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商品流通与市场发展探究

明清时期商品流通与市场发展探究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海英著:《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邓亦兵著:《清代前期商品流通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01。■林仁川:《试论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利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01。■邓亦兵:《清代前期商品流通的运道》,《历史档案》2000.01。

明清时期商品流通与市场发展探究

■ 丁长清著:《中国古代的市场与贸易》,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

■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 张海英著:《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王万盈著:《东南孔道:明清浙江海洋贸易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 邓亦兵著:《清代前期商品流通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 刘军、王询著:《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的商品(1368—1840)》,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 陈国栋:《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政府对进出口商品的管理》,台湾:《大陆杂志》64.6,1982。

■ 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01。

■ 方行:《论清代前期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01。

■ 林仁川:《试论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利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01。

■ 沈定平:《明清之际几种欧洲仿制品的输出——兼论东南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初步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03。

■ 刘志伟、陈春声:《明清珠江三角洲传统市场的发展》,中山大学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管理中心编:《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 许檀:《鸦片战争后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经济与近代化》,《清史研究》1994.03。

■ 郑甫弘:《明末清初输入中国的南洋物质文化及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影响》,《南洋问题研究》1995.01。

■ 邓亦兵:《清代前期的粮食运销和市场》,《历史研究》1995.04。

■ 杨国桢:《关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思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02。

■ 邓亦兵:《清代前期沿海运输业的兴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03。

■ 陈东有:《明末清初的华东市场与海外贸易》,《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04。

■ 张彬村:《明清市场经济发展的困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01。

■ 邓亦兵:《清代前期棉织品及其原料的运输》,《史学月刊》1999.03。

■ 邓亦兵:《清代前期商品流通的运道》,《历史档案》2000.01。

■ 吴承明:《18世纪与19世纪上叶的中国市场》,吴承明著:《吴承明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邓亦兵:《清代前期对商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5。

■ 郭建平:《试论明清商品经济对绘画发展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 朱大为:《16至18世纪中国远距离贸易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福建论坛(人社版)》2003.06。

■ 张乃和:《近代早期中英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发育之比较》,《北方论丛》2003.06。(www.xing528.com)

■ 蒋建国:《广州城里的洋货和洋货消费》,《大经贸》2004.01。

■ 黄启臣:《广东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中心市场地位: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岭南文史》2004.01。

■ 王元林、刘强:《明清时期潮州粮食供给地区及路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01。

■ 牛贯杰:《从全国市场看18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80年代中国大陆史学界清代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孙家洲、陈桦主编:《人大史学研究论集》(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 郭华:《地域社会结构与明清江南商品农业的发展: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 刘军:《明清时期海上商品贸易研究(1368—1840)》,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 郭立珍:《清朝中期洋货进口对中国消费生活产生的影响》,《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02。

■ 廖声丰、符刚:《试论“一口通商”时期闽海关的商品流通》,《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2。

■ 陈春声、刘志伟:《贡赋、市场与物质生活:试论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05。

■ 尤云弟:《清代一口通商时期广州市场上的日本货》,《中国市场》2010.27。

■ 王新茹:《明清时期广东经济地理》,《中国市场》2010.39。

■ 水海刚:《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外部市场研究:以近代福州为例》,《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02。

■ 林枫、孙杰:《海洋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商品经济研究——王万盈〈东南孔道——明清浙江海洋贸易与商品经济研究〉读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03。

■ 李慧:《论清代山东农副产品的外销》,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 谭光万:《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 张慧:《16—20世纪初洋货输入及其影响》,暨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 郭卫东:《西洋参中美早期贸易中的重要货品》,《广东社会科学》2013.02。

■ 朱大为:《16至18世纪中国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 张天翊:《商路、货流与区域经济变迁——以明清至民国赣西北湘赣贸易区为中心》,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 刘钦:《锁国时期中日两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及其比较研究——以广州、长崎为对象》,大连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 黄滨:《明清“广府经济带”系列研究之一——明清珠江流域以珠江三角为轴的西向扇面广西市场整合》,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编:《“首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州: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编印,2014。

■ 张晓刚、刘钦:《锁国时期中日两国对外贸易中的输出品结构考察——以广州与长崎为对象》,《社会科学》2014.02。

■ 姜波:《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品往来》,《人民网—文化频道》2014.08.22。

■ 吴海:《传承与嬗变:明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商路、货流与区域社会变迁》,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 施诚:《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财富流向》,《史学集刊》2016.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