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类型化发展道路探讨:第四节

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类型化发展道路探讨:第四节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几年有不少小成本喜剧不再限于对《疯狂的石头》《十全九美》等以往成功的类型的简单模仿和复制,而是进行了形形色色的类型尝试,在喜剧风格中融合其他电影类型元素。虽然大多制作水准和艺术水准难免粗糙和稚嫩,但这种探索有利于中国电影尤其是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类型化发展。[31]近几年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中,几部尽力遵循类型电影的创作方法的儿童电影尤其值得一提。

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类型化发展道路探讨:第四节

近几年有不少小成本喜剧不再限于对《疯狂的石头》《十全九美》等以往成功的类型的简单模仿和复制,而是进行了形形色色的类型尝试,在喜剧风格中融合其他电影类型元素。如《高兴》的歌舞加喜剧、《决战刹马镇》的西部加喜剧、《七小罗汉》的功夫加喜剧、《火星没事》的科幻加喜剧、《绑架冰激凌》的黑帮加喜剧、《天下第二》的武侠加喜剧等。虽然大多制作水准和艺术水准难免粗糙和稚嫩,但这种探索有利于中国电影尤其是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类型化发展。

《高兴》这一农民工题材的喜剧塑造了以收破烂为生的刘高兴、五富等城市中的他者形象,在沉重的内核外包裹着轻松的外衣,使得电影形成了在喜剧姿态下蕴含着悲剧精神的审美风格。城乡差异带给怀揣梦想、离乡背井来到憧憬中的城市的刘高兴、五富等一种震惊眩晕感受。“他们却遭遇到历史沿袭下来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陷入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所带来的尴尬、悖谬境地,从形而下的需要到形而上的追求,理想和现实都错位。”[28] “刘哈娃”到“刘高兴”这一姓名符号标识的改变却不能改变其“收破烂”农民的身份标识,表现了进城的农民工社会环境相抗争、疏离的生存体验以及乐观坚韧的品格与超越困境的能力。影片把多种音乐样式混搭,穿插风格各异的歌舞片段尤其是戏仿经典音乐舞蹈,形式上糅合了RAP、摇滚、流行乐、民歌等多种类型,尝试将各种歌舞片类型元素拼贴杂糅在一起,因此被称为中国版山寨歌舞片。导演自己说:“当我想用什么音乐,我就用什么音乐。比如需要叙事时,我就用RAP,要展现乡情,就放民歌进去,诸如此类还有情歌对唱、摇滚,全部混搭。我只在乎影片在那时候究竟用什么样的音乐最能烘托气氛,满足剧情需要,之后就用最最直截了当的方法累加。”[29] 如:《高兴》开头一段就说唱到:“要娶媳妇就得先盖楼房,我就开始卖力卖血卖哭卖唱,就差当了流氓,当我盖好新房,她却成了城里人的新娘,把我甩在,山坡坡上一个人唱,小亲亲的那个太狠心,死去活来,我也爱不着你。”以及其中有一段高兴、五富、黄八三人的说唱:“这年头有钱闲人大部分没啥追求,无非就是泡个妹妹基本也不会发愁,兜里票子带够再开个BMW,三寸不烂之舌只管往床上忽悠。”这一群收破烂农民自娱自乐的说唱调侃了自己爱情婚姻的挫败与辛酸无奈,同时嘲讽了城里有钱闲男人只有性没有爱的所谓追求,有极强的现实指涉性和批判指向。“全片中最为山寨的段落,要数由明星苗圃扮演的杏胡主持的为孟夷纯募捐而操持的‘大型慈善夜晚会’,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太阳灿烂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边区的太阳红又红’‘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对‘红色经典’的解构式演唱,到‘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对流行歌曲的戏拟,再到‘难忘今宵’对于春晚的戏仿,却在‘起得比鸡还早,吃得比猪还烂,干得比驴还多,过得比狗还贱’的歌声中达到了高潮,但歌词所指的底层生活困境,却在调侃式的演唱中消失殆尽。”[30] 而影片结局刘高兴如愿飞上了西安上空并获得了纯朴爱情,这一光明前景更是削弱了作品批判的深度和悲剧的力度。

李蔚然执导的动作喜剧《决战刹马镇》上映首周就拿下2 500万元票房,表现着实不俗。影片将背景设置在大漠中一个像极了美国西部片中的荒野小镇——刹马镇,将氛围营造得像一部西部夺宝影片,连片名都山寨了詹姆斯·曼高德执导的西部片《决战犹马镇》(2007)。而“建立全国第一旅游大镇”下不伦不类的村中场景、村民为利益卖地赚钱、一班打扮得怪模怪样的村民向游客极力宣传“体验经济、互动旅游”的滑稽相、土匪胡栓子的历史故事的实景演出、“国际知名的张导演指导《印象刹马镇》”……《决战刹马镇》对各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荒诞情景的讽喻是有现实生活依托的。而孙红雷在《决战刹马镇》中饰演的表面傻兮兮、唯唯诺诺,内心却精明狡猾的村长唐高鹏和林志玲饰演的灰头土脸、说一口唐山话的脾气刚直、大大咧咧的春娘,都堪称两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演出。在类型方面,《决战刹马镇》混搭了不同风格的喜剧色彩,从头到尾充斥着各色幽默插曲。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绍阳认为:“我愿意把这种喜剧命名为混搭喜剧。这种混搭喜剧就是把各种不同因素搭配在一起造成新奇的效果,有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把不同类型的电影搭配在一起。第二个特征,就是把不同风格搭配在一起。第三个,就是把不同的时空搭配在一起。第四,是不同的流动文化搭配在一起。”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尹鸿也认为:“《决战刹马镇》是一个元素特别混杂的电影,可能受带黑色幽默的题材影响,又有一点动作性,又有一种悬念性故事框架的引导和影响。”[31]

近几年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中,几部尽力遵循类型电影的创作方法的儿童电影尤其值得一提。2009年度贺岁档上映的亲子家庭温情喜剧《火星没事》在创作上追求科幻加喜剧的类型,摆脱了成人思维和直白说教、观念灌输的窠臼,更强调影片的观赏性。2010年暑期档的《七小罗汉》一改以往儿童电影的陈旧面貌,将喜剧和功夫熔于一炉,成为目前少有的适合合家欣赏的类型片,并刷新了国产儿童电影的票房纪录。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讲述的是一座古寺里七个身怀绝技的小和尚“多”“来”“咪”“发”“嗦”“拉”“西”在师父休休大师外出时,联手挫败了一伙盗墓贼对寺庙的五次不同方式的进攻。虽然最终寺庙被毁,他们却也领悟了友谊和团结的真谛,并经历了一次难得的成长。《七小罗汉》颇有点好莱坞小鬼当家》的风范儿,借鉴其“聪明小孩大笨贼”的模式。尽管其中有曾志伟等大腕,但七个可爱调皮的小和尚才是影片绝对的主角。2010年国庆档上映的动画动作喜剧《虎王归来》(黄军)堪称是对传统的“武松打虎”故事的后现代改编。一个自称武松后人的小男孩——武小松来到景阳冈,说要找老虎报仇,因为表妹被老虎吃掉了。这个头戴斗笠、身背大刀、一脸英勇的武小松不仅懂动物语言,还是五届全国武术散打冠军。霹雳旋风腿、十三擎天柱、三节棍、醉拳、锁骨柔身术等十八般武艺样样在行。在景阳冈的客栈,武小松想要来几碗酒,却被老板娘告之“未成年人不许喝酒”,结果以奶代酒,一饮就是八碗。结果老板娘又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说辞阻止武小松过冈寻虎报仇。冲破阻拦的武小松一共经历了与三只“老虎”的对决——披着虎皮华南虎的周老虎、狐假虎威拦路抢劫的假飞天虎、武功高强的真正虎王,最终救出了妹妹。与两只假老虎之间的对决是真正的殊死搏斗,而与真老虎的对决反倒主要是在和平对话的方式下进行的,因为虎王秉持“不再吃人的三条理由”,并认为:“人和我们都是动物,同处一个大环境。我们应该友好相处才是。听说你们在建立和谐社会,有些文件我们也学,我们之间也应该和谐,这是大和谐。”在中国当下儿童电影在投资、创作、市场准入、发行渠道、营销投入等方面存在劣势,只有极少数能挤入院线的情境下,这种关注儿童的成长与生存状态的作品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与传统的儿童电影的生产发行方式明显不同,《火星没事》《七小罗汉》《虎王归来》等在充分发挥儿童电影的社会价值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回收成本,实现其对市场、对产业的价值。这种儿童电影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的尝试是值得赞赏的。

但中国类型式喜剧还远未成型,种类也不够丰富。当观众厌倦了劣质的笑料、诡异的方言、夸张的表情、荒诞的故事,此类小成本喜剧片最终将遭到唾弃和背离。除非小成本喜剧电影创作呈现更多类型化的东西,才能为国产小成本电影在国内外商业大片的夹缝中谋得一丝生存的空间。当下社会需求的多元异质性日益显现,面对多层次的分众市场,小成本喜剧电影创作也应该多元化发展:一是继续走山寨电影的路子。有学者就曾提出:中小成本商业片的创新和探索,不是立足于精英文化和小众对象的阳春白雪,而是追求汇合于时尚及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建立与大众交流的新颖而通俗的话语模式。发现并开拓这种话语方式和交流情景,是商业性文艺共同的要素和要求。[32] 二是多创作出一些像《走着瞧》这种在荒诞喜剧的外衣下蕴含着悲剧性的真实的高乘喜剧。带有黑色幽默的荒诞喜剧突出描写的是人所处的世界的不合理性以及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不协调状态,在看似很搞笑的背后隐含着令人深思的、沉重的思想情感。它用无逻辑的非理性的情景创造出一个可恶、可憎、可怕和可笑的世界,一个病态社会的丑恶现象以喜剧的形式得以展现。同时黑色幽默往往借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的可笑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33]黑色喜剧貌似荒诞不经,但它们恰恰来自于创作者对现实世界丑陋现象的观察、解析和批判。它不是一般的讽刺,而是一种对落后体制机制的怀疑和抨击。它们有效地保存了幽默表层下蕴藏的批判力量,实现了对当下社会生活和文化症候的积极介入。三是以全新的创作理念、不同以往的创作方法和崭新的视角拍摄一批具有明显时代特征、深刻反映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现实生活的具有真正现实主义精神的且观众喜闻乐见的小成本喜剧电影,以使观众对身在其中的现实有新的感受和认识,在放松自身的同时陷入一种思考,以使小成本喜剧电影真正发展成为有生命力的电影新范式

【注释】

[1]思郁:《评〈疯狂的石头〉:以戏仿的名义超越》,《新民周刊》,2006年第7期。

[2]付宇:《对现阶段喜剧电影创作变化的一点思考》,《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83页。

[3]沙丹:《消费荒诞:晚近中国黑色喜剧的模式与辨析》,《电影艺术》,2009年第6期,第70页。

[4][英]罗吉·福勒主编:《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5]“口红效应”,指尽管经济不景气,人们仍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难以承受大额消费物品,转而购买或消费相对廉价的生活非必需品,比如口红,因此经济不景气时商场里的口红销量会上升。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生活必需品,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剂”的作用,电影也如是。

[6]徐智鹏:《爱情喜剧:与贺岁档深度契合的电影类型》,《当代电影》,2009年第3期,第19页。

[7]王国平:《“山寨文化”:良药还是毒药》,《光明日报》,2008年12月30日。

[8]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7页。

[9]《注意kuso文化到来了》,新华网,2003年11月1日。

[10]王志强:《网络“恶搞”现象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2006年第11期,第43—44页。

[11]钟大丰:《辩证地看待“恶搞”与“烂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20页。

[12]蔡滢:《解读影视文化的山寨风潮》,《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第108页。

[13]赵明宇:《张颐武:山寨能带来文化自信》,中国新闻网文化新闻,2009年4月3日。

[14]张一玮:《“山寨电影”的民间审美形态探析》,《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第31页。(www.xing528.com)

[15]李迅:《后山寨电影向何处去:评〈决战刹马镇〉》,《电影艺术》,2010年第5期,第27—28页。

[16]李琳:《大众文化与喜剧智慧》,《当代电影》,2010年第12期,第97页。

[17]王一川:《中国电影拒绝寡俗:从张艺谋导演经历看〈三枪拍案惊奇〉》,《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第39页。

[18]周南焱:《国产电影贴上喜剧标签:喜剧电影缘何“热浪逼人”? 》,《北京日报》,2009年7月27日。

[19]李火秀:《意义的缺失与建构: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山寨电影发展现状的反思》,《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第157—158页。

[20]李火秀:《意义的缺失与建构: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山寨电影发展现状的反思》,《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第156页。

[21]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200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22]周南焱:《国产电影贴上喜剧标签:喜剧电影缘何“热浪逼人”? 》,《北京日报》,2009年7月27日。

[23]张一玮:《“山寨电影”的民间审美形态探析》,《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第27—28页。

[24]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25]《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76页。

[26][韩]金美英:《荒诞中的真实》,《当代电影》,2009年第9期,第127页。

[27]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28]李钦彤:《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论当下农民工题材电影的喜剧风格》,《当代电影》,2009年第9期,第118页。

[29]李东然:《阿甘的“山寨”歌舞剧〈高兴〉》,《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4期。

[30]陈晓云:《山寨也有乌托邦:关于〈高兴〉》,《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第43页。

[31]《九探〈决战刹马镇〉:本土原创喜剧大解构》.http://ent.zjol.com.cn/05ent/ system/2010/07/01/ 016724707.shtml.

[32]倪震:《低成本电影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33][韩]金美英:《荒诞中的真实》,《当代电影》,2009年第9期,第12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