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要整合和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形成,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一)开展课堂讨论,营造创新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地理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以若干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可以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使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由地、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集思广益,还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发言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
(二)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典型表现为两类: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针对第一类学生,教师要适当结合探究式教学,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氛围与情境,尽量多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不同见解或由某一内容联想到的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对第二类学生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发散思维、反向思维,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www.xing528.com)
(三)革新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手段为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服务,突出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教学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广泛开展参与式、问题式、讨论式等强化学生能动性的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以及丰富、鲜明而形象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能使学生自主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直观性都很突出的学科,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科发展十分重要。地理学科美育的发展有利于革除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重抽象轻形象、重应试轻应用、重沿袭轻创新的弊端,为地理科学事业、现代化建设及大批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