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结构主义思想中一个突出哲学观念是:在世间万物各种对立现象中,最根本的对立即是自然与文化的对立。因此,神话中的信仰和习俗也不过表现了原始人的自然、文化观。[9]神话并非随意的创造,而是古代人类认识事物的特殊方式,是隐喻,是对现实的诗性解释。[10]中国西部片的深层实际上就是一种神话或者说体现了一种神话意识。广袤的中国西部这种史诗般的、风格化的场景似乎也适合西部片这种架空现实、寓言化和神话化的类型。其中频频出现的风沙漫野的黄土高坡和奔腾咆哮的黄河等西部景观本身就具有一种亘古久远的原始神话意识的象征色彩,再加上各种西部特有的传说、历史故事、寓言、祭祀、仪式等内容的混杂,从而构筑了中国西部片的自然神话、边疆神话。
中国西部片中的西部原始空间和前现代空间超越了作为单纯的自然景观的存在和范畴,构成了一系列代表不同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视觉图谱。原始空间是指未经开发的,长久以来都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变迁的地理空间。这种原始的自然美感或许正是西部片着力要寻求的人类本性之地。如在《转山》中,主要展现的空间是原始纯真状态下的西藏。而有着浓郁神圣信仰的西藏地区被人们视为人与神交流的最接近的地方。所以其中展现的淳朴的民风、虔诚的信徒、圣洁的风景令观众体会到西藏给人们带来的淳朴与神圣。而“前现代空间是介于原始空间和现代空间之间的部分,离开了脱缰无序的原始自然社会,也远没有到达钢筋丛林的现代社会,因而前现代社会往往更稳固,更保守,更注重维护传统。在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仅仅限于相互之间亲疏关系的远与近,而现代社会则打破了这种远与近的界限。因而前现代社会中生活的人,对于稳定生活所带来的安全感的需求非常强烈,以至于会顽强护卫这种安全感。”[11]在中国西部片,如《黄土地》《人生》《老井》《红高粱》等中,西部乡村偏远落后、人烟稀少、地域辽阔,更完整地保存了自然的状态以及鲜有人造痕迹的景观特征。作为前现代空间,人们对西部乡村这一地域的感情极为复杂。一方面,西部乡村呈现出的是安定、和谐、美丽、恬静的景观。这也是人与自然最本真的状态。作为对工业化的抵抗,乡村成为人们在工业文明浸染下的一种本真回归。另一方面,由于远离经济发达的城市,乡村往往也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前现代社会的秩序和保守以及对自由精神的扼杀致使生活在前现代空间的年轻人渴望离开,去向远方。如《人生》中的知识青年高加林,他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西北农村,但早已不再满足于那一片凝重的黄色,而是向往充满生机和机遇的城市生活,为此也奋斗过、彷徨过,但是他的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差甚远。这样也形成了他复杂的人物性格,同时也形成了他悲剧的人物命运。这一形象代表了一代或几代黄土地上的青年。
电影是一种带着社会文化属性的产品,不同社会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而中国式类型电影之所以有别于好莱坞类型电影,是因为它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根性,深入挖掘、适度把握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如果要更好地发展中国类型电影,同时也能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启示和拓展空间,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电影,就需要当下的中国电影人深切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深入分析影响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真正的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承接当代文化理念,使之更符合中国的电影市场、观众的审美、文化传承。只有这样,中国类型电影才能够找到与国人的观念、思想、价值观等的契合点,并在意识形态方面真正起到积极的、正面的引领作用。
【注释】
[1]严国红、李宏伟:《论“社会心理”的内生逻辑关系》,《探讨与争鸣》,2013年第3期,第44—46页。
[2]陈雷、程宣霖:《中国家庭伦理片的类型意识探析》,《电影文学》,2014年第2期,第16—17页。
[3]陈雷、程宣霖:《中国家庭伦理片的类型意识探析》,《电影文学》,2014年第2期,第16—17页。
[4]胡克:《中国类型电影特点与发展趋势》,《当代电影》,2011年第9期,第7页。(www.xing528.com)
[5]荣格:《心理类型学》,吴康、丁传林等译,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6]陈墨:《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298页。
[7]李正丽:《贺岁电影类型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8]王一川:《中国大陆类型片的本土特征:以冯小刚贺岁片为个案》,《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第81页。
[9]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
[10]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5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