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梳理中国类型电影的类型发展史与学术研究史的基础上,对中国原创的独具特色的电影类型(如戏曲片、武侠片、反特片、鬼(神)怪片等)以及对好莱坞经典电影类型(如歌舞片、灾难片、喜剧片、西部片、惊悚片等)进行了本土化转换的类型进行细致的类型分析,从学理上深入探讨其叙事法则、本体特性、文化逻辑以及意识形态策略,并兼与好莱坞类型模式进行比较,试图建构中国电影类型理论。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绪论部分对中国现有的有关类型电影的研究做一学术史考察,对已有的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明确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上编部分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目前尚含混不清、歧义丛生的概念“类型”“类型电影”以及“中国类型电影”进行界定。“类型”是不断变化和拓展的范畴,我们所谓的“类型电影”在很多语境中并不是好莱坞意义上的“类型电影”,只是一种方便的借用而已。对此,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现在人们习惯上谈论的所谓反特片类型、与革命历史题材相关的各种准类型等,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借用‘类型电影’来尝试性描述十七年电影中的一些现象和特点,与西方经典电影理论话语中的类型电影存在有相当大的距离和差别。”[8]而“中国类型电影”既包括中国原创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类型如戏曲片、武侠片、反特片、鬼(神)怪片等,又包括对好莱坞经典电影类型如歌舞片、灾难片、喜剧片、西部片、惊悚片等进行本土化转换的类型。其次,钩沉中国一百余年电影发展过程中逐步创立的民族类型片的历史文化资源,追溯其发展踪迹。再次,中国电影要走类型化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主管部门、创作界、理论界、观众群的一个共识,但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还莫衷一是,或者说各自抱有不一样的类型观念。因此有必要对问题提出的背景即当下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以探寻如何弥合电影创制方、营销发行方、观众、学界等之间在中国电影类型的发展问题上的分歧。而中编部分对武侠片、戏曲片、反特片、神(怪)片等百年中国电影发展所创构的独具特色的类型样式进行具体的类型分析和理论概括,梳理它们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叙事法则、民族风格、文化内涵、时代转型等,并试图对之进行类型模式的重塑,探讨加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可能。同时,对深受好莱坞经典类型模式和经验影响的中国式歌舞片、西部片、灾难片、喜剧片、惊悚片等进行类型分析,并与好莱坞同类影片相比较,分析如何在模仿的基础上做到创造性提升和本土化转换。对每一个类型的类型分析,都会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看法甚至不同倾向和潮流的主张等的辨析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以为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以及中国电影类型理论建构提供有益的参照和资源。下编部分则对“中编”部分的中国类型电影的类型分析进行概括性的评论与理论提升,以试图在参照西方类型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电影类型理论——不仅限于美学层面理论,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电影类型的社会文化理论层面。
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1)文化研究方法。类型电影研究不能囿于单纯的电影本体研究,必然要涉及社会文化的诸方面,尤其是无形的文化传统是构成中国类型电影不可忽略的文化根源。因此,要将中国类型电影的研究放在与之赖以产生的文化和制度这样大的文化语境中,以考察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嬗变与兴衰沉浮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经济语境变迁之间的关系。(2)将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历程以及学术研究的历时的史的梳理与共时的类型电影的文本细读、类型分析相结合,探讨中国类型电影的生成前提与话语系统、独特的类型化叙事策略等。(3)比较研究方法。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与理论研究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与好莱坞类型片创作及类型理论息息相关。但不能将二者做简单的类比与并置,更不能仅仅将中国类型电影作为印证好莱坞类型理论的例证,而是要在比较研究视域下揭示中国类型电影与好莱坞类型电影各自隐藏在现实与历史对话中的隐秘的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等因素。(4)统计学方法。通过对业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每一阶段的类型电影的市场状况、发展趋势、创作规律、观众接受等进行分析,以发掘各种类型开发的潜在性和可能性,探寻各类型的类型元素、叙事策略等进行调整转型的原因。
总之,本书是在当下中国类型创作与研究都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在自觉中国电影类型理论的缺席之后,试图从本土产生类型电影理论的一次努力,希望对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创作提供有益的参照和指导,对中国电影的类型理论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注释】
[1]杨世真:《美国类型电影观念中国化接受中的变异问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2]周小玲:《回顾、审视与发展——对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55页。(www.xing528.com)
[3]周小玲:《关于百年来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4]达德利·安德鲁:《评价:对于类型和作者的评价》,彬华译,《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第148页。
[5]爱·布斯康布:《美国电影中的类型观念》,闻谷译,《世界电影》,1984年第6期,第49页。
[6]郝建、杨勇:《类型电影和大众心理模式》,《当代电影》,1988年第4期,第42页。
[7]杨世真:《美国类型电影观念中国化接受中的变异问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8]饶曙光:《中国类型电影:理论与实践》,《电影艺术》,2003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