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概览中国类型电影研究的成果

概览中国类型电影研究的成果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虽然日益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文化现象,但几乎无人对之进行本土电影类型学和类型史方面的研究。1985年第1期《当代电影》刊载的姚晓濛的《美国西部片与中国武打片之比较》一文中虽然认为武侠片就是中国自己的类型电影,但并没有从类型研究的角度对中国武侠电影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论证,而仅是一种简单的比附。

概览中国类型电影研究的成果

虽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已经出现了武侠片、神怪片、喜剧片等明显的类型化趋势,但缺乏自觉的类型意识和相应的理论上的呼应和研究。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虽然日益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文化现象,但几乎无人对之进行本土电影类型学和类型史方面的研究。中国真正开始对类型电影进行理论性、系统性的学术研究是始于80年代中后期,但很长时间仍局限于对西方尤其是好莱坞类型理论的翻译、引入和直接使用。

1984年开始,《世界电影》等杂志译介了一系列西方类型电影研究的文章。1985年第1期《当代电影》刊载的姚晓濛的《美国西部片与中国武打片之比较》一文中虽然认为武侠片就是中国自己的类型电影,但并没有从类型研究的角度对中国武侠电影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论证,而仅是一种简单的比附。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娱乐片热潮兴起,中国电影界对此进行了几次大讨论,一些电影学者开始从“类型电影”这样一个新的理论维度入手为娱乐片创作正名。1988年第4、5期《当代电影》刊载的郝建、杨勇的《类型电影与大众心理模式》和宫宇、祭光的《正名:类型电影作为艺术》是中国电影理论界较早正式使用“类型电影”这一概念的。2003年,中国电影全面推进产业化改革。《电影艺术》杂志在2003年第4、5、6期连续对类型电影进行专题探讨,明确提出了要立足本土经验与东方经验的研究;2009年4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与《文艺争鸣》杂志联合举办了“新中国电影60年类型样式研究学术研讨会”;2010年8月27日,长春电影节学术论坛举办了国际电影“类型片”高峰论坛;2010年10月19—20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举办“中国电影产业化与类型化”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类型片的历史与现实、中外类型片观念、具体的电影类型的梳理总结和分析产业化和类型片的关联以及产业化对类型化的要求和影响等进行了探讨。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中国电影界在回顾与展望时都把目光投向了“类型电影”的探讨上,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围绕这几次大型的全国性的研讨活动,中国电影学者们纷纷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内地类型电影经验》(胡克,《电影艺术》,2003年第4期)、《类型电影四人谈》(郝建等,《电影艺术》,2003年第5期)、《中国类型电影:理论与实践》(饶曙光,《电影艺术》,2003年第5期)、《类型电影: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彭吉象,《艺术评论》,2007年第8期)、《类型经验(策略)与中国电影发展战略》(饶曙光,《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灵活的中式类型片模式:2008年中国内地电影的类型互渗现象》(王一川,《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中国电影文化:从模块位移到类型互渗》(王一川,《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类型的力量——以新中国建立以来国产影片的若干统计数据为例》(李道新,《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类型电影的观念及其研究方法》(聂欣如,《当代电影》,2010年第8期)、《关于百年来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周小玲,《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等,对中国类型研究的推进和类型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基石。相关著作方面有:聂欣如编著的《类型电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列举了中外电影史上叙事片、战争片、科幻片、伦理片、警匪片、悬念片、动作片、喜剧片等中的名片,但仅止于鉴赏层面;郝建的《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对类型电影作为一种美学现象以及一些典型的类型电影的具体形态进行了研究,主要还是对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研究,但在谈到警匪片、武侠片和后现代电影时,涉及了香港电影类型模式以及联系了中国当下的文化现象、文化思潮;吴琼的《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在好莱坞现成的类型理论的基础上,以1949—1988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分析和论证了中国主流电影的六个主要电影类型体系——革命历史片、工业片、农业片、反特片、通俗剧、喜剧的类型特征和演进进程,试图构建新中国电影类型史,但其研究常游移于类型研究和题材研究之间;沈国芳的《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介绍了类型电影的观念、特征、审美价值机制、文化价值、观影消费心理及其制约因素等;田卉群的《探寻:中国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之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通过梳理中国电影独特的发展道路,分析其在产业化之路上出现创意危机的深层背景与根本原因,尝试探寻当前中国电影进入产业化时代必须解决的问题,并最终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化需要类型电影的成熟;陈林侠的《中国类型电影的知识结构及其跨文化比较》(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一书中包括了对类型电影中的哲学观念调查分析、类型电影中的道德观念调查分析、类型电影中的历史观念调查分析、类型电影中的政治观念调查分析、类型电影中的宗教文化调查分析等内容,对中国类型电影的继续研究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但理论架构没有建立在详尽细致的类型分析基础上,因而只能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

另外,还有不少个别类型发展史方面的著作,如:饶曙光的《中国喜剧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陈墨的《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皇甫宜川的《中国战争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贾磊磊的《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高小健的《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张冲的《1977年以来中国喜剧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等。此外,硕博士论文也不乏对此的探讨。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04届博士路春艳的博士论文《类型电影研究》和福建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叶勤的博士论文《民族形象的自我书写:韩国类型电影研究及对中国电影的影响》等。具体来说:

(一)专著类

大陆电影理论界对中国电影类型化进行了回顾、思考与总结,先后出版了若干专门研究类型电影的专著,这些专著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集中对西方类型电影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论生成、学术影响及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电影进行全面介绍与分析研究,其中比较重要的著作有:聂欣如的《类型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郝建的《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沈国芳的《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王志敏和陈晓云的《理论与批评: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张劲松的《类型电影与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另一类是对中国本土电影类型的生成与流变的探寻,如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饶曙光的《中国喜剧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吴琼的《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田卉群的《探寻:中国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之路》(北京电影出版社,2009)、陈林侠的《中国电影类型的知识结构及其跨文化比较》(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饶曙光的《中国类型电影: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而港台相关研究以及关于港台类型电影的研究主要有:焦雄屏的《台湾电影中的作者与类型》(远流出版社,1995);罗卡、吴昊、卓伯棠合著的《香港电影类型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郑树森的《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2005;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它以美国好莱坞片厂系统为主要分析对象,对西部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片、黑色电影、家庭伦理片、歌舞片、神经喜剧、黑名单片、记者片等八个电影类型予以分析,从类型学的角度检验好莱坞百年来电影类型的确立及相关文化意义;吴昊主编的《第三类型电影》(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5),它整理了特务片、青春片、艳情片、喜剧片、恐怖片、社会奇情片及科幻片七大类型;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它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入手,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

(二)期刊论文

在对中国类型电影的研究成果中,期刊论文相对较多,总体上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特征或叙事模式和发展策略等多方面的读解与分析。如:张劲松的《类型电影中的意识形态机制、层次与策略》(《文艺争鸣》,2010年第16期)、饶曙光和邵奇的《观众·类型与电影叙事——对中国早期电影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的另类读解》(《电影艺术》,2009年第9期)、饶曙光的《类型经验(策略)与中国电影发展战略》(《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黄文达的《类型影片的定义、策略及其困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索亚斌的《电视电影:探索类型片的商业美学特征》(《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李小丽的《浅论中国“西部电影”的类型化特征》(《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徐群晖的《当下中国电影发展战略研究》(《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路春艳的《类型电影概念及特征》(《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党昊的《类型电影探因》(《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www.xing528.com)

第二类是对中国类型电影现状的述评及对未来发展走向的预期所进行的一些新的探索等内容。代表性论文有:饶曙光和鲜佳的《当下国产类型电影创作的结构性发展特征及其前景》(《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汪景然的《产业化以来类型电影新探索》(《中国电影报》,2010年第4期)、杨淳的《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思想战线》,2010年第S1期)、宋家玲和周冬莹的《中国当代类型电影的建构与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胡克的《当代电影类型化难题》(《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汪献平的《中国类型电影:现状与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彭吉象的《类型电影: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兼论电影理论应承担的责任》(《艺术评论》,2007年第8期)、吴倩的《中国本土电影类型化探索》(《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李道新的《从中国电影的类型传统看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机缘》(《艺术周刊(文艺报)》,2003年第7期)、萧钧的《从市场看中国电影的出路》(《电影创作》,2001年第4期)等。

第三类是中国类型电影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的渗入、类型的相互渗透及与数字技术的交融所呈现出的新的景象,以及国外类型电影的发展对中国类型电影的影响。代表性的文章有:杨世真的《美国类型电影观念中国化接受中的变异问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郭越的《从类型电影看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地位缺失》(《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范炀的《韩国爱情片对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启示》(《新闻世界》,2010年第10期)、梁明和杨天东的《中国电影类型化与电影技术发展》(《当代电影》,2010年第12期)、王一川的《中国电影文化:从模块位移到类型互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焦颖的《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现当代电影的影响——浅析中国娱乐片的类型化发展》(《电影评介》,2009年第21期)、王一川的《灵活的中式类型片模式——2008年中国内地电影的类型互渗现象》(《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骆越虹的《好莱坞类型电影及商业化启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虞吉的《早期中国类型电影与商业电影传统》(《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等。

第四类是从宏观角度上对中国电影产业及相关理论进行综述性的研究。代表性的文章有:周小玲的《回顾、审视与展望—对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陈瑜的《中国类型电影研究的几个问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蒲剑的《当下中国类型电影生产与发行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李道新的《类型的力量——以新中国建立以来国产影片的若干统计数据为例》(《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吴冠平的《中国民族类型电影泛论》(《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等。

(三)硕博士论文

对中国类型电影进行研究的硕博士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对某一题材或某一类型电影的研究。代表性论文有:李莉的《论90年代以来中国爱情电影的类型化发展》(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此论文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爱情电影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勾勒出中国爱情电影在类型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演变轨迹,从而总结出中国爱情电影的类型特征和民族特色,并进一步深入探究阻碍中国爱情片类型化发展的潜在原因。赵忠臣的《观念与范式——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类型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文章主要论述和深度剖析了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具有的类型特征。马迎的《人类反观自身的明镜——灾难电影类型模式分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对灾难电影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概括出了灾难电影在不同时期的流变特征,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灾难电影的类型模式进行了分析评估。

第二类是对某一阶段中国类型电影的研究。代表性论文有:黄望莉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论文,1997),这篇文章从史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类型电影二三十年代的辉煌历程,并对中国早期类型电影的成因和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第三类是从实践的角度对类型电影进行研究。代表性论文有:翟丽娜的《类型电影的成功实践——冯小刚周星驰喜剧电影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此论文主要对冯小刚与周星驰喜剧电影及所采用的商业策略进行比较研究。吴小飞的《华谊兄弟的类型电影实践》(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此论文主要阐述了类型电影的历史发展轨迹,华谊兄弟所进行的类型电影实践与所采取的成功的营销策略,由此折射出中国类型电影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向。

从以上学者的努力可以看出,中国的类型研究走过了一条从单纯介绍好莱坞电影类型及其理论到对中国式类型片的关注与发掘,再到对中国电影类型化创作进行本土化转化并试图进行更深层次的结构分析和比较研究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