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William Goode)说过,在所有已知的人类社会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卷入了家庭的权利和义务的网络之中。如果把整个社会关系比喻成一张网,那么,家庭关系就是这网上的重要纽结。人类社会最基础的关系是家庭关系。家庭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中的夫妇关系、亲子关系、同胞关系往往是社会上各种人际关系的折射。如果儿童能够比较顺利地习得处理家庭关系的艺术,未来他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领导、同事、朋友和睦相处。
对于中国的许多家庭来说,教育意味着未来,因为对孩子的教育成功,意味着父母掌握了自己的未来,意味着整个家庭的成功和希望。
当然,很多教育的难题其实是社会问题的折射,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社会发展;而很多社会的难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但是,只要家庭和学校彼此之间充分理解,把希望寄托在共同教育的孩子身上,把未来寄托在孩子的创造上,并且双方共同为之努力,就能打牢社会的稳定基石,促进社会的和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家校共育不仅是为了抚育好孩子,同时也是为了给家庭这一社会细胞提供足够的希望。(www.xing528.com)
另外,父母参与子女的学校教育本是他们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因此,参与过程也是父母树立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过程。家校合作共育过程中,通过沟通、协商、相互妥协来解决冲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民主的过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启蒙与觉醒,有助于父母积极地投入社会政治生活,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江西省弋阳县教育局曾经算过一笔账,弋阳县有41万人口,其中7万是学生,每一位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加起来就是6位。全面开展家校合作共育,其影响面显然会涉及全县绝大部分人口,这样自然有利于实现“用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的目标。可见,家庭、学校、社会,以孩子为纽带,通过合作共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