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

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而言,我国学者对中国类型电影的本土化问题及发展策略所进行的研究甚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匮乏。中国类型电影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以下几点:最大问题是以西方经典类型理论为圭臬,忽略了中西方类型电影产生、生存与发展的背景。[7]笔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些中国类型电影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试图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

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中国类型电影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氛围,但研究领域狭小,研究成果基本上集中于对中国电影界某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电影或成功的影片个案所进行的研究,或者就目前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状况,类型概念的演变以及特征的阐述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相对而言,我国学者对中国类型电影的本土化问题及发展策略所进行的研究甚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匮乏。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类型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很多人的重视,这些研究成果将为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中国类型电影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以下几点:

(1)最大问题是以西方经典类型理论为圭臬,忽略了中西方类型电影产生、生存与发展的背景。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是市场与制作者的联动反应形成的,是自然而然的;中国的类型电影是人为的、后天的。脱离了类型电影产生、生存与发展的具体背景,是很难对两国类型电影进行客观、科学的比较研究的。

(2)用电影的民族化命题代替了电影的国际化性质。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镇守类型电影的民族领域是一个激昂的口号,它既表达了一种人文的担忧,又很容易变成一个强势话语。在谈论任何类型电影本土化、民族化的话题之前,必须首先要明确电影的媒介属性。它是世界性的、通适性的现代传播工具,因为电影的“许多创作欣赏的规律是有共同性的,人类的基本兴趣爱好在许多方面是普遍的。电影语言的许多规则与人们观察、认识世界的习惯相符,就因为这些,研究深入到审美心理模式是必要的。通过对各国观众的统计、观察,发现许多深层规范是不可破除的,只能去利用”。

仅仅提出本土化、民族化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仍需更多切实地关注电影基本的叙事规律与表现手法。否则,靠表面的模仿、元素的叠加是不可能带领中国电影走向真正的国际化、市场化、民族化的。(www.xing528.com)

(3)好莱坞的类型电影研究基本上经过了一个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一文本到社会整体、从形式主义到文化研究的转变过程,这种研究视角的变化既是学术研究自身的逻辑演变规律,也符合社会思潮变化的实际,使得欧美类型电影研究得以一步步走向深入。达德利·安德鲁指出:“自从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类型问题便始终是电影理论中一个持续存留的问题,它还是形式主义者保卫他们的具体作品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的战场。诺思罗普·弗莱的分水岭式的著作《批评的解剖》(1957)在所有艺术的批评家中形成敌人和友邦,因为他的这本著作要求对于文学整体的系统观点,而不是把焦点集中于单一的本文。”[4]中国类型电影研究基本上截取的是后一阶段,即侧重于宏观的、整体的、文化研究的研究视角,托马斯·沙茨式的宏观社会文化学研究广受欢迎就是明证。这种视角不但回应了中国电影界津津乐道的类型电影本土性、民族性、意识形态性诉求,而且比较契合时下动辄进行体系建构、惯用宏大叙事的学术取向——我们向来缺少西方学界那种自下而上的、细读式的新批评传统。事实上,对于真正的专业研究来说,任何时候文本细读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的类型电影研究不但需要补上这一课,而且需要长期坚持下去,脱离文本细读的类型电影研究往往容易导致脱离电影作品的实际,托马斯·沙茨式的宏观文化学、社会学视角只是类型电影研究中的一种,决不能替代多种视角特别是以文本为中心的内部研究。

(4)缺乏注重类型电影重复与创新关系的研究。好莱坞类型电影研究强调“惯例系统”,强调其稳定性与反复性,但是并不否认类型片自身的创新能力,往往特别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如英国学者爱·布斯康布一方面指出:“一部类型片的存在基础是新鲜的东西和熟悉的东西的结合。类型的种种惯例是观众熟而能详的,而这种熟识本身就是一种快感。大众化艺术实际上常常是以此为基础的。”[5]事实上,好莱坞类型片长盛不衰的最大秘密并非墨守成规,而是在遵从惯例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不断地发展进化。其核心是在电影制作中尊重市场和观众的要求,有机配置电影的创意资源(类型、故事、视听语言、明星、预算成本等)和营销资源(档期、广告、评论等),寻找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点,确立自己的美学惯例,并根据市场和观众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惯例。虽然也有少数研究者注意到类型电影中惯例与创新的有机联系,如郝建、杨勇就曾提到:“类型电影理论从纵线上注重发展和继承的关系,注意作品对既成艺术元素、叙事模式、造型语言的继承,注意遵从观众的审美心理和社会情感,注意在渐变中发展艺术语言,给艺术品注入新观念。”[6]“但中国类型电影接受在总体上倾向于取巧的心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将类型电影观念固化成一套僵死不变的东西,在理论研究中把类型电影的某些规范当作教条来进行理论演绎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机械模仿、创新乏力的忧虑。”[7]

笔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些中国类型电影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试图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本书将历史的梳理、文本细读与体系建构相结合,望能对该领域研究做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