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麦田里,农民们弯着腰,挥舞着镰刀。身后是一捆捆卧倒的麦子,不远处几个小孩吃力地拉着麦捆,把它们两两相抵,竖在一起,排成一行行整齐的麦列。”这是七月的固原随处可见的场景,也是隆德农民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
隆德农民画历史悠久,这与隆德县自身古朴醇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隆德县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千年时间的沉淀让这座坐落在六盘山下的小城蕴藏了足够丰富的民间文化,而农民画则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隆德县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成为与吉林丰东、上海宝田、陕西户县齐名的全国四大农民画乡之一。作为隆德民间画苑中的一朵奇葩,农民画取材极其广泛,凡生活所及,画笔皆有描绘,既有前文描绘的《割麦》《送粪》《除草》《打垛》《碾场》《放牧》等农业事象的描绘,又有《醋坊》《压面》《元宵观灯》《戏剧人物》《马社火》等各行各业的图景,从中既能看到编耱、锄地之类的原始耕作方式,也可看到电视机、摩托车、洗衣机等现代生活的标志。
隆德农民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其他地区的农民画大抵相似,最初都是以庙宇、寺观中的壁画,民家箱柜衣饰图案等形态出现,后来还有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等。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农民画结合政治宣传和生产需要,开始以墙报、壁画等形式出现。
20世纪80年代,是隆德农民画空前繁荣的年代,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农民画的业余作者多达300余人,作品1000余幅,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高居全区之首。其中,有30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9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3幅作品入选《中国农民画册》,2幅作品被《人民日报》社收藏。王玉秀,是当时最为出名的农民画作者之一,她创作的《马社火》在“全国首届农民画展”中荣膺一等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出国展出。她在全国“万博杯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大赛中创作的《戏剧人物》斩获二等奖,这幅作品最大限度地展示了马社火的神韵,栩栩如生的场景让观者喟叹不已。(www.xing528.com)
作为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农民艺术,农民画十分写实,同时又十分的夸张,充满了离奇的想象力。和其他绘画艺术形式相比,这种画风更具东方特色,情感表达也更为直接。丰富的色彩搭配,精致的画工表现,是农民画另外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往往一幅画,就将一个个动人的场景跃然纸上。同时,一幅幅看似简单的农民画作品,其实也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对于了解六盘山地区农耕文明,研究我国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以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农民画来说,它来源于寻常的百姓生活,但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照搬,它所表现的更是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而这也正是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