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与中国关系分析:第三节

世界与中国关系分析:第三节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杰勤著:《中国和伊朗关系史稿》,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沈福伟著:《中国与非洲:中非关系二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陈尚胜著:《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张维华主编:《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吴建雍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许明龙著:《欧洲18世纪“中国热”》

世界与中国关系分析:第三节

■ 陈垣撰:《康熙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北京: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

■ 束世澄著:《中英外交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 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辑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 陈垣辑:《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北京故宫博物院,1934。

■ 黄月波编:《中外条约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 卿汝楫著:《美国侵华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2;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 朱杰勤著:《亚洲各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58。

■ 朱士嘉编:《十九世纪美国侵华档案史料选辑》,上海:中华书局,1959。

■ 罗光著:《教廷与中国使节史》,台湾:光启出版社,1961。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

■ 刘兰田著:《中菲关系史》,台湾:正中书局,1962。

■ 王易昌著:《明代国际关系》,台北:学生书局,1968。

■ 张贵永著:《中美关系史料(嘉庆道光咸丰朝)》,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8。

■ 康熙等著,陈垣辑,《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3。

■ 朱杰勤著:《中外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

■ 王曾才著:《中英外交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社,1979。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 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编:《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 张维华著:《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原名《明史佛郎机吕宋和意大里亚传注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 季羡林著:《中越关系史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 赖永祥著:《郑英关系之检讨》,《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 艾周昌、程纯著:《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全三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1962出版,1982重印。

■ 朱杰勤著:《中外关系史论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东语系编:《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史论丛》,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 中外关系史协会编,朱杰勤译:《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一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 汪向荣、夏应元主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

■ 汪熙主编:《中美关系史论丛》24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 汪向荣著:《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长沙:岳麓书舍,1985。

■ 陈显泗、许肇林、赵和曼、詹方瑶、张万生等合编:《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史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 李定一著:《中美早期外交史(1784—1894)》,台北:三民书局,198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887、1997。

■ 沙丁、杨典求、焦震衡、孙桂荣等合著:《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简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 张俊彦著:《古代中国与西亚非洲的海上往来》,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 张维华著:《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济南:齐鲁书社,1987。

■ 王彦威纂辑,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1—5),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 戴裔煊著:《〈明史:佛朗机传〉笺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 朱杰勤著:《中国和伊朗关系史稿》,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

■ 许明龙编译:《孟德斯鸠论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 蒋相泽、吴机鹏主编:《简明中美关系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

■ 朱雍著:《不愿打开的中国大门——乾隆时期的中英关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 刘鉴唐、张力主编:《中英关系系年要录(13世纪—1760年)》,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 沈福伟著:《中国与非洲:中非关系二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

■ 金应熙主编:《菲律宾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 陈显泗著:《柬埔寨两千年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 刘浩然著:《中菲关系史初探》:泉州:泉州市刺桐文史研究社,1991。

■ 戴逸著:《乾隆帝及其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 杨彦杰著:《荷据时代台湾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 韩振华著:《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 陈尚胜著:《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 张维华主编:《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黄时鉴主编:《解说插图中西关系史年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 楼均信、郑德第著:《中法关系史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 张维华、孙西著:《清前期的中俄关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 牛创平、牛冀青合编:《近代中外条约选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 成崇德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边疆民族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 戴逸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 吴建雍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 郭成康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政治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 陈桦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 秦宝琦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社会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 黄爱平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思想文化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 徐浩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 戴逸、张世明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军事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 许明龙著:《欧洲18世纪“中国热”》,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 金国平著:《中葡关系史地考证》,澳门:澳门基金会,2000。

■ 卢苇著:《中外关系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 周宁著:《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突》,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 顾卫民著:《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编:《清代外务部中奥关系档案精选》,北京:中华书局,2001。

■ 余定邦著:《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

■ 程绍刚译注:《荷兰人在福尔摩莎(1624—1662)》,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

■ 鲜于浩、田永秀著:《近代中法关系史稿》,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 张铠著:《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 梁碧莹著:《龙与鹰:中美交往的历史考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 梁碧莹著:《艰难的外交——晚清中国驻美公使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 仇华飞著:《早期中美关系研究(1784—184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 黄庆华著:《中葡关系史(1513—1999)》(上、中、下三册),合肥黄山书社,2006。

■ 魏志江著:《中韩关系史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 上海人民学院编著:《中法关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徐明德著:《论明清时期的对外交流与边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 《中美往来照会集:1846—1931》,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邹牧仑著:《梦断神州——19世纪前夕的中国与世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 王加丰、陈勇、高岱、高毅、李工真、汤重南、徐天新、何顺果合著:《强国之鉴:八位央视〈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 蒋廷黻编著:《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 王开玺著:《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吴义雄著:《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

■ 余定邦、陈树森著:《中泰关系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

■ 汤开建主编:《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 李庆新著:《濒海之地,南海贸易与中外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

■ 陈锦华等著:《开放与国家的盛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 沈济时著:《丝绸之路》,北京:中华书局,2010。

■ 王龙著:《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广州:华文出版社,2010。

■ 朱杰勤著:《朱杰勤文集中外关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万明著:《明代中外关系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 何新华著:《威仪天下:清代外交礼仪及其变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 余定邦、黄重言编:《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上、中、下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

■ 吴义雄著:《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 文聘元著:《话说西方》,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 张铠著:《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

■ 王小甫、徐万民、宋成有著:《中韩关系史》(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晁中辰著:《明朝对外交流》,南京:南京出版社,2015。

■ 刘小珊、陈曦子、陈访泽著:《明中后期中日葡外交使者陆若汉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 王巨新著:《清代中缅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15。

■ 余定邦等著:《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该书于1999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首版。

■ 黄重言、余定邦编著:《中国古籍中有关泰国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 余太山、李锦绣编著:《丝瓷之路5: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中文繁体),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 李书纬著:《晚清外交七十年——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西碰撞》,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 [法]费瑯著,冯承钧译:《苏门答剌古国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北京:中华书局,1955。

■ [美]马士(Hosea·Ballou·Morse)著,张汇文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北京:三联书店,1937,1957;北京:商务印书馆,1967;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 [法]马司培罗,冯秉钧译:《占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6。

■ [英]爱尼斯·安德逊著,费振东译:《英使访华录》,北京:商务印书局,1963。该书英文原著出版于1795年。

■ [英]乔治·斯当东(George·Thomas·Staunton)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另有高伯雨(有秦仲龢、林熙等二十多个笔名)译本,由香港大华出版社于1972年出版。

■ [美]赖德烈(Kenneth·Scott·Latourette)著,陈郁译:《早期中美关系史(1784—1844)》,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 [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译:《东南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俄]尼古拉·班蒂什·卡缅斯基编,中国人民大学俄语教研室译:《俄中两国外交文献汇编(1679—1992)》,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法]保尔·芒图(Mantoux.P.)著,杨人楩、陈希秦、吴绪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 [日]薮内清著,梁策等译:《中国·科学·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荷]约翰·尼霍夫(Johan Nieuhof)原著,[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é)、[中]庄国土著:《〈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 [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é)著,庄国土、程绍刚译:《中荷交往史(1601—1999)》,北京:路口店出版社,1989。

■ [美]孔华润(Warren·I.Cohen)著,张静尔等译:《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中美关系的历史剖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1997。

■ [泰]黎道纲著:《泰国古代史地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

■ [法]艾田蒲(René Etiemble)著,许钧、钱林森合译:《中国之欧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英]赫德逊(C·F.Hudson)著,李平、王遵仲、张毅译,何兆武校:《欧洲与中国:从最早时期至1800年的双边关系概述》,北京:中华书局,1995、2004、2006。

■ [葡]雅依梅·科尔特桑(J·Cortesao)著,邓兰珍等译:《葡萄牙的发现》6卷,澳门:纪念葡萄牙发现事业澳门地区委员会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出版,1996—1997。

■ [法]保尔·芒图撰:《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吴绪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 [葡]桑贾伊·苏拉马尼亚姆,何吉贤译:《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政治和经济史)》,澳门:纪念葡萄牙发现事业澳门地区委员会,1997。

■ [美]马士(Hosea Ballou Morse)、[美]H.F宓亨利(Harley Farnsworth Macnair)著,姚曾廙等译:《远东国际关系史》(Far Eastern lnternational Relations,Bosto),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 [美]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著,鞫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 [葡]若奥德·德乌斯·拉莫斯著,范维信(葡语翻译):《中国葡萄牙外交关系史》,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8。

■ [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 [美]保罗·柯文(Paul A.Cohen)、[美]墨尔·戈德曼(M.Goldman)主编,朱政惠译:《费正清的中国世界:同时代人的回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 [波]爱德华·卡伊丹斯基(Edward Kajdański)著,张振辉译:《中国的使臣:卜弥格》,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论在美国的兴起》(世界汉学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2。

■ [意]白佐良(Giuliano Bertuccioli)、马西尼著,萧晓玲译:《意大利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 [美]何伟亚(James·L.Hevia)著,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015。

■ [美]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著,史建云译:《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邱澎生等译,台北:巨流出版社,2004。

■ [法]缪里尔·德特里(Muriel Detrie)著,余磊、朱志平译:《法国—中国:两个世界的碰撞》,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 [日]板野正高著,陈鹏仁等译:《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史》,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

■ [英]乔治·马戛尔尼(Macartney.G)著,刘半农译,林延清解读:《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 [英]约翰·巴洛(John Bariow)著,李国庆、欧阳少春译:《我看乾隆盛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 [德]尤根·欧斯特哈黙(Jürgen Osterhammel)著,刘兴华译:《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台湾: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

■ [美]孟德卫(David·E.Mungello)著、江文君等译:《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 [美]菲利普·D·柯丁(Philip·D.Curtin)著,鲍晨译:《世界历史上的跨文化贸易》,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 [美]王尔敏著:《晚清商约外交》,北京:中华书局,2009。

■ [美]罗伯特·L·奥康奈尔(Robert·L.O’Conned)著,金马等译:《兵器史:由兵器科技促成的西方历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 [美]费正清编,杜继东译:《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 [美]唐纳德·F.拉赫(Donald·F.Lach)、[美]埃德温·J·范·克雷著,周宁总校译:《欧洲形成中的亚洲》(共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 [英]亨利·埃利斯(Henry Ellis)著,刘天路、刘甜甜译:《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 [英]乔治·马戛尔尼(Macartney.G)、约翰·巴洛(John.Barrow)著,何高济、何毓宁译:《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 [美]埃里克·杰·多林(Eric Jay Dolin)著,朱颖译:《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甲骨文丛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英]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著,屈文生译:《小斯当东回忆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 [英]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著,邵旭东、孙芳译;徐文堪审校:《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 [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著:《中华帝国的衰落》,合肥:黄山书舍,2010;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 [波]B·什切斯尼克(B.Szczesnicker)撰,杨品泉译:《康熙皇帝和波兰王约翰三世的外交关系》,《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07。

■ [波]瓦·奥丁涅茨著,黄泽民译:《十三至十八世纪波兰对中国的了解和两国的交往》,《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03。

■ [美]菲茨帕特里克(Fitzpatrick)著,郭熹微译:《中国礼仪之争——中国社会和天主教制度的比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89.04。

■ [葡]阿布雷沃(António·Graca·de·Abreu):《北京主教汤士选与马嘎尔尼勋爵使团》,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三十二期,澳门政府文化司署,1997年秋季刊。

■ [英]艾贝尔(E.Abel)撰,叶凤美译:《礼仪之争与阿美士德使团徒劳而返》,《历史研究》2009.02。

■ [英]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撰,侯毅译:《1816年英使觐见嘉庆皇帝纪事》,《清史研究》2009.02。

■ [英]依里斯(Ellis)撰,叶凤美译:《依里斯日记中记载的礼仪之争》,北京:《清史研究》2009.02;南京:《明清史》2009.09。

■ [日]松浦章撰,何娟娟、刘海萌译:《清代中国嘉庆年间之东亚的朝贡国与互市国》,《海交史研究》2014.02。

■ [清]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红毛英吉利国王差使臣马戛尔尼奉贡表至,诗以至事》,《乾隆御制诗》第五集,卷八十四,癸卯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 朱杰勤:《英国第一次使臣来华记》,《中西文化交通史料译释》,北京:中华书局,1939。

■ 张铁东:《中英两国最早的接触》,《历史研究》1958.05。

■ 梁嘉彬:《律劳卑事件新研究》,台湾:《史学汇刊》第九期,1979;收入《中国近现代史论集(一)》,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 王曽才:《马嘎尔尼使团评述》,《中英外交史论集》,台北:台北出版社,1979。

■ 王尔敏:《十九世界中国国际观念之演变》,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社会科学)》第11卷,1980。

■ 沙丁、杨典求:《我国和拉丁美洲历史上的友好关系》,《拉丁美洲研究》1980.02。

■ 朱杰勤:《英国第一次使团来华的目的和要求》,《世界历史》1980.03。

■ 江醒东:《明代中国与菲律宾的友好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01。

■ 杨宪益:《十八世纪关于英国的中国记载》,杨宪益:《译余偶拾》(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3。

■ 胡又环:《康熙初年荷兰舰队来华目的》,《南京大学学报》1985.02。

■ 陈明远:《路易十四派往康熙朝廷的文化使者》,《人物》1985.02。(www.xing528.com)

■ 单宝:《路易十四与康熙皇帝》,《北方论丛》1985.05。

■ 罗荣渠:《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历史联系(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初)》,《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02。

■ 王亮:《康熙与罗马教皇的冲突》,《历史知识》1987.01。

■ 张明:《关于我国第一部清代中外关系史〈清史稿.邦交志〉》,《北京社会科学》1987.04。

■ 邱克:《闭关时代中国人的西方知识——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暨南学报(哲社版)》1988.02。

■ 戴逸:《失去了的机会——略论18世纪的中英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05。

■ 刘鉴唐、张力主编:《中英关系系年要录(13世纪—1760年)》,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 吴建雍:《清前期对外政策的性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北京社会科学》1989.01。

■ 陈尚胜:《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中外界限和分期问题》,《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03。

■ 刘圣宜:《华夷观念与律劳卑事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06。

■ 何桂春:《〈中俄尼布楚条约〉与耶稣会士》,《世界宗教研究》1990.01。

■ 汪敬虞:《近代中国社会和中西关系的实质问题》,《近代史研究》1990.01。

■ 金立成:《“阿美士德”号在我国沿海窥探进行航行的经过与影响》,《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0.04。

■ 陈学文:《明清时期中国与苏禄的友好关系》,《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1991。

■ 梁碧莹:《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01。

■ 刘月芳:《英使觐见嘉慶帝礼节之争》,《紫禁城》1991.01。

■ 黄谷:《国外近年来明清中外关系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09。

■ 章开沅:《愤悱、讲画、变力——对外反应与中国近代化》,《历史研究》1992.02。

■ 张顺洪:《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对华评价与态度的比较》,《近代史研究》1992.03。

■ 郭成康:《十八世纪中国的政治》,《清史研究》1993.01。

■ 刘凤云:《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礼节冲突》,《清史研究》1993.01。

■ 李金明:《1757年广州一口通商与洪任辉事件》,《南洋问题研究》1993.02。

■ 钱林森:《艾田蒲和他的〈中国之欧洲〉》,《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3.02。

■ 吴玉清、吴永兴:《中英关系论著索引》,《清史研究》1993.03。

■ 王继连:《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摘要)》,《外交学院学报》1993.03。

■ 戴逸:《清代乾隆朝的中英关系》,《清史研究》1993.03。

■ 刘凤云:《论十八世纪中英通使的礼节冲突》,《清史研究》1993.03。

■ 黄兴涛:《马戛尔尼使华与传教士和传教问题》,《清史研究》1993.03。

■ 邓建华:《杨光先与“康熙朝历案”:兼谈明清人士对待外来文化的传统心态》,《社会科学辑刊》1993.04。

■ 王开玺:《从清代中外关系中的“礼仪之争”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轨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02。

■ 贺其图:《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司法冲突与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4.02。

■ 冯君:《论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嘉应大学学报》1994.03。

■ 吴伯娅:《乾隆朝大教案与中西交涉》,《清史论丛》,1995。

■ 徐明德:《南澳岛在明清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地位》,《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01。

■ 黄坚:《试析马戛尔尼使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04。

■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 黄志新:《英使谒见乾隆皇帝始末》,《北京文史》1996.01。

■ 吴伯娅:《碰撞与裂变——清代前期中西关系刍议》,《中国中外关系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

■ 万明:《明代中葡两国的第一次正式交往》,《中国史研究》1997.02。

■ 陈小冲:《十七世纪日荷在台冲突中的政治因素》,《台湾研究集刊》1997.02。

■ 吕美颐:《〈中英南京条约〉与“番妇”来华》,《历史教学》1997.06。

■ 于云汉:《西方传教士布教策略的演变与晚明南京教案》,《昌潍师专学报》1998.01。

■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06。

■ 冷东:《18世纪暹罗吞武里王朝与清朝及缅甸的关系》,《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04。

■ 吴大康:《马戛尔尼的使命——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再探》,《安康师专学报》1999.04。

■ 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历史研究》1999.04。

■ 谢俊美:《宗藩政治的瓦解及其对远东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05。

■ 杨念群:《为中国的十八世纪立“传”》,《中华读书报》1999.06.02。

■ 吴伯娅:《康雍乾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时报》2000.04.17。

■ 孙圣英:《传教士李明和他的著作〈中国现势新志〉》,外交学院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 耿昇:《蓬勃发展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1。

■ 殷黎明:《〈乾隆英使觐见记〉与马戛尔尼》,《春秋》2001.05。

■ 周武:《论康乾盛世》,《社会科学》2001.10。

■ 赵殿红:《“康熙历狱”中被拘押传教士在广州的活动:1662-1671》,暨南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 史彦:《广州一口通商与洪任辉事件》,陈泽泓主编,陈锦鸿副主编:《广州话旧》(羊城今古精选),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 何爱国:《明代中泰外交关系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 张钟鑫:《福州地区中琉友好关系遗存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04。

■ 刘景莲:《从东坡档中禀文的变化看清朝中葡关系的变化》,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四十三期,澳门政府文化局,2002年夏季刊。

■ 顾卫民:《清初顺、康、雍三朝对天主教政策由宽容到严禁的转变》,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四十四期,澳门政府文化局,2002年秋季刊。

■ 李丽杰:《传统中国对外关系在近代嬗变的路径》,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 黄一农:《龙与狮对望的世界——以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的出版物为例》,台北:《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二期,2003年冬季号。

■ 侯强:《马戛尔尼使华期间中英双方心态研究》,《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01。

■ 陆建洪、侯强:《马戛尔尼使团对华外交策略评析》,《海交史研究》2003.02。

■ 高伟浓、王国强:《罗香林对中外关系史和华侨史的研究》,《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05。

■ 陆建洪、侯强:《马戛尔尼使团对华外交策略评析》,《学术探索》2003.06。

■ 何新华:《夷夏之间:对1842—1856年清政府西方外交的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 王巨新:《美国学者清前期对外关系史研究综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4博士学位论文。

■ 郭晶:《多重视角下的马戛尔尼访华》,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 葛彦诐:《略论鸦片战争前的“商欠”偿还》,河北师范大学2004硕士学位论文。

■ 公丕祥:《19世纪之前的中外法律交往》,《金陵法律评论》2004.01。

■ 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史学集刊》2004.02。

■ 何新华:《1842—1860年间清政府的外交地位辨析——兼论“半殖民地”概念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局限性》,《历史教学》2004.02。

■ 薛国中:《16至18世纪西欧东扩论》,《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05。

■ 李少军、刘春明:《试论律劳卑事件的根源与中方的应对》,《江汉论坛》2004.10。

■ 孙清玲:《明清时期中琉友好关系遗存考》,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 杨岩:《清代前期外交研究》,辽宁大学2005硕士学位论文。

■ 袁墨香:《马戛尔尼使华与天主教传教士》,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 《“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2005。含论文:

冷东:《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朴灿奎:《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关系史研究的历史与展望》;

陈佳荣:《多元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研究——2005年8月19日在延吉会议上的总结》。

■ 王锋:《2004年“中外关系史百年学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高校社科信息》2005.02。

■ 黄宇蓝:《从马戛尔尼送礼看中西文化差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04。

■ 李庆新:《17世纪广东与荷兰关系述论》,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合编:《九州学林》2005年春季3卷1期,2005。

■ 吴义雄:《权利与体制:义律与1834—1839年的中英关系》,《“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编辑部主办),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邓海成:《文化全球化视野下的马戛尔尼使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1。

■ 袁墨香:《天主教传教士与马戛尔尼使团》,《枣庄学院学报》2006.01。

■ 郭劲松、叶秀梅:《“欧洲中心主义”的终结——贡德·弗兰克人类历史的重新思考与定位》,《理论月刊》2006.02。

■ 高王凌:《关于十八世纪中国研究的几点浅见》,《清史研究》2006.02。

■ 但兴悟:《从马嘎尔尼使华看国际体系之争》,《国际政治科学》2006.02。

■ 周方银:《清朝外交变化动因:观念还是物质》,《国际政治科学》2006.02。

■ 刘淑青:《17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冲突的文化解读》,《学习与探索》2006.05。

■ 李庆新:《17世纪广东与荷兰关系述论》,《中国经济史论坛》2007。

■ 刘莉:《康熙时期中法、中俄的外交关系及其比较》,《凯里学院学报》2007.01。

■ 丁春梅:《清政府对琉球国表文的处理方式》,《档案学通讯》2007.04。

■ 李强:《中廓战争对马戛尔尼使华的影响》,《学术探索》2007.05。

■ 陈才俊:《美国传教士与19世纪的中美外交关系(1830—1899)》,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 朱梅光:《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 姜卫东:《明代后期中国与荷兰关系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 张建华:《小斯当东议案与英国对华政策(1833—1840)》,《北大史学》2008.00。

■ 陈尚胜:《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安徽史学》2008.01。

■ 侯毅:《托马斯·斯当东与马戛尔尼使团使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 范锐:《东南亚国家与朝贡体系》,《东南亚之窗》2008.03。

■ 白伟志:《洪任辉打官司》,《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07。

■ 向思敏:《从外文文化视角看马嘎尔尼使团访华》,《长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7。

■ 计秋枫:《马戛尔尼使华事件中的英吉利“表文”考》,《史学月刊》2008.08。

■ 吴燕:《通商还是觐见——以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传承》2008.23。

■ 邬仕聪:《论英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湘潭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 王开玺著:《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张应龙:《清代以前中国古籍有关马来西亚的记述以及史料价值》,马明达编:《暨南史学(第六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 王宏志:《马戛尔尼使华的翻译问题》,台湾:《近代史研究集刊》63期,2009。

■ 陈娟娟、鲁婷:《简析马戛尔尼使团使华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其现代意义》,《传承》2009.06。

■ 李远江:《托马斯·斯当东:一个孩子梦破之后》,《看历史》2009.07。

■ 唐欣玉:《从“番妇”到“西方妇人”:西方女性在晚清》,《中国比较文学》2009.07。

■ 常修铭:《认识中国——马嘎尔尼使节团的“科学调查”》,《明清史》2009.11。

■ 耿引曾:《古代中国人笔下的印度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等主编: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 朱法武:《外力冲击下的中琉封贡关系研究》,山东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 吴晓钧:《阿美士德使节团探析:以天朝观的实践为中心》,清华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6期,2010.09。

■ 连星星:《美国广州领事报告与早期中美关系(1784—1884)》,福建师范大学2010硕士学位论文。

■ 游励:《清代闽籍册封琉球使及其著作考》,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 伍宇星:《俄国皇太子广州行钩沉》,《“全球与区域之间——近代早期广州口岸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编印,2010。

■ 蔡香玉:《十七至十八世纪中荷关系研究数珍》,《“全球与区域之间——近代早期广州口岸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编印,2010。

■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暨纪念近代史所成立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三卷),北京:史学研究所,2010。

■ 王晓玲主编:《广州与世界》,广州:广州出版社,2010。

■ 傅瑞斯:《令人瞠目的不同世界:西欧与中国近代早期的国家与经济》,陈锦华:《开放国家的盛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 李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马戛尔尼使华结局及失败原因再探》,《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01。

■ 李秀清:《中美早期法律冲突的历史考察:以1821年“特拉诺瓦案”为中心》,《中外法学》2010.03。

■ 江滢河:《18世纪中英关系中的澳门因素,以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为中心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6。

■ 欧阳哲生:《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北京经验”》,《北京社会科学》2010.06。

■ 吴伯娅:《一纸诉状与一口通商》,《中国文化报》2010.06.01。

■ 冷东:《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考察广州十三行的历史地位》,《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8。

■ 刘喜涛:《封贡关系视角下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 赖海灵:《阿美士德访华述略》,吉林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 余婷;《意识形态的冲突》,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 赵冬倩:《马戛尔尼使华外交探析》,《新西部(下旬刊,理论版)》2011.01。

■ 何新华:《清代东南亚国家贡象研究》,《东南亚研究》2011.01。

■ 柳岳武:《略论道咸同时期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诞生》,《史学月刊》2011.05。

■ 刘冉冉:《马嘎尔尼访华的成就与隐忧》,《文史参考》2011.11。

■ 臧文文:《明清山东与琉球关系考述》,中国海洋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

■ 李雷:《论西方传教士在〈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过程中的作用》,外交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 康强:《领事裁判权制度的确立、扩大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影响》,吉林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 赵春晨、冷东主编:《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含论文:

李立凡:《1821年Emily号事件的报导与传播》;

郭小聪:《十三行行商的负担对中外关系的影响》;

蔡香玉:《乾隆末年荷使在广州亲历的国礼与国宴》;

章文钦:《“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

冷东:《“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林发钦:《清代中荷两国第一次官方交往考》,郑德华、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 杨邦勇:《论宗藩体制下中国对琉球社会的影响》,《东南学术》2012.03。

■ 刘倩:《浅析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及其影响》,《考试周刊》2012.78。

■ 李勇:《西方对马戛尔尼使华的历史阐释》,吉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 王婷:《西方传教士与早期中葡关系》,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 黄启臣:《落日辉煌——论明清之际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黄启臣文集(四)——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香港:中国学术评论出版社,2013。

■ 周喜峰:《清初中俄关系与黑龙江流域交通》,陈春声主编:《海陆交通与世界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 刘俊珂:《明清海上商业力量研究述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01。

■ 曹南屏:《重现早期现代世界史上的“广州体系”》,《观察网》2013.04.15。

■ 孙建伟:《禁止“番妇”入关的天朝旧闻》,《档案春秋》2013.06。

■ 许平:《夏尔勒·贡斯当与他的澳广两地记录》,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八十九期,澳门政府文化局,2013年冬季刊。

■ 李宁:《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关系与“华夷之辨》,安徽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 郑钊:《融合与认同:明清以来德州苏禄东王后裔研究》,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 冷东、沈晓鸣:《黄亚胜案件与清代中英关系》,冷东主编:《广州十三行文献研究暨博物馆建设》,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 张琳尧:《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浅谈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始末》,《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 冷东、沈晓鸣:《黄亚胜案件辨析》,《学术研究》2014.12。

■ 谢桂娟:《华夷观与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研究》,延边大学2015年博士学位论文。

■ 施存龙:《美国商船首航中国与中美关系之开创》,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九十六期,澳门政府文化局,2015年秋季刊。

■ 谭元亨、周珊:《“安菲特立特号”首航中国与中法关系的“蜜月期”》,《“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 蔡香玉:《乾隆末年荷兰使团在粤经历述略——以王文浩诗和德胜日记为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大学等编:《“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 刘黎:《何止译者: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活动之译员考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03。

■ 杨雨蕾:《江南对外关系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6。

■ 刘黎:《意识形态的博弈:马戛尔尼访华外交翻译中的操控与反操控》,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外国语文研究》2016.04。

■ 蔡香玉:《乾隆末年荷兰使团表文争议始末》,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口岸史研究基地主编:《“文献与阐释——广州口岸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