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我国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地理学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世界地理学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在地貌、水文、土壤等部门自然地理研究方面发展较快,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部门自然地理取得长足的进步。(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回顾我国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无疑是地理学众多分支学科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分支学科,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我国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地理学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世界地理学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在地貌、水文、土壤等部门自然地理研究方面发展较快,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迹,以经济地理研究为主导,以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研究为核心,与区域发展研究密切结合。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中,地表自然过程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

在自然地理学的综合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即自然区划、区域自然地理和土地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综合自然区划是自然地理学的传统研究方向。在国外自然地带学说的基础上,1959年完成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揭示出中国自然地域分异的特点和地带性规律,在理论方法上有明显创新,成为各部门研究和应用的重要依据。其后的中国农业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等成果,均具有世界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期,拟订了中国生态地理区划,建立了以生物地理学为基础的气候—植被分类系统,并考虑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年来,区域自然地理的研究是自然地理学关注的重要方面。对重要自然地域单元的自然地理学研究,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在表达区域的异质性,分析和评价区域资源、灾害问题,为区域规划提供依据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定量研究不仅注重自然地理要素的研究,同时更加强调各环境要素的综合研究。在选择研究区域时以中小流域为主,开展更加深入的地理过程(生态过程)研究。土地系统是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围绕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服务于农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紧跟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潮流,开展了大量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为国际大的科学计划开展及区域对比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二)地表自然过程研究

我国学者提出自然地理学要研究地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过程,突出了对水、土、气、生物的要素变化过程与机制的观测实验研究。部门自然地理取得长足的进步。一些交叉学科逐渐分化出来,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有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原来的学科体系更加丰富,理论更加深化。物理过程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①对土壤侵蚀的监测、模拟与建模;②泥石流与主河相互作用的实验与实测;③风沙边界层动力过程与风沙地貌演化;④冻土路基结构设计及冻土环境保护;⑤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行及节水调控实验;⑥内陆河流域山区分布式水文模型。化学过程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①地方病;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环境生命元素平衡和环境保护;③污染物在水—土—气—生物界面的迁移转化;④农业土壤中微量有机物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生物过程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①作物水分胁迫与反冲机制;②污染物高富集植物的筛选与培育;③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自然历史过程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①通过黄土、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资料深入研究古地理及历史气候与环境变化;②在青藏高原冰芯记录与全球变化、河西地区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我国北方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机制方面的成果为世界所公认。(www.xing528.com)

(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回顾我国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无疑是地理学众多分支学科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分支学科,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对城市的研究在城市群(带)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城市化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其主要进展包括①中国城市实体地域的概念,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标准;②城市空间过程集聚与扩散的规律和机制,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及郊区化的空间趋势;③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主要围绕城市社会空间形成与演化机制展开,在城市社会区与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新城市富裕阶层及城市社会极化,城市非主体社会群体与异质社区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对区域发展的研究在主导因素和综合集成两方面都有不同尺度的进展,主要表现在:①结合公司和企业地理、产业链、产业集群的研究,探讨区域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②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响应研究,通过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的分析,阐释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机理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③采用区域发展差异性及其格局变动的跟踪研究方式,揭示我国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的驱动机制;④以实现区域研究的应用价值为导向,开始建立支撑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基础;⑤影响区域发展的新因素的研究;⑥对“地学要素—区域发展”系统的整体性研究;⑦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尺度发展因素与发展格局之间关系的研究。

(四)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

在我国典型区域自然灾害形成机制与规律、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有关研究结果在国家减灾报告、国家减灾战略及减灾规划中得到应用;在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产业布局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为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区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为我国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及各级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