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理教师只有认真研究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科学地制订符合全体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才能开展有效的“教”与“学”。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预期行为结果。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为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提供了指导。据国内外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

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思想,揭示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的目的应是为每个(类)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为他们提供舒适和方便的、对进步和成功没有障碍的学习环境

(一)怎样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地理教学设计的起点。地理教师只有认真研究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科学地制订符合全体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才能开展有效的“教”与“学”。长期以来,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时,往往是根据某一教学任务,设计出只有一个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标准,而忽视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或多样性。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与学习起点不同,原有的学习基础和经验不同,智力以及非智力因素存在差异。如果教师用一个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所有学生,“千人一面”,教师的主观愿望与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不同需求明显不符,教师的教学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或者说,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只有部分学生或少数学生才能够实现,对其余学生或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能实现的,这些学生是在“没有教学目标”状态下进行学习的。如此往复,不少学生就渐渐地真正远离教学目标,成为所谓的后进生了。因此,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准确性、全面性,应在分析学生学习背景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应具有差异性,差异性与学生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预期行为结果。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具有指向性,能成为引领每位学生发展的方向;教学目标具有选择性,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媒体的选择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发挥每位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条件与可能;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所发挥的作用都应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可量性,应对所有学生的行为结果都能进行测量,做出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的价值判断。

(二)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在已有的知识教育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生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和角度出发。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学生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其教学要领包括①针对学生原有基础和智力水平层次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和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可使水平较差的学生建立信心,使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努力。②在课堂上有步骤、分层次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结构,设置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找到正确答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为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提供了指导。

(三)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基本策略(www.xing528.com)

1.梯度式设计策略

梯度式设计策略就是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根据地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差异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地理教学目标,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海洋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设计时,传统的设计包括①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掌握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②能力目标,利用课本图表信息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③德育目标,通过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相互关系”的讨论,激发学生爱护海洋的责任感和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按照梯度式设计策略的基本思想,其教学目标可做如下设计:①知识目标。学生能列出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说出海水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盐度由副热带地区向高、低纬度地区降低的原因;学生能说明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阐明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②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课本中某一图表信息,说出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学生能获取课本图表信息,概括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③德育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海洋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树立爱护海洋的责任感;学生能概括海洋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树立爱护海洋的责任感和具有探索海洋的科学精神。可见,这种梯度式设计策略,能将原有的教学目标细化、层次化,把每个教学目标设计为由较低到较高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还可以进一步设计为三个层次,以至四个层次,以符合学生学习背景,为每个(类)学生的发展引领方向。

2.激励式设计策略

在地理教学中告知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往往是地理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传统的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多使用以下的方式,如“使学生了解……”“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学会……”“使学生懂得……”。这种表述将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励式设计策略在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表述时,注意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人称方式,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充满情感、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学习,我们能列出……”“通过学习,我们能说明……”“通过努力,我们能概括……”“通过学习,我们能应用……”“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树立……”“我们将形成……”。

据国内外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这种成就动机又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认知内驱力是学生想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阐明与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以求知为目标的动机因素,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把学生因自己的胜任能力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称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与认可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地理学习是一个智力活动过程,也是一种生命过程,一种学习情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激励式策略,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尤其是增强认知内驱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宜于较低教学目标学习的学生,通过运用激励式策略,在较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下完成较高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完全可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