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恢复国家经济的同时也在对旧文艺进行改革,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戏曲也受到了政府的极大重视。1950年,文化部召开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面深入“澄清舞台形象”的工作。1951年发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1952年文化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展出了几十个剧种的上百个剧目,展示了戏曲改革的成果。资金的大量投入和观众的积极参与,使电影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高涨。他们挖掘和整理剧目,探索和研究戏曲电影创作,使得这一时期戏曲电影从形式到内容都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1953年,新中国的戏曲电影开始起步,林农的评剧电影《小姑贤》拉开了序幕。此外,这一时期的戏曲电影还有:徐苏灵的汉剧电影《宇宙锋》(1954)和评剧电影《秦香莲》(1955)、桑弧和黄沙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佐临的锡剧电影《双推磨》(1954)、谢晋的淮剧电影《蓝桥会》(1954)、陈铿然的桂剧电影《拾玉镯》(1954)、王逸的《川剧集锦》(1954)、白沉的京剧电影《盖叫天的舞台艺术》(1954)、吴祖光的京剧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上,1955)、石挥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1955)等。在这些戏曲电影的创作中,艺术家们都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摸索了戏曲电影表现的规律。采用镜头的推、拉、摇、移营造运动感,利用分镜头增强节奏感,但仍以舞台纪录形式为主。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集中摄制了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尚小云、盖叫天等几位京剧大师的舞台艺术。他们是20世纪京剧艺术的优秀代表,当时都已到了晚年。而这批京剧纪录片都成为他们晚年表演的精彩记录,成为了珍贵的京剧艺术资料。如《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上、下)精选了梅兰芳有代表性的剧目《断桥》《宇宙锋》《霸王别姬》和《贵妃醉酒》,比较忠实于舞台表演风格,布景采用较写意化的样式。但是,有的影片在拍摄上仍然没有解决舞台纪录与电影艺术的矛盾,完全抛弃了京剧表演写意、虚拟的特点,一味追求实景、逼真,反而破坏了京剧表演艺术美感,使这些影片的价值大打折扣。如《周信芳的舞台艺术》中,“徐策跑城”选段,景物实在是喧宾夺主,“跑城”的表演与舞台上差距很大。“坐楼杀惜”中,宋江、刘唐上楼的表演,也被实景破坏掉了,节奏气氛与表演艺术都不如舞台上虚拟的表演。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个性,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的语法规则。京剧影片中滥用实景,不仅破坏了表演艺术的美感,而且还破坏了京剧艺术语汇的含义。(www.xing528.com)
这一阶段有两部戏曲电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一部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越剧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影片中增加了主题的深刻性和戏剧性的冲突,增加了这个几乎妇孺皆知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凄美爱情故事的韵味,因此该剧大放异彩。1954年,周总理与卓别林在日内瓦一同观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卓别林连连称赞这是部好片子,希望中国多拍这类的影片。该片在同年获得了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奖,1955年获得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被誉为“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该片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另一部是石挥导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影片采用立体布景拍摄,生活的场景和天上宫殿的布景相得益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把神话戏曲剧目搬上银幕,对用电影手段表现神话戏曲的意境作出了自己的探索。黄梅戏具有优美又易懂的特点,而这个题材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爱情,因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据对观众人次和放映场次截止到1958年的不完全统计:《天仙配》达到1.4亿人次,《梁山伯与祝英台》为9千多万人次。这个数字达到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故事片如《白毛女》《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等的观众人次。[4]这些数字是十分惊人的,也充分说明了戏曲电影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