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化空间生产的探讨与实践

艺术化空间生产的探讨与实践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品的消费活动形成了艺术的等级化。[16]空间走向艺术化好似在消费社会的空间生产舞台上敲响了一阵欢快的锣鼓,从而激起了人们生活中某种新的意境,情不自禁地追逐空间中的美学风格和艺术时尚。

艺术化空间生产的探讨与实践

1.现代艺术契合了空间消费化和符号化的趋势

现代艺术在消费社会中必须通过商业运作、通过媒介复制获得生存权,即是说它必须完全依靠商业经营获取自己的社会地位,它必须成为媒介下的偶像;它已经不再是对世界秩序的描述,也不是主体的自我表现,而是一种符号的运作过程,因为在当代西方艺术观念中主体并不表现自己,而是符号系列在自我区分中将自己作为符号展现出来。主体也正是在这种从符号到符号的行为中不断地重建自己。[14]艺术家堕落成为一个时代的年代记录者,一个新媒介(包括单向的电子媒介和互联网络)和消费社会的参与者与合作者,一个在舆论宣传的限度内的影像制造者。一句话,艺术家成为消费社会中艺术符号的摆弄者,并在这种摆弄中不断重塑自己的面貌。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艺术如果不能变成符号并在艺术市场上流通,即不能在艺术市场上形塑出艺术符号流通体系,艺术就不再存在。这充分表明,现代艺术堕落成为经济支配下的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现代艺术品的消费形成了对经济价值再分配的支配权,这是因为艺术品的消费在市场上构筑了一种贵族式的社会关系。比如在艺术品的拍卖过程中,竞争获胜者在消费中形成一种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贵族式的幻觉,把自己看作贵族的一员。艺术品的消费活动形成了艺术的等级化。可见,艺术品构成一个具有社会区分功能的符号系统。艺术符号系统成为人们追逐现代社会特权——经济价值再分配支配权的通衢。现代艺术已经蜕变成功能化了的符号体系,蜕变成一种具有社会区分功能的差异体系,艺术的审美功能、批判功能都将逐渐丧失。

2.空间在和现代艺术的融合中走向艺术化

和空间的命运一样,艺术也在消费社会大众传媒的作用下走向符号化和消费化。同在资本的作用下,艺术和空间成为当今社会生活走向符号化、消费化的同谋者,两者融合以后相得益彰:作为大众文化,艺术能够塑造出具有美学形象的空间符号,把空间“包装”成艺术品,推动空间消费化,“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在消费社会中才得以名副其实;而艺术可以借助空间来展现自我,经由空间利用人的“视知觉”(“视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分为‘视感觉’和‘视知觉’两个层次。前者是视觉对物象的片段的、离散的和现象的映照,后者则是视觉对物象的整体的、综合的和带有本质意义的把握。只有‘视知觉’,才是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中比较高级的视觉机能”[15])机能加强艺术创造,并借此强化与新媒介的交往能力,艺术在消费社会中获得了自我展现的物质载体,这还契合了从表象型艺术走向表现型艺术的历史趋势。(www.xing528.com)

3.光电技术在空间生产中的艺术作用

声光电技术是空间生产当前走向艺术化的重要手段。其中,光电技术是高科技派建筑师用以补偿被压抑的装饰冲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装饰,一种动态的装饰。高科技派大致采用两种形式的光电技术手段:一种是通过结构或材料本身产生的光影效果和幻感,比如利用彩色玻璃幕墙或抛光金属面产生光感效应;一种是采用色灯或其他高技术手段创造魔幻效果,比如,霍尔特·欣肖和富奥·琼斯的宇航员纪念碑——“太空镜”就是通过丙烯填料,使镌刻在四层楼高的磨光的黑色花岗岩上的英雄的名字光芒永存;而西萨·佩里日本海饭店和度假村,不仅用彩灯和光带将两座建筑装扮得流光溢彩,使人如临仙境,而且还通过海边水体对塔楼光照的反射以及海边绿色植物和路灯在海水中的倒影,创造出绝妙的诗境和梦幻效果。光电技术的运用不仅使建筑的内部空间增加了魅力,也使建筑的外部空间增加了美感。[16]

空间走向艺术化好似在消费社会的空间生产舞台上敲响了一阵欢快的锣鼓,从而激起了人们生活中某种新的意境,情不自禁地追逐空间中的美学风格和艺术时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