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团是六盘山区的农家饭。
在大西北,搅团是著名的特色小吃,被定义为“用面搅成的糨糊”,固原人尤好吃。根据主要用料不同,分为荞面搅团、玉米搅团和洋芋搅团。用荞面做成的搅团,更筋道味美。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要看看她打的搅团光不光或筋道不筋道。
做搅团俗称打搅团,顾名思义就是做的时候要连续搅动使之成球状。打搅团以农村的大灶台、大锅为宜,空间宽敞,火候易掌握,操作方便,搅动起来能甩开膀子用上力。看似简单粗糙的工序,却真正考验着家庭主妇的功力,可谓粗中有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搅团可以说是农家的救命饭。农家几乎每顿都不离搅团,原因是搅团含水量大,少量的面粉可以做出大体积的食物,用以充饥。在贫穷的年代,只要稍有可能,人们也常常变换方式来吃这极普通的搅团。若是生活条件有点儿改善时,搅团的吃法更讲究,譬如在烩搅团块时,加点酸香扑鼻的浆水菜,再调点香菜末和葱花,滴几滴香油,是很好吃的。还有一点,吃搅团大多要调上好的油泼辣子,调得碗里红如血,吃罢嘴角一片红,耍的就是这个辣。虽然现在人们已经不再为温饱发愁,然而老固原人却对搅团情有独钟,隔三岔五地会打上一锅。在外上班打工的人们回到老家,也会要求家里人打搅团,既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对味蕾的一种补偿。
打搅团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先给灶房添些柴火,柴火既有硬材也有麦草,硬材用来烧水,麦草打搅团时用。再到门前菜园挖几根大葱,割一把韭菜,有时也到田野掐些灰灰菜之类的野菜,吃起来更有原生态的感觉。接着将菜择洗干净,大葱、韭菜切成段,灰灰菜焯水切碎,上面撒些蒜末和姜末。最后剥些大蒜,放在碗里加盐捣成蒜泥,上面放些干辣面子备用。
一切准备停当后,就可以生火做搅团了。油热后,用勺子舀热油依次泼蒜泥、灰灰菜和辣子,韭菜、大葱等炒熟,有浆水的炝些浆水。(www.xing528.com)
锅涮洗干净,再用油将锅抹一遍,以防止瓜瓜(即锅巴)黏锅。锅内加水,大火烧,等水烧开后,先在大面盆内舀出些开水备用。锅眼加麦草,将火改为小火。然后将面芡倒入锅中,用擀面杖搅拌均匀,溢起后撒入干面粉,边撒边不停地搅动。
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搅是关键。这时就要考验打搅团者的功夫了,干面粉撒完后,要用两手握住擀面杖不停地搅动,直到锅中没有疙瘩成糊状为止。搅搅团光有力气还不行,还得有技巧。搅动时要朝一个方向均匀用力,擀面杖不能撞着锅底,否则会捅破锅;手也不能离锅边太近,否则会铲破手。搅得越久越有力,打出的搅团越筋道,越光滑细嫩。搅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搅动,加入盆中的开水,加水多少决定搅团的软硬程度,想吃软点的适当多加水,想吃硬点的适当少加水。加水后小火咕嘟十分钟左右,再搅拌均匀,一锅搅团就出锅了!
将搅团舀在碗里,加入事先调好的油泼辣子蒜水汤,放些青菜,用筷子夹着吃。搅团之后还有瓜瓜。搅团吃完休息的间隙,搅团瓜瓜也就出锅了。锅眼的余温将瓜瓜烤得焦黄,酥脆可口,吃起来嘣嘣响,越嚼越香,成了饭后的一种休闲食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