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隐藏的秩序——资本对空间的宰制越过城市地理边界,延伸向地区和全球的时候,资本通过全球空间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塑造等级化的空间结构体系,这是资本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之源。
1.全球空间生产——资本在全球塑造空间等级结构
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异使得资本展开激烈的竞争,在社会内部各部门之间不断运动转移。同样地,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中,不同地理空间利润率的巨大差异使得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竞争,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不过,跟资本在社会各部门之间流动造成各部门利润率趋向于平均化这个结果不一样,资本的全球交往实践活动塑造出隐藏在全球范围内的等级化的空间秩序——工业空间—非工业空间两极化的全球空间等级结构。换句话说,空间不平衡发展是资本塑造的。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也塑造了自身,一方面资本在这种不平衡的空间结构中转移、增殖,另一方面资本还塑造各种生产关系,由此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力量。
2.全球空间生产对资本的意义
第一,全球空间生产为资本提供了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不平衡的空间结构体系是资本延伸或扩大的再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储备和补充性的市场,资本主义有能力回应生产力的间歇性和矛盾性发展。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看起来具有生产力不同层次的等级结构,从地方到全球均呈现不同的层次。这种多层次的等级本身是由资本主义的空间性造成的。等级化的空间差异是资本积累的要求,也是不同层次生产力的空间布展。
全球性空间生产的特征之一就是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创造劳动力的储备空间。创造劳动力的储备空间,也给在过分发展的资本积累中心的资本提供重要的市场。在经济萧条时产生的劳动力储备也可以起到给资本积累中心的剩余产品带来市场的作用。这种结合体的维系和强化是通过一种不平等的交换体系,这种不平等的交换本身是基于空间等级差异的。
无限地增强和扩展是资本的本性。空间拓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选择。首先,商业资本主义和新大陆殖民主义的时代,资本人格化为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在重商主义理论的支持下在全球生产空间并占有空间。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156]在历史学家眼中,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资本海外殖民扩张。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视野中,全球空间生产为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可能,为商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最大的市场。其次,在工业资本主义时代,英国的“世界工场”地位在1770年到1870年这100年间始终不容挑战,它成为全球空间生产的主宰者。工业资本经由工业革命获得无穷的力量,工业资本的空间拓殖通过国际劳动分工、商品自由交换和工业资本海外投资三种方式,通过各种自由贸易协定使落后民族的传统的手工业面临英国新兴机器动力工业的毁灭性的无限制的竞争。当地手工业受到主要是英国工业资本生产的廉价商品的严重摧残,甚至是毁灭。这种全球空间发展不平衡性导致了落后民族对先进的工业民族的依附,这是工业资本建立全球空间秩序的表现。在这个时代空间生产比空间占有更重要。
第二,全球空间生产是资本主义继续生存的一个必要手段。资本的空间分隔造成了利润、资本的有机构成、劳动生产力、工资率、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成本、技术和机械化的水平、劳动力的组织以及阶级斗争的发生率等等在地理空间上被分隔开来。这些由空间分隔造成的差异的维系是通过资本投资和社会基础结构在地理空间上和部门方面的不平衡分配、劳动力控制中心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生产资料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生产的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关系之间的各种具体形式的衔接等等实现的。所有这一切构成了资本在全球空间结构中生存发展的力量源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3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
[5]参见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202页。
[6]参见任平:《新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问题、视界与前景——再论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7]参见任平:《资本全球化与马克思》,《哲学研究》2002年第12期。
[8]以上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74—876页。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83页。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87—888页。
[11]参考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参见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3页。
[13]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14]的确,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由市民社会创生,但是,市民社会能否线性、单一地决定城市后来的发展,这恐怕值得质疑。这不在笔者当下讨论的范围之内。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341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131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4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6页。
[22]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23]参考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24]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25]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6页。
[26]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28]参考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29]参考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乡愁不仅是对一段时光的怀念,而且是对某一个空间的挂念;乡愁的本质是一种空间存在感、空间现实感,是生活在当下时空中的一种隐喻,是一种空间—社会形态的情感诉求。
[31]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编者注。
[32]参考胡健、董春诗:《市民社会的特征》,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5卷第2期。
[33]顾准:《顾准历史笔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34]参考埃里克·沃格林:《秩序与历史》卷二《城邦的世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35]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52页。
[36]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53页。
[37]参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注释○15。
[38]参见顾准:《顾准历史笔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44、51页。
[39]注:就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城邦政治一般演变规律而言,城邦依次历经了帝王政治—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四个政治制度阶段,其中僭主政治一般是必要的过渡阶段。王政是一人专政的政治制度,在这个意义上又称帝王政治;贵族政体是由选出来的少数精英共同治理的政治制度,又称财产政治、贵族寡头政治,非贵族“出身”不得参加贵族政体;僭主政体通常是具有军事才能或其他才能的野心家利用贵族政体面临新形势的无能,纠集心怀不满的阶级或阶层,以各种“僭术”毁弃宪法或惯例,夺取政权,实施有利于平民的政策和法律,但政权不向平民群众开放,僭主政治起了现实的民主政治序幕的作用;民主政体是实行普选的直接民主政治,贯彻“主权在民”原则,城邦公民共享政治权力。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474页。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474页。
[42]公元8世纪的时候欧洲才出现马镫。
[43]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
[44]顾准:《顾准历史笔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135、46—47页。
[45]参考盐野七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46]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条条大路通罗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5—26页。
[47]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条条大路通罗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48]玛丽莲·斯托克斯塔德:《中世纪的城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14页。
[49]顾准:《顾准历史笔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253页。
[50]盐野七生:《胜者的迷思》,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51]“罗马共和国在称霸意大利半岛的时代,对于败在自己手下的国家,保留其城市和人民,使之成为同盟者,但要从战败国手中没收一部分土地,变为罗马的国有土地。据学者们推算,公元前140年的国有土地总计有50万公顷,相当于罗马全部领土的七分之一。”盐野七生:《胜者的迷思》,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52]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31页。
[53]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4页。
[54]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页。
[55]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5页。
[56]盐野七生:《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上卷),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
[57]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337页。
[58]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1页。
[59]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337页。
[60]参见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145页。
[61]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5页,注释①。
[62]参见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6—47页。
[63]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9页。
[64]参见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65]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81页。
[66]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33页。
[67]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44页。
[68]张冠增:《城市发展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69]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册,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4页。
[70]参见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1]张冠增:《城市发展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72]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7页。
[73]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7页。
[74]参见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www.xing528.com)
[75]张冠增:《城市发展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76]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45—346页。
[77]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32页。
[78]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4页。
[8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
[82]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84]参见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85]巴加图利亚主编:《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44页。
[8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105页。
[8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8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89]“美杜莎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头上长满毒蛇的恶神。她的目光是可怕的,会使被见之人立刻变成石头。这一神话恰好预示着主体的单一或唯一性。”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第222—223页。
[90]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9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82页。
[9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82—483页。
[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0—301页。
[9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
[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页。
[9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9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3页。
[9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94—497页。
[1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0页。
[1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1页。
[1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31页。
[1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80—381页。
[1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3页。
[1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3—324页。
[1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4页。
[1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5页。
[1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5页。
[10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96页。
[1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97页。
[11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0页。
[11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3—574页。
[1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1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132页。
[1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143页。
[116]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1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1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136页。
[1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141页。
[1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
[1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59—763页。
[1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221页。
[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
[1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1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1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279页。
[1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1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1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1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278页。
[1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1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1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1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1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1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6页。
[137]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7页。
[138]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7页。
[1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1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141]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142]亨利·列菲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转引自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143]参考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4]大卫·哈维在《社会正义与城市》中辨认出三种不同的理解空间的方式:“如果我们认为空间是绝对的(absolute),它就成为一个[物自身](thing in itself),有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存在。于是,空间拥有一种结构,我们可以用来替现象分类归位或是赋予个性。相对的(relative)空间观则认为,空间应理解为物体之间的关系,其存在只是因为物体存在且彼此相关。有另一种意义的相对空间观,而我决定称之为关系空间(relational space)——依照莱布尼兹(Leibniz)的方式,空间被认为包含在物体之中,亦即一个物体只有在它自身之中包含且呈现了与其他物体的关系时,这个物体才存在。”见D.Havey,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London:Edward Arnold.1973)p.13.
[14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57、61页。
[146]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通史》(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9页。
[147]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148]参考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49]参考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50]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册),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33页。
[151]参见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册),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0—15页。
[1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8页。
[1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68页。
[154]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气息: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8页。
[155]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7页。
[1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