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注意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并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千万不要唯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从,否定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那样的话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不利的。
(一)听觉体验法
教学中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只让音乐说话,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翱翔在音乐的意境之中,仅仅调动听觉,体验音乐的情感。如在欣赏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曲《梦幻曲》时,教师可以先不说出乐曲的曲名,让学生闭上眼睛反复聆听、品味。听完音乐后,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有的会说:“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出了两只翅膀在天空中飞翔。”有的会说:“我想起了小时候,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听故事。”有的会说:“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公园里悠闲地划着小船。”还有的会说:“听了乐曲,我感觉自己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上唱歌、跳舞。”
听觉体验通过听辨,对所听到的旋律、节奏、节拍、唱名等音响产生感性认识,能帮助学生比较顺利地学习演唱新的歌曲,体验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视听结合法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会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更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1.视听结合欣赏影视歌曲体验情感
在以往的歌曲教学中,我们较多关注的是音乐作品本身歌词和旋律的特点,但是对于影视歌曲来说,还有其特殊性。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以故事情节以及画面辅助学生理解作品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演绎歌曲。例如,在歌曲《雪绒花》的教学中,学生在聆听和演唱歌曲中,感受到了这首歌的优美情感。如果此时教师介绍影片《音乐之声》的故事梗概,再播放《雪绒花》在影片中两次出现的片段:第一次是上校爸爸看到自己孩子的变化,动情地演唱《雪绒花》,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非常动听。第二次是上校一家参加音乐会,他们决定当晚离开自己的祖国奥地利,音乐会上,上校哽咽了,再也唱不出歌来。玛利亚和孩子们走上台与他一起演唱,他们的深情演唱感动了在场的奥地利观众,大家一起激动地和他们合唱起来。这时,歌曲就不仅仅是优美动听而已,此时此刻,歌声中充满了上校的家人和奥地利人民的爱国情怀!学生们被影片中的歌唱深深打动,当他们再次唱歌时,学生们的歌声会更加深沉、更加浑厚、更加动情。
2.视听结合欣赏特定体裁音乐体验情感
《天鹅湖》的音乐就像一首浪漫的抒情诗。每一场戏的音乐在对场景的描写,对剧中矛盾的推进,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的刻画上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意和戏剧色彩,具有高度交响化发展原则的芭蕾音乐,是柴可夫斯基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成为舞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在舞剧序曲的开头,双簧管吹奏了一段柔和的曲调,引出了故事的线索。这是天鹅主题的变体,它大致描绘了一幅女孩被魔法变成天鹅的动人而悲惨的画面。整首歌中最著名的片段是庆祝王子成年典礼的盛大舞会。音乐主要由各种华丽、明亮、充满激情的舞蹈音乐组成。第一幕结束时,夜空中出现了一群天鹅。这是第一次以天鹅为主题出现在音乐中。它充满了柔美和多愁善感。在竖琴和提琴颤音的伴奏下,双簧管和弦乐演奏出优美的旋律……随着音乐、演员的舞步、情节的变化,听众的情绪变得平静、悲伤、激动、喜悦……并被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深深打动。
(三)音乐情境法
在教学中创设音乐情境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情感体验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我们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在教室中唱是一种体验,在学校升旗的时候唱又是一种体验,如果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时候唱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验,这就是情境的心理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音乐作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增加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1.通过音乐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想到了许多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方法,如讲故事、图片、播放视频、表演等。当然,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然而,在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误解。从音乐入手往往被认为缺乏新意,方法单调。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例如,我们在学习唱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时,为什么不能直接进入音乐,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直接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呢?我们必须从我国的56个民族开始,然后再到彝族,再出现这首歌曲。这是一种直接用音乐创造情境的方式,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在音乐的感染下,我们可以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然后再用其他方法来扩展和增加情感体验。(www.xing528.com)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音乐教学的内容十分多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同的内容表达不同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当学习演唱《火车开了》这首歌时,我们可以把教室装饰成火车站。学生的座位是一列客车,教师是售票员,所有的学生都是乘客。知识点设计成门票,如节奏、旋律的视唱等。回答正确之后才能检票上车。在师生一起开火车的活动中,学习了歌曲,并表演“火车开了”的游戏。这种音乐情境不仅营造了列车的情境,而且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情绪,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欢快情绪的感受。
情境的创设必须立足于音乐教学的内容。它必须简单、清晰、朴实,而且不能太过沉重,也不可喧宾夺主。此外,没有必要为每节课都创造一个情境。必须有目的性地选择和实施,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
3.通过音乐表演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表演是创造音乐情境的好方法之一。从简单的节奏、歌曲表演到小型的音乐剧表演,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学会唱《两只小象》之后,我们可以根据音乐形象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表演。他们会跟着音乐唱歌,模仿小象的动作。有的同学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小象拍手、跺脚、小跑的动作,有的同学还设计了小象摔倒在河边互相帮助的情节。他们很有想象力。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发挥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四)教师示范法
中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情绪的波动性比较强,很容易被感染、被激励,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自身良好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正确的示范可以让学生借助听觉、视觉、触觉等器官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让学生看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一面,是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获得情感的主要手段。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那些专业素质比较高的教师(尤其是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所上的音乐课,那优美的琴声和动听的歌声非常具有感染力,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比如,指导学生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时,教师以朴素柔美的演唱、声情并茂的示范,可以从情感、意境上给学生以深刻启示和指导,学生在歌曲美好的意境中,在情感的带动下,很快就会有感情地学唱歌曲。然后,教师又以细腻而婉转的民歌唱法演唱了东北民歌《摇篮曲》,学生从教师的演唱中,体会着亲切温柔的母爱,同时,又对中西方两首《摇篮曲》表达音乐情感的创作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个精彩的演示可以给学生更直观、更生动的指导。它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感受音乐中的各种情感,借助声音表达情感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当然,示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是学生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邀请具有声乐、舞蹈、器乐等艺术特长的幼儿为学生表演。学生的展示和讲解贴近孩子的生活,为有特长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情感的平台,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情感去学习和理解音乐。
(五)生活体验法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本身就是一首美妙的交响乐。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看你是否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音乐,体验音乐的美。
启发学生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人声、乐器、生活用品)发现、模仿和创造自然界美妙的音效:用蛙鸣筒模仿青蛙的叫声;用自己的嗓音模仿蟋蟀和小鸟的叫声;用手握废纸模仿下雨的声音;用杯子交替倒水模仿小溪的声音……学生在聆听、探究、创造中体验着音乐的美妙,发现音乐真的是无处不在,音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六)背景辅助法
了解作者创作音乐的背景,对于学生准确理解作品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的合唱《欢乐颂》在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有独特的地位,是他在交响乐领域的伟大成就和总结,它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该作品写于1822年,完成于1824年并首演于维也纳。
这一时期也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的时期。作者在该作品中引导听众通过阴暗和绝望、痛苦和深思、冲突和斗争走向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歌颂和赞美、团结和友爱。因此很有必要把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了解概念的基础上,对音乐大师及创作两年多的伟大作品的背景及过程有准确而深刻的了解。当《第九交响曲(合唱)》预演时由已经耳聋的贝多芬亲自指挥,全曲演奏完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学生们在为贝多芬创作的伟大音乐感到震撼的同时,也被大师的坚强、刚毅所感动。《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