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空间转移:对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流动性特征的分析

空间转移:对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流动性特征的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对于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来说,流动的空间体系是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和变迁的研究单位。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空间转移运动过程中,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的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新活动都弱化了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家族特征,强化了根据自身状况发展出来的新特征。空间转移成为恢复工业资本活力、化解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市场困境的空间工具。

空间转移:对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流动性特征的分析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借助空间转移得以保持活力并延续至今是人们理解马克思在其经典巨著《资本论》中对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空间向度论述的盲点。创新地理学片面地倾向于研究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新活动的全球、区域、城市三个层面的空间分布及组合规律、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但是工业资本却把流动的空间体系作为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新、发展、变迁的研究单位,把空间转移作为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新、发展和变迁的空间动力机制,把空间转移作为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空间调节机制。

第一,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个流动的空间体系。

产业资本不断的空间转移已经把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塑造成了一个流动的空间体系。这种生产方式的流动性特征不仅表现为各生产要素和工业制成品在由城市—区域—国家等节点编织成的全球空间网络体系中不断流动,而且表现为这种生产形式的中心和重心本身不会眷恋一个固定的地理空间,只会不断地溢出固定的地理空间,向着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更稳固的生态支持能力、更广泛的文化认同力和文化亲和力、更稳定安全可靠的地方转移。在历史长时段上,这种空间上的连续转移展现为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流动,即在由城市—区域—国家等节点编织成的全球空间网络体系中不断流动——它会在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国家和地区之间转移、流动,单个或孤立的城市、单个或孤立的区域、单个或孤立的民族国家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保持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活力,相反,狭小、孤立的地理空间会逐渐窒息这种生产方式的活力。这是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存在方式。如果把16世纪荷兰的工场工业生产方式看作是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原始样态,那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以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中心曾经从16世纪的荷兰向英国转移,从19世纪的英国向新兴的德国和美国转移。所以,对于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来说,流动的空间体系是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和变迁的研究单位。

第二,空间转移是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新的空间动力机制。

创新活动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但是在不同社会中推动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却存在差异。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生产要素在空间转移中、在空间的重新配置和重新聚合中相互作用,激发潜在的活力,尤其是各生产要素在全球、区域和城市差异性空间布局中激发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环境创新,乃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创新,推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创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如果我们以工商业企业体系为视角,就会发现18、19世纪以英国为典型代表的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强烈的家族资本主义特征,19世纪新兴工业国家美国、德国开始大规模接受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辐射和转移,并开始生产方式的创新活动:美国企业面对国内疆域辽阔、经济自给自足的优势,创造出以纵向一体为特征的全产业链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最终演化出典型的福特制工业生产方式;德国企业面对英国商业资本、金融资本的竞争优势,在政府鼓励之下专注于民族经济的形成,开展大规模的横向合并,创新出包罗一切、高度集中、横向一体化的工业经济组织形式,垄断资本主义成为新生产方式的另一种典型。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空间转移运动过程中,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的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新活动都弱化了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家族特征,强化了根据自身状况发展出来的新特征。

第三,空间转移是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空间调节机制。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通常会遭遇四大困境:市场困境、金融化困境、生态困境和社会困境。空间转移则是调节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困境的基本机制。

其一,空间转移:化解产业资本积累的市场困境。

在马克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产业资本潜在的发展空间巨大,货币资本总体上首先选择以产业资本的形式实现增殖。产业资本以获取交换价值为生产目的,没有有效市场需求就没有利润,所以以利润资本化为实质的产业资本积累需要具备有效的市场需求这个条件。(www.xing528.com)

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资本积累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式,前者会因一般劳动者长期极低的劳动力报酬而窒息国内私人消费市场;对于产业资本家,短时间内由于低技术条件下雇佣大量廉价劳动力可以获取巨额利润,失去了技术革新的动力,这会抑制技术变革带来的固定资本投资需求从而影响国内生产性消费市场,全社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受到限制。后者则推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变革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一方面社会总供给会绝对提高,产业资本积累的速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雇佣工人在生产领域的就业机会就大大减少,雇佣劳动者就会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社会总需求相对于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来说逐步缩小。由此可见,就国内市场需求而言,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一方面总是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社会总供给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总是无限缩减生产成本,私人消费乃至公共消费的扩张不可能及时跟上社会总供给扩张的步伐,社会总需求则相对不足。这导致产业资本积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和一定的历史时期总会遭遇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结果产业资本一旦无法继续找到盈利性出口,产业资本的活力受到窒息,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会面临中断的危机。在实践中产业资本家的重要选择之一就是推动工业资本实施空间转移,为“过剩”的生产能力开辟新的消费市场,或为“过剩”的资本开辟高利润、低成本的投资场所。空间转移成为恢复工业资本活力、化解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市场困境的空间工具。

工业资本主义时代边缘国家和地区主动承接核心国家和地区工业资本的空间转移是边缘国家和地区走自主输入型现代化道路、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机遇。而核心区则必须走向更高形态的资本运动,否则便走向衰落。

其二,空间转移:化解产业资本积累的金融化困境。

“正因为价值的货币形态是价值的独立的可以捉摸的表现形式,所以,以实在货币为起点和终点的流通形式G…G′,最明白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因此,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上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153]马克思以商品生产作为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逻辑起点,认为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了“赚钱”、为了获得利润,货币所有者“倒霉”地经由向社会提供使用价值这个“中间环节”获得贵金属货币形态的交换价值。但产业资本家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机会回归货币资本家。这种回归的实现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个意义上,一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史就是产业资本家重新回归货币资本家的历史。在这个回归历程中,由于工业生产能力的极大提高,使用价值的地位越来越走向式微,产业资本积累方式越来越被货币资本家抛弃,交换价值——货币的地位越来越走向显赫,金融资本积累方式越来越被货币资本家青睐。一旦生产相对过剩,新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新的科技革命需求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工人的工资和社会福利都已经达到比较高的历史水平,货币资本在私人消费品和公共消费品领域以产业资本形式进行积累的空间越来越小,积累的速度相对来说大大变缓,则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从生产型向财富型转变。比如晚年马克思面对的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产业资本据高的情况不复存在,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绝大部分都流向了金融资本市场,以G…G′方式实现增殖。这一转变使大工业集团(特别是跨国垄断工业集团)逐步走上金融化道路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大工业集团借助于新技术革命这阵“东风”的威力,成功地把周期性发作的“狂想”变成了现实,通过产业的“价值链拆分”和产业空间分割与全球重置——产业资本的空间转移或制造业大规模的空间流动——把产业资本运动总公式G—W—G′中生产制造低附加值的中间环节“W”逐渐转移到广大半工业化国家和非工业化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似乎成功地走向了工业化发展道路。由此,英国出现了大量经金融业获益的“食利阶层”。

其三,空间转移:缓解产业资本积累的生态困境和社会困境。

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利润资本化为实质的产业资本积累过程本质上都是产业资本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同时确立对自然和雇佣劳动者的专制统治,而且产业资本对自然的专制统治与产业资本对雇佣劳动的专制统治同时存在,同时进行,彼此加强。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埋下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种子,并使危机不断累积。产业资本积累一旦遭遇“过剩性危机”的冲击,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雇佣劳动者往往成为产业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国家统治机器转嫁危机的直接对象,社会冲突成为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形态。一旦社会冲突危及产业资本积累过程,产业资本积累就会陷入困境,产业资本的区域转移、跨国转移就成为一种重要选择。

空间转移是工业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从一定角度来看,产业转移、梯度变化对每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都有深刻影响。这种转移并不意味着对所有国家的平等发展机遇,这其中包含着资本霸权发挥作用的新的方式和方法。

正是因为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空间统一、空间分裂、空间转移特征,“欧洲中心主义”在空间上的意义、在时间—历史上的意义正在消退,人们不必再按照“欧美的政治与社会模式来设想未来了”,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脱离了它在欧洲的特定的历史起源,表现为真正全球性的抽象观念。资本主义叙事再也不是欧洲的历史叙事了;现在非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要求建构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历史”[1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