与西客(陕西与山西商人)的商业活动有很密切的关系。”而山陕梆子腔流传出去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梆子腔流传到当地逐步演变为当地的梆子腔剧种”;“另一种情况是秦腔(即梆子腔——引者注)流传到当地以后,演变为一种新的声腔”。这两种情况在襄河道都有。

湖北越调是山陕梆子随山陕移民、商人到襄河道以后,受襄河道地区的民间音乐语言语音、风俗人情的浸润和影响,逐步演变为一个新的剧种“襄河越调”,即“湖北越调”。(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经过大量的走访研究,专家得出“山陕梆子演变形成汉剧西皮的过渡声腔是湖北越调即襄阳腔”(王俊、方光诚著《湖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而后,西皮腔与二黄腔合流,这才有了皮黄腔系的汉戏、京戏等剧种。这有力地证明了,襄河道的历史文化因为有了宽广的包容性,就必然拥有巨大的创造性。

这种文化的创造性,还深刻地表现在襄河道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饮食习惯上,米面兼有,酸辣共存,形成了旧时襄阳人典型的三餐习惯:早上吃大米稀饭、馍馍(即馒头)、油果子(即油条),中午吃大米干饭,晚上吃面条、面叶儿或面疙瘩。山西人嗜醋,爱强烈的酸;四川人嗜辣,喜暴烈的辣。在这里演变成了微酸、微辣。而陕甘一带,由于冬季缺蔬菜,民间习惯在秋季以大缸腌制萝卜白菜过冬,谓之腌酸菜。酸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汁水,在当地俗称“浆水”,其味酸。吃面食的时候,舀一勺味酸的“浆水”当佐料以调味。传到襄河道,“浆水”被直接称为“酸浆”,就发展变化成了更精致的以酸浆调味的“酸浆面”。其制作更加繁杂精细。不用大缸,而要用大肚小口的陶缸做容器,更易封闭以隔离空气。以襄阳土产的旱地小白菜作主料,且添加小茴香、大茴香等十几种本地出产的佐料制作,味道自然别样。河南的“胡辣汤”,传到襄河道,也因调整了制作工艺,添加了本地食材佐料而改变了味道。在建筑风格上,这里有典型的硬山到顶的北方式样,如山陕会馆;也有典型的重檐叠加的南方式样,如抚州会馆。而具有包容性和创造性的襄河道居民,不光吸收了南北之长,还根据本地气候多雨和汉水多灾的特点,创造出木结构的列架承重,既硬山到顶,又宽檐重叠的“墙倒屋不塌”的民居建筑,既能抗雨淋又能抗水灾。而从襄河道走出去的著名历史人物身上,也强烈地体现出这种文化的兼容性和创造性。如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耕读十年,史称其“博览群书”,但到底他读了哪些书,没有记载。可我们沿波讨源,从他的《隆中对》,及后来治国、治军,处理各种政治、经济、民族事务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看,可以推测出,他读过并深入研究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经典。他是融会各家学说,博采众长而用于实践。又如米芾米襄阳,作为“北宋四大家”之一的书法大师,他的字,被称颂为“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而他却是吸收了晋、唐各大书法家的营养,经过自己的消化、融会,终于自成一体,成为一派宗师。可以说,襄河道文化的兼容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具有深远历史传统,且渗透在骨子里的特性。河南坠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传入襄河道,必然要被这种文化特性所影响,所左右。

推而广之,不论根生于此地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和外来艺术形式的变异,形成流派,都是该地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延伸。河南坠子在襄河道流传多年,为襄河道居民容纳,吸收,并必然与襄河道本土文化交流、融会。在长期的渗透、浸润中,赋予它新的因素,新的风格,新的特点,最终形成地域性流派。这正是襄河道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延伸的结果,具有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