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革时期样板戏电影:1966-1976年回顾与分析

文革时期样板戏电影:1966-1976年回顾与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政治灾难之中。它是“文革”时期的特殊产物,几乎成了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代名词。因为得到了当权者的极力鼓吹和刻意提倡,1970年开始,中国摄制了大量的样板戏电影。1973年后,中国故事片创作才开始逐渐恢复。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文艺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严重打击和阻碍了电影事业的发展。样板戏电影是“文革”时期产生的唯一的,也是独特的电影类型样式。

文革时期样板戏电影:1966-1976年回顾与分析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政治灾难之中。在此期间,由于当权者日益将电影作为单纯的阶级斗争工具,对电影创作和生产采取了严格管制,僵化呆板的“三突出”定律和单一的政治宣传诉求,使得这时期的电影创作面目全非、饱受挫折,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全面倒退的境地。因此,也有人将这个阶段划分为“非电影时期”。[5]这一时期的电影生产可以1973年的“元旦会议”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三突出”为标准,拍摄了大量带有戏曲片和歌舞剧片类型元素的现代京剧样板戏电影;后一阶段开始有故事片的拍摄。

样板戏电影是以江青提出的文艺作品“三突出”原则为指导,运用传统戏曲样式反映现代工农兵生活的电影,赤裸裸地迎合了当时的社会政治语境,把电影的意识形态性发挥到了极致。它是“文革”时期的特殊产物,几乎成了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代名词。因为得到了当权者的极力鼓吹和刻意提倡,1970年开始,中国摄制了大量的样板戏电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谓的“八个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和《杜鹃山》。样板戏电影的故事绝大部分取材于革命历史,并且必须阐释毛泽东以武装斗争为主的军事路线,而现实生活题材必须围绕阶级斗争组织戏剧冲突。在人物塑造方面,英雄人物基本都是贫苦的工农出身,他们都富有正义感,勇敢坚强,与旧政权和反动势力之间势不两立。这些人物被英雄化得严重脱离真实生活,完全不顾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

1973年后,中国故事片创作才开始逐渐恢复。虽然故事片生产得以恢复,但在创作过程中,仍要以“三突出”“主题先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等意识形态来指导生产。所以,这期间的电影大多围绕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来展开,在叙事手法、艺术形式方面存在种种弊端。(www.xing528.com)

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文艺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严重打击和阻碍了电影事业的发展。样板戏电影是“文革”时期产生的唯一的,也是独特的电影类型样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