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水、滑坡、泥石流特征详解

洪水、滑坡、泥石流特征详解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有雨水补给和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和湖泊,都有汛期存在。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湖,洪水出现在春暖花开的春季,称为春汛。洪水灾害简称洪灾或水灾。有山地溪流暴涨暴落形成的山洪,有水坝缺口或流冰壅塞突然破裂溃坝洪水,有山地的特殊洪水泥石流。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泥石流的前峰以数米高的浪峰倾泻而下。

1.洪水

大量的降水在短时间内流入河流和湖泊,形成特大水流称为洪水,又称为汛。只要有雨水补给和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和湖泊,都有汛期存在。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湖,洪水出现在春暖花开的春季,称为春汛。降雨补给的河湖,洪水出现在降水最多的雨季,在我国主要在夏季及前后时期。

洪水灾害简称洪灾或水灾。世界上每年都发生数十次。洪水灾害,其危害的程度和发生频率与其他灾害比居首位,洪灾损失占灾害总损失的40%,远高于台风、地震。

突发洪水是水量巨大而时间短暂的局部洪水。有山地溪流暴涨暴落形成的山洪,有水坝缺口或流冰壅塞突然破裂溃坝洪水,有山地的特殊洪水泥石流。突发性洪水具有水量集中、波浪高、浪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往往挟带泥沙石块,潜在危害较大。

2.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发生整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的产生,一是取决于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二是取决于自然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诱发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地震、暴雨、冰雪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浸渗、冲刷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坡地上的岩土层失去力的平衡是形成滑坡的直接原因,破坏平衡的因素既有自然作用,也有人为作用。

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有关。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低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www.xing528.com)

(2)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中,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地段;断裂带中岩体破碎、裂隙发育的山坡地。

(3)有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体分布的斜坡地区。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

滑坡是我国山区重要的地质灾害。巨大的滑坡可掩埋村镇、摧毁厂矿、破坏铁路、公路、堵塞河道、损坏农田、森林,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1998年的大洪水,我国南方有许多地方发生滑坡事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3.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在水和重力作用下,沿坡面或沟谷突然流动的现象。它常具有突发性和流动过程的短暂性,可连续性或阵时性的流动,来势凶猛,是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类型是多样的,如按其激发因素可分为降雨型泥石流(暴雨所激发);融雪型泥石流(冰雪暴融所致);崩(塌)滑(坡)型泥石流(由崩塌、滑坡引发形成的);地震型泥石流(在岸堤、坝溃决过程中形成);火山型泥石流(由火山产物演变而成);地下水型泥石流(由地下水长期渗透土体,或突然暴涌形成);人为型泥石流(由弃渣、弃土堆放不妥,排水不当引发)。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泥石流爆发时,像一条褐色的巨龙,奔腾咆哮,巨石翻滚,激浪飞溅,石块撞击的声音雷鸣似的响彻山谷。泥石流的前峰以数米高的浪峰倾泻而下。泥石流以巨大破坏力摧毁前进途中的一切建筑物,埋没农田、森林、堵塞河道,冲毁路基、桥涵和灌渠、附近的城镇和村庄,摧毁矿山及其设施,造成人员死伤和无家可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