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合理的学习策略。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与确定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关于方法与策略,并不完全指平时教师泛而言之的方法,其另一层含义是指教师在实施学科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地提出问题和设想,敢于对课本知识提出不同意见和见解;如何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并在实践中寻觅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总之,就是通过科学的地理教学,让学生学会创新。在本学科知识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树立创新精神,如何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首先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仅仅是教学生怎样掌握本学科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这未免对学习方法的理解过于狭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激励学生多想善思,在比较和思考中学会选择,训练创新思维。选择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选择是一种素质,是独立思考、思维敏捷和敢于判断的素质,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选择过程中,不仅要了解选择的对象,更要了解自己,选择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认识人生、观察社会和现象、了解自己、分析事物、准确判断的过程。西方有些国家把教学生学会选择作为他们的一项主导教育思想,并且重视从儿童抓起,教孩子学会自己选择。所以,各任课教师应根据本学科某章节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积极选择的态度,教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做出最佳的答案选择。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大量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又一途径。所谓自学能力,就是自我控制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作为对象加以积极主动地控制与管理的能力。那么,如何通过学科教学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使学生树立自己可以变得聪明的信念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己可以变得聪明的信念,从而增强自信、消除自卑。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和社会都形成了一种偏见,即学科考试成绩差就是学习不好,就是“笨”。那些基础差、成绩差的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自卑心理油然而生。要改革地理教学,首先是各任课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明白:每一个正常人的学习智力是基本一样的,只是有的同学的潜在智力未能很好发挥;人的大脑只要通过合适的训练就可以变得越来越聪明;使他们明白考试分数并不代表学生智能的高低。教师还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对本学科的某些方面产生兴趣,进而积极组织一些开发智力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其特长;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总之,自信是走向创造的开端。(www.xing528.com)
(二)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现行的学校教育虽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学校和教师往往仍偏重于强调学习的结果——考试分数。这种过分重视所谓学习结果的现象会妨碍真正学习目的的实现,使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使得有些学生一蹶不振。有的学生虚荣心膨胀,抄袭作业,考试舞弊就是为了多争几分考试成绩,哪里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呢?深入改革地理教学,教师从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学习能力的高低就看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已被强调多年,然而面对全体学生,如何区别他们的不同状况,选择何种具有针对性的、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许多地理知识在理论上不容易让学生明白,那么能否让学生去做一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实践过程)中主动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或见解,哪怕是错误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也都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他们在动脑筋,在思考问题。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应当单就考试分数论而言,还要看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