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教学中演示法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地理教学中演示法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可自制教具演示热力环流,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盆冰块。通电一段时间后可根据纸片的偏动情况来演示及验证热力环流。在讲解“三圈环流”时,教师可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绘制教材中的图,同时用计算机动画来演示这个形成过程。笔者相信,随着演示法的研究与实践,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价值也会大大提高。

地理教学中演示法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一)模型演示法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中的“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例,本课时主要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其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是难点,学生很难把握,教师靠语言的方法很难讲清,可自制教具进行演示,具体过程如下。

实验准备:钢丝椭圆轨道、自制一只地球仪赤道留缝,地轴用钢管做成)、红色灯泡一只、木板一块(木板刻有浅槽,略比椭圆轨道大,使地轴稳定在槽中移动)。灯泡放在椭圆轨道偏右焦点,地球仪通过地轴(钢管中点留有小孔)穿在钢丝轨道上。

演示过程:灯泡通电,然后教师缓缓沿着钢丝平稳地移动地球仪(地轴方向保持与公转轨道面66°34′夹角不变),移动时请学生注意地球仪受光面,红色面是受光面,相当于白昼,另一面即背光面代表黑夜,同时请同学注意晨昏线、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根据学生实际可配合地图,可以利用投影仪展示四节气的日照图。

关于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太阳高度角与受热面大小的关系,很难讲清太阳高度角大,受热面小,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高度角小,受热面大,太阳辐射强度小。如果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借助两只手电筒进行演示实验,一只直照黑板,另一只斜照黑板,学生就会发现直照黑板,黑板受照面小,亮度大;斜照黑板,黑板受照面大,亮度小。通过实验演示,太阳高度角与受热面大小及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便可迎刃而解。

教师可自制教具演示热力环流,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面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直的纸片。通电一段时间后可根据纸片的偏动情况来演示及验证热力环流。

关于褶皱的形成可用书本来做岩层,将几本书叠加在一起,然后施加水平压力,即可呈现出背斜与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这种演示方法既简单又直观。对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不容易被侵蚀这一问题,可用一竹坯子进行上下弯曲进行演示。

断层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岩层受挤压而断裂错开;一种是岩层受张力而裂开,并可能会发生上下错动。通常学生能够考虑到的是第二种,而第一种很容易被忽视。如果用演示法效果会更好,当然也需要自制教具。

(二)多媒体课件演示

有些知识点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效果更佳,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手动)、昼夜长短的纬度差异(突出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突出昼弧与夜弧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差异(6月22日、12月22日、3月21日或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三个地点)。

在讲述“锋面系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动画演示,明确冷、暖气团哪一个主动移动;冷锋和暖锋过境后,其冷、暖气团所处的位置有何差别;冷、暖锋移动速度是否有差异;移动速度不同带来的天气状况有何不同。在讲解“三圈环流”时,教师可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绘制教材中的图,同时用计算机动画来演示这个形成过程。(www.xing528.com)

板块运动及形成的地貌可用Flash课件演示,如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褶皱山脉,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碰撞形成岛弧和海沟,板块相分离形成裂谷、海洋和海岭。这些用Flash动画演示出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学生会记忆深刻。地震发生及防御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而地震来临之前有什么预兆以及地震来临时怎样保护自己,这些都可用Flash动画来演示,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三)肢体演示法

以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为例,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来演示:假设教师为地球,某一学生为恒星,学生不动,教师面向学生原地转360°表示恒星日;假设教师为地球,学生为太阳,学生不动,教师面向学生,边自己转边绕学生转,直到第二次面对学生,这表示太阳日。

气候是地理新课程教学的难点,对于各种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许多学生经常张冠李戴。教师可布置形体演示作业,让学生们读课本上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分布图,然后请12个学生上讲台做一道大型的形体作业,让他们各自用身体的高低变化来“扮演”12个月的降水量

(四)实物演示法

在“陆地环境”这一单元中,对于矿物、矿石岩石的区别与联系这一问题,不仅要有传统意义上的讲解,还要有实物演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为指导学生以后的社会实践发挥重要作用。但要注意,在进行标本演示时,由于标本数量有限且较小,距离远的学生可能看不清楚,所以最好借助实物投影仪来演示效果会更佳。

(五)板图演示法

学生很容易混淆外力作用与地貌这部分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别与记忆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形成的侵蚀与沉积地貌,可以将板图或板画演示与语言描述相结合来讲解在不同条件下的地貌。“三圈环流”部分也不能缺少板画演示。

尽管演示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适合使用演示法,而且其中有很多模拟实验,但是它的优势却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已有基本知识参与实验演示来获得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的演示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笔者相信,随着演示法的研究与实践,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价值也会大大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