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海洋探索 — 第二节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海洋探索 — 第二节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殿臣、白化文、顾涧清主编:《连云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陈高华、吴泰、郭松义著:《海上丝绸之路》,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黄鹤、秦柯编:《交融与辉映——中国学者论“海上丝绸之路”》,广州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海洋探索 — 第二节

■ [明]茅元仪辑:《武备志》,明天启元年刻本。

■ [明]费信撰,冯承钧校注:《星槎胜览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

■ [明]巩珍著:《西洋番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1。

■ [明]张燮撰,谢方点校:《东西洋考》,北京:中华书局,1981、2000。

■ [明]黄省曾撰:《西洋朝贡典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

■ [明]黄衷撰:《海语》(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影印本。

■ [明]胡宪宗主编:《筹海图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 [明]马欢原撰,万明校注:《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 [清]释大汕撰:《海外纪事》,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宝镜堂刊本。

■ [清]陈伦炯撰:李长傅校注,陈代光整理,《〈海国闻见录〉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 张星烺编著,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平:辅仁大学图书馆,1930;北京:中华书局,1977、2003。

■ 向达著:《中西交通史》,北京:中华书局,1930、1933、1941。

■ 向达著:《中外交通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947。

■ 冯承钧著:《中国南洋交通史》(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8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 章巽著:《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冯承钧著:《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七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

■ 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北京:中华书局,1961。

■ 岑仲勉著:《中外史地考证》(上、下两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

■ 王辑五著:《中国日本交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5。

■ 章巽著:《古航海图考释》,北京:海洋出版社,1980。

■ 程浩编:《广州港史:近代部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

■ 章巽著:《章巽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 邓端本编著:《广州港史:古代部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 香港艺术馆编:《十八及十九世纪中国沿海商埠风貌》(图录),香港:香港艺术馆,1987。

■ 莫若像著:《中外交通史》,香港:学津书店,1987。

■ 方豪著:《中西交通史》,长沙岳麓书社,198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 陈佳荣著:《中外交通史》,香港:学津书店,1987。

■ 彭德清编著:《中国航海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 蒋祖缘主编:《广东航运史(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 叶显恩主编:《广东航运史(古代部分)》(中国水运史丛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 吴家诗主编:《黄埔港史:古、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 庄为玑、庄景辉、王连茂编著:《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泉州》,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 孙光圻著:《中国古代航海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 汶江著:《古代中国与亚非地区的海上交通》,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 陈佳荣、姚楠、丘进合著:《七海扬帆》,香港:中华书局,1990;台北:中华书局,1993。

■ 张殿臣、白化文、顾涧清主编:《连云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 陈高华、吴泰、郭松义著:《海上丝绸之路》,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 香港艺术馆编:《历史绘画——香港艺术馆藏品选粹》,香港艺术馆,1991。

■ 广东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编:《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91。

■ 章巽主编:《中国航海科技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 余思伟著:《中外海上交通与华侨》,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

■ 广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中心、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广州古都学会编:《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 林开明主编:《福建航运史(古、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 刘迎胜著:《丝路文化·海上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 李建生、陈代光主编:《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雷州城》,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 庄景辉著:《海外交通史迹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 陈炎著:《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002、2009。(含论文18篇,约25万字)

■ 香港艺术馆编:《珠江风貌——澳门、广州及香港》,香港:香港市政局,1996、2002。

■ 陈高华、陈尚胜著:《中国海外交通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

■ 黄时鉴著:《东西交流史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 杜经国、吴奎信主编:《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

■ 杨国桢主编:《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起,共出版二十多册,含专著:

杨国桢著:《闽在海中:追寻福建海洋发展史》;

陈东有著:《走向海洋贸易带——近代世界市场互动中的中国东南商人行为》;

张晓宁著:《天子南库——清前期广州制度下的中西贸易》;

黄顺力著:《海洋迷思——中国海洋观的传统与变迁》;

王荣国著:《海洋神灵——中国海神信仰与社会经济》;

曾少聪著:《东洋航路移民——明清海洋移民台湾与菲律宾的比较研究》

连心豪著:《水客走水——近代中国沿海的走私与反走私》;

李金明著:《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

于运全著:《海洋天灾》;

林德荣著:《西洋航路移民》;

欧阳宗书:《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

吕淑梅著:《陆岛网络——台湾海港的兴起》;

曾玲著:《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

■ 曲金良主编:《海洋文化概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 黄鹤、秦柯编:《交融与辉映——中国学者论“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 洪三泰、谭元亨、戴胜德著:《开海:湛江与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 徐肖南、施军、唐笑之编译:《东方的发现——外国学者谈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 徐肖南等编译:《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辑》,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 谭元亨、洪三泰、戴胜德、刘慕白著:《千年国门——广州,3000年不衰的古港》,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 廖大珂著:《福建海外交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 江滢河著:《广州口岸与南海航线》,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 陈伟明、王元林著:《古代中外交通史略》,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 韩振华著:《航海交通贸易研究》,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2。

■ 林士民、沈建国著:《万里丝路: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

■ 黄启臣主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 房仲甫、李二和著:《中国水运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 石云涛著:《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 周宁著:《风起东西洋》,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 吴传钧著:《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 黄淼章、郭德焱著:《哥德堡号重圆中国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 李庆新著:《海上丝绸之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中外文化交流丛书”之一种),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 庄景辉著:《泉州港考古与海外交通史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

■ 李金明著:《海外交通与文化交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

■ 江滢河著:《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北京:中华书局,2007。

■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编著:《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 阎宗临著:《中西交通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刘凤鸣著:《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 冼庆彬等主编:《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

■ 杨槱、陈伯真编著:《话说中国帆船》,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 李冀平、朱学群、王连茂编:《泉州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 合浦县人民政府、北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合编:《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 杨国桢编:《瀛海方程:中国海洋发展理论和历史文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 顾涧清等著:《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 侍茂崇编著:《海洋与人类文明》(海洋百科知识系列丛书),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

■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主编:《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共三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其中:

广州博物馆牵头汇编:《文献辑要》卷;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牵头编写:《地上史迹》卷;

广州市文物考古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合编:《考古发现》卷。

■ 陈立新著:《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史》,佛山:南方人民出版社,2009。

■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中国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著:《海上丝绸之路遗珍——越南出水陶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苏文菁、兰芳著:《世界的海洋文明:起源、发展与融合》,北京:中华书局,2010。

■ 李庆新,余成永著:《中外文化交流故事丛书:南海一号与海上丝绸之路》(汉英双语),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 龚缨晏主编:《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回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 龚缨晏主编:《20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集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 黄庆昌著:《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广州博物馆精品系列之一》,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1。

■ 林立群主编:《跨越海洋——“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文选》(2011·中国·宁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 金开诚主编,王忠强编著:《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 谭元亨著:《开洋:国门十三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 王元林著:《内联外接的商贸经济:岭南港口与腹地、海外交通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 马树华、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明清卷》,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

■ 林士民著:《宁波造船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 梁二平、郭湘玮著:《中国古代海洋文献导读》(古代中国的海洋观),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 陈春声主编:《海陆交通与世界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 陈佳荣、朱鉴秋编著:《渡海方程辑注》(繁体版),中西书局,2013。

■ 李堪珍主编:《南海丝路第一港——徐闻》,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 谢安良著,何伟编:《丝路听潮: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

■ 《世界的扬州·文化遗产丛书》第二批6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2014。丛书包括:

冬冰编著:《在江河湖海之间——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

冬冰主编:《铜镜照射的盛世之光——海上丝绸之路扬州段遗迹隋唐扬州研究》;

朱江编著:《远逝的风帆——海上丝绸之路与扬州》;

韦明铧、冬冰、黄玉海编著:《风从四方来——扬州对外交往史》;

金子、冬冰、董玉海著:《千秋家园梦——扬州人居文化遗产钩沉》;《长河有歌吟——大运河诗词中的扬州记忆》;

罗凯著,韩锋、冬冰、刘马根等编著:《2500年战争与和平的交响: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的历史断代研究》。

■ 陈自强、谭培根著:《漳州古代海外交通与海洋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 陈立新著:《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史》,香港:南方人民出版社,2014。

■ 董志文著:《话说中国海洋丛书:话说中国海洋神话与传说》,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

■ 国家文物局编:《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 刘迎胜著:《丝绸之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 荣新江著:《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未名中国史丛刊”的一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书系》(包括“开拓篇”、“星座篇”、“概要篇”、“史料篇”和“港口篇”四辑),该书系是广东海上丝路文化遗存研究的代表系列作品,作为广东省古代海上丝路文化特点和亮点的标志,以及作为最新学术成果向社会和海外推介。现陆续出版如下:

第一辑“开拓篇”4本: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含书册:

黄伟宗著:《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纵横论》;

周义主编:《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开发》;

陈永正选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诗选》;

黄启臣主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

第二辑“海洋丝绸之路研究书系星座篇”(共10本),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含书册:

刘正刚、乔素玲著:《徐闻古港——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港》;

王元林著:《海陆古道——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

谭元亨著:《广州十三行——明清300年艰难曲折的外贸之路》;

司徒尚纪著:《侨乡三楼——华侨华人之路的丰碑》;

刘永连、谢汝校著:《古锦今丝——广东丝绸业的“前世今生”》;

周鑫、王潞著:《南海港群——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古港》;

崔勇、张永强、肖达顺著:《海上敦煌——南海1号及其他海上文物》;

郑佩瑗著:《沧海航灯——岭南宗教信仰文化传播之路》;

冯海波著:《香茶陶珠——广东特产及其文化交流之路》;

陈韩晖、吴哲、黄颖川著:《广交会——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生与发展》。

■ 袁钟仁著:《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 伍鹏著:《浙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 陈佳荣、朱鉴秋编:《中国历代海路针经汇编》(套装共2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

■ 福建博物院编:《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萃》,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 杜玉冰编著:《驶向海洋:中国水下考古纪实》,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 吴桂就著:《丝路邮记:方寸世界中的海上丝绸之路》,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6。

■ 苏文菁:《海上看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 梁二平著:《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 乔培华、袁炎清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航运文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

■ 广东省文物局编:《广东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

■ 刘士林等著:《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7。

■ 盖广生总主编:《中国海洋符号》(丛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

■ 李庆新、胡波主编:《东亚海域交流与南中国海洋开发》(上、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 陶红亮编:《海上丝绸之路——海洋传奇》,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

■ 陶红亮编:《海洋传奇:海船》(科普读物),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

■ [日]木宫泰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上、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 [日]藤田丰八(Fujita Toyohachi,1869—1929年)著,何健民译:《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上、中、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 [法]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年)著,冯承钧译:《交广印度两道考》,北京:中华书局,1955。

■ [法]费琅(Ferrand,1864—1935年)著,冯承钧译:《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苏门答剌古国考》,北京:中华书局,1957、200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 [日]三杉隆敏著(Wikipedia)著:《探索海上的丝绸之路》,日本创文社,昭和42年版(1967)。

■ [荷]包乐史(Leonard Blussé)著,赖钰匀、彭昉译:《看得见的城市:东亚三商港的盛衰浮沉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70、2010。

■ [法]维利·布尔努瓦(Willy Boulnois)著,耿昇译:《丝绸之路》,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 [荷]威·伊·邦特库(Willem Ysbrantsz Bontekoe)著,姚楠译:《东印度航海记》(中外名著译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2001。

■ [日]三上次男著,胡德芬译:《陶瓷之路——东西文明接触点的探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李锡经、高喜美译:《陶瓷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 [德]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

■ [新加坡]陈达生、王连茂主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1——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 [新加坡]陈达生、曲鸿亮、王连茂主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2——中国与东南亚》,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 [新加坡]陈达生、曲鸿亮、王连茂主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3——澳门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 [法]伯希和(Paul Pelliot)著:《郑和下西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

■ [日]松浦章、内田庆市、沈国威编著:《〈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 [英]安德鲁·兰伯特(Andrew Lambert)著,郑振满、向静译:《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1650—1850年间世界海战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瑞典]英格丽·阿伦斯伯格(Ingrid Arensberg)著,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大洋网·《广州生活英文网》翻译:《瑞典“哥德堡号”再度扬帆》,广州:广州出版社,2006。

■ [新加坡]陈达生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4——伊斯兰教阿拉伯的碑铭研究论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 [日]松浦章编著,卞凤奎编译:《清代帆船东亚航运史料汇编》,台湾:乐学书局,2007。

■ [英]吴芳思(Frances Wood)著,赵学工译:《丝绸之路2000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 [日]上田信著,高莹莹译:《海与帝国:明清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 [英]詹姆斯·库克(Captain James Cook)著,刘秉仁译:《库克船长日记:“努力”号于1768-1771年的航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 [日]木宫泰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节选)》,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4。

■ [美]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著,张湛译:《丝绸之路新史》,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 [美]黑尔佳·策普·拉鲁什、威廉·琼斯主编:《从丝绸之路到世界大陆桥》,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 [日]村上惠著,王诗伦译:《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国——福建人的活动与英国清朝的因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 [英]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著,邵旭东等译:《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 [美]林肯·佩恩著,陈建军、罗燚英译:《海洋与文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 [日]松浦章撰:《清代前期中英海运贸易研究》,《海事交通研究》第22集,1983。

■ [法]布尔努瓦(Luce Boulnois)撰,耿昇译:《法国丝绸之路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04。

■ [美]范岱克(Paul A.Van Dvke)撰:《十八世纪的东南亚水域:新资料与新观点》,《亚太研究论丛》Vol.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美]茫岱克(Paul A.Van Dyke)撰,孙岳译:《18世纪广州的新航线与中国政府海上贸易的失控》,北京:《全球史评论》2010.00。

■ [韩]姜凤龙:《海洋史与世界史认识体系》,《海交史研究》2010.02。

■ [德]罗德里克·普塔克(Roderich Ptak):《1600—1750年前后的华南港口和亚洲海上贸易》,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日]大庭修撰,朱家骏译:《明清的中国商船画卷——日本平户松浦史料博物馆藏〈唐船之图〉考证》,见《海交史研究》,2011.01。

■ [澳]韦杰夫(Geoff Wade)撰,杨芹译:《18世纪以前中南半岛与马来世界之间的海上航线》,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第五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 张德昌:《明代广州之海舶贸易》,《清华学报》1932.02。

■ 田汝康:《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航运和商业上的地位》,《历史研究》1956.08;《中国帆船贸易与对外关系史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 许泉:《泉州海外交通史概说》,《海交史研究》1978.01。

■ 卢苇:《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和形成》,《海交史研究》1978.01。

■ 黄重言:《东西洋考》中的中菲航路考》,《学术研究》1978.04。

■ 廖渊泉、黄天柱、郑焕章:《海上丝瓷之路》,《航海》1982.01。

■ 陈炎:《略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1982.03。

■ 吴瑞根:《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之船”》,《拉丁美洲研究》1983.01。

■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贸易》1983.04。

■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一)——“丝绸之路”由陆地转向海洋》,《瞭望周刊》1984.36。

■ 阿浦:《海上丝绸之路(二)——中国航海事业的先驱徐福》,《瞭望周刊》1984.37。

■ 杨恩璞:《海上丝绸之路(三)——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序幕》,《瞭望周刊》1984.38。

■ 杨恩璞:《海上丝绸之路(四)——唐船驰骋波斯湾》,《瞭望周刊》1984.39。

■ 庄景辉:《海上丝绸之路(五)——泉州古港与宋代海船》,《瞭望周刊》1984.40。

■ 沈福伟:《海上丝绸之路(六)——元代周游亚非的航海家汪大渊》,《瞭望周刊》1984.42。

■ 庄景辉:《海上丝绸之路(七)——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上)》,《瞭望周刊》1984.43。

■ 庄景辉:《海上丝绸之路(八)——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下)》,《瞭望周刊》1984.44。

■ 杨熺:《海上丝绸之路(九)——中国古代航海业的中衰》,《瞭望周刊》1984.46。

■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十)——开放·交流·进步》,《瞭望周刊》1984.47。

■ 全汉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4。

■ 朱杰勤:《对于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的管见》,《海交史研究》1985.01(总7期)。

■ 杨少祥:《试论徐闻、合浦港的兴衰》,《海交史研究》1985.01(总7期)。

■ 曹永和:《明末华人在爪哇万丹的活动》,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二辑,台北:中研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6。

■ 刘志伟、戴和:《明清时期广东仕宦开海思想的历史发展》,《学术研究》1986.03。

■ 叶显恩:《明代广东的造船业》,《学术研究》1987.06。

■ 张增信:《明季东南中国的海上活动·序言》,台北:私立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资助委员会,1988。

■ 汪家熔:《海洋时代》,《图书馆建设》1988.02。

■ 全汉升:《略论明清之际横越太平洋的丝绸之路》,《历史月刊》1988.10。

■ 朱杰勤:《中国古代航海史·序》,《海交史研究》1989.01。

■ 朱杰勤:《中国航海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海交史研究》1989.02。

■ 陈高华:《海交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海交史研究》1989.02。

■ 陈希育:《中国人在东南亚的造船活动》,《南洋问题研究》1989.03。

■ 叶显恩:《明清广东水运营运组织与地缘关系》,《广东社会科学》1989.04。

■ 陈代光:《简论南海丝绸之路》,《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02。

■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南海丝绸之路文物图集》,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www.xing528.com)

■ 陈尚胜:《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市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 张难生、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中国社会科学》1991.01。

■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含论文:

纪宗安:《试论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林士民:《北洋航路拓展与朝鲜半岛制瓷文化的交流》。

■ 朱江:《扬州、海上丝绸之路与阿拉伯》,《阿拉伯世界》1992.02。

■ 张难生、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中国社会科学》1992.01。

■ 刘迎胜:《威尼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简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01。

■ 叶国庆:《海上丝绸之路和〈泉州访古记〉》,《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03。

■ 李洪甫:《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博》1992.06。

■ 广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中心、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广东古都学会合编:《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 林远辉、张应龙:《潮州樟林港史略》(续),《海交史研究》1993.01。

■ 潘德深:《中国陆、海丝绸之路的开拓》,《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03。

■ 郭培忠:《丝绸之路 友谊之路——古代广东的海外交通和贸易》,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典籍与文化》,南京:凤凰出版社,1993.04。

■ 朱鉴秋:《中国古代航海图发展简史》,《海交史研究》1994.01。

■ 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05。

■ 庄国土:《从丝绸之路到茶叶之路》,《海交史研究》1996.01。

■ 陈高华:《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二十七、二十八期,澳门政府文化局署,1996年秋、冬季刊。

■ 张明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海洋开发与管理》1997.04。

■ 金秋鹏、杨丽凡:《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和交流》,《海交史研究》1998.01。

■ 叶恩典:《“丝绸之路”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海交史研究》1998.01。

■ 日农:《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今日中国(中文版)》1998.01。

■ 杨国桢:《福建海洋发展模式的历史选择》,《东南学术》1998.03。

■ 刘波:《清代前期广东造船业的发展》,暨南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 李毓中:《“太平洋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北:《新史学》10卷2期,1999。

■ 杨国桢:《海洋迷失,中国史的一个误区》,《东南学术》1999.04。

■ 王日根、宋立:《海洋思维:认识中国历史的新视角——评杨国桢主编〈海洋与中国丛书〉》,《历史研究》1999.06。

■ 李萍:《明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对外贸易》,《岭南文史》2000.01。

■ 万明:《试论明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变迁——从葡萄牙耶稣会修士鄂本笃自陆路来华谈起》,《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昆明),2001。

■ 陈潮:《试论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昆明),2001。

■ 李金明:《联系中国与拉美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交史研究》2001.02。

■ 章深:《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座谈会评述》,《岭南文史》2001.03。

■ 沈荣嵩:《海上丝绸之路徐闻古港的兴衰》,《珠江水运》2001.04。

■ 马勇:《东南亚与海上丝绸之路》,《云南社会科学》2001.06。

■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今日中国》(中文版)2001.12。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岭南文史杂志社,2002。

■ 王文成:《“西南、西北、海上丝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云南社会科学》2002.01。

■ 蔡鸿生:《南海交通史研究若干问题浅探》,《海交史研究》2002.01。

■ 曾玲玲、殷小平:《南海交通史研讨会综述》,《海交史研究》2002.01。

■ 阮应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雷州半岛主港概述》,《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 吴建华:《海上丝绸之路与粤洋西路之海盗》,《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 刘光全:《南方丝绸之路蠡测》,《文史杂志》2002.02。

■ 陈自强:《月港研究回顾与〈漳州港〉评介》,《海交史研究》2002.02。

■ 邓家倍:《合浦是中国汉代海上丝路始发港》,《广西地方志》2002.05。

■ 王元林:《从徐闻、合浦到广州对外贸易港口的变迁》,《岭南文史》2002增刊。

■ 赵春晨:《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及其历史下限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07。

■ 张彩霞:《走向海洋时代》,厦门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 陈高华:《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蔡耀平、张明、吴远鹏主编:《学术泉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 黄鸿钊:《东方新航路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海交史研究》2003.01。

■ 耿昇:《2001年海上丝路研究在中国(上、下)》,《南洋问题研究》2003.01、2003.02。

■ 曾昭璇、曾新、曾宪珊:《论中国古代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02。

■ 刘明金:《中国陆海两条丝绸之路比较》,《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3.02。

■ 赵焕庭:《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一、二),《热带地理》2003.03、2003.04。

■ 黄启臣:《“丝绸之路”考释》,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第四十八期,澳门政府文化局,2003年秋季刊。

■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 邓家倍、任建芬:《广州不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01。

■ 朱龙、董韶华:《登州港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4。

■ 邓家倍:《再论合浦是中国汉代海上丝路路始发港》,《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04。

■ 韩湖初、杨士弘:《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的研究述评》,《地理科学》2004.06。

■ 《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含论文:

白芳:《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

靳维柏:《明清时期的闽浙海防与海上丝绸之路》。

■ 吴春明:《南海沉船福建陶瓷与东西洋航路》,《“中国东南沿海岛屿考古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人文社科研究中心,2005。

■ 林浩:《关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特点的探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02。

■ 江滢河:《新视野下的口岸史研究》,《海交史研究》2005.02。

■ 杨国桢:《从涉海历史到海洋整体史的思考》,《南方文物》2005.03。

■ 刘明金:《略论海上丝绸之路引种的几个有争议问题》,《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05。

■ 纪炜:《碧海扬波,域外生辉——“哥德堡号”与海上丝绸之路》,《收藏家》2005.11。

■ 金琳:《丝绸之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11.07。

■ 郭晓勇:《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及其中断原因——海洋文化的视角》,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编:《“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发祥地研讨会论文汇编》,广州: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6。

■ 吴传钧主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 赵焕庭:《番禺是华南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对〈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的意见》,《地理科学》2006.01。

■ 庄国土:《论中国海洋史上的两次发展机遇与丧失的原因》,《南洋问题研究》2006.01。

■ 覃主元:《汉代合浦港在南海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06.01。

■ 李文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文物报》2006.01.06。

■ 贾鸿雁:《我国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2。

■ 金歌洋:《让海洋诉说中国历史——〈海洋与中国丛书〉》、《〈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内容述要》,北京:《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06。

■ 蔡鸿生:《南海之滨的舶影文光》,蔡鸿生著:《中外交流史事考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 何振良、李玉昆:《略论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 周芳:《华南沿海早期文化中的“南海”因素》,厦门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 陈中春:《广西沿海港口发展变迁的历史与政策因素研究(1949—2005)》,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 黄顺力:《海洋文明、海洋观念与“重陆轻海”的传统意识》,《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 王珺:《浅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问题》,《广东档案》2007.05。

■ 王晓玲主编:《“哥德堡号”与广州海上丝路》,香港:中国学术评论出版社,2008。含论文:

陈柏坚:《广州是中国经久不衰外贸港市》;

邓开颂:《明中后期内港广州与外港澳门在海上丝路上的地位》;

顾涧清:《广东海上丝路遗存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袁钟仁:《论古代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 国家海洋局直属机构党委办公室:《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 刘淼:《中国陶瓷与海洋世界》,厦门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8。

■ 洪锡俊:《东亚的海洋世界与港口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徐兴庆、陈明姿编:《东亚文化交流:空间、疆界、迁移》(东亚文明研究丛书),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

■ 丁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新成果——〈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评介》,《齐鲁文化研究》2008.00。

■ 周运中:《章巽藏清代航海图的地名及成书考》,《海交史研究》2008.01。

■ 卢苇:《南海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海交史研究》2008.02。

■ 王纪孔:《“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破题之作——〈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02。

■ 马英明:《北美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最远端》,《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 黄伟宗:《海洋文化在广东的“前世今生”及如何再创新的辉煌》,《岭南文史》2008.04。

■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曾经的贸易辉煌》,《进出口经理人》2008.05。

■ 耿昇、刘凤鸣、张守禄主编:《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含论文: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几个问题》;

耿昇:《登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李英魁:《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研究——兼谈登州的历史地位及其文化遗存的价值》;

王纪孔:《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经济学思考》。

■ 崔凤:《海洋发展对沿海社会变迁的影响——一个研究框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3。

■ 冷东:《中美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城市发展的验证——以“太平洋商人号商船信件”为例》,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热带地理》2009.03。

■ 刘伟民:《文化主义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社版)》2009.12。

■ 庄国土:《论中国海洋史上的两次发展机遇与丧失的原因》,陈锦华编:《开放国家的盛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 黄启臣:《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陈锦华编:《开放与国家的盛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 张彬村:《海洋史研究的现代意义》,台湾:《国学研究院集刊》第2卷,2010。(论文集之一章)

■ 刘序枫:《由〈华夷变态〉看清初东亚海域的海上交通情况——以船只的往来和人员的移动为中心(1674—1728)》,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黄启臣:《海上丝绸之路与北部区域》,《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 叶显恩:《略论广东海洋文化》,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梁炳猛:《汉唐时期的合浦与北部湾海上丝绸之路》,《创新》2010.01。

■ 孙光圻:《论海外交通史学科性质及其内涵与外延》,《海交史研究》2010.02。

■ 张一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南海区域的影响》,《新东方》2010.03。

■ 孙泓:《东北亚海上交通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深圳大学学报(人社版)》2010.05。

■ 魏亭:《明清浙江海洋社会研究》,宁波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 张丽、任灵兰:《近五年来中国的海洋史研究》,《世界历史》2011.01。

■ 韩强:《因海而重:中国传统社会中岭海海洋文化的地位》,《岭南文史》2011.02。

■ 耿昇:《明末西班牙传教士笔下的广东口岸》(上、下),《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04、2012.01。

■ 张开城:《主体性、自由与海洋文化的价值观照》,《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1.05。

■ 陈玉霞、高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兰台世界》2011.05。

■ 韩强:《广府海洋文化撮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05。

■ 冼剑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城市建筑》2011.07。

■ 江滢河:《“全球与区域之间——近代早期广州口岸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通讯》第25期,2011.07。

■ 王英华:《从广州出发: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三峡》2011.08。

■ 张一平、严春宝:《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月刊》2011.12。

■ 林立群主编:《跨越海洋——“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文选(2011·中国·宁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 顾涧清:《粤商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员会、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广州大学编:《十三行与世界文化名城培育》,2012。

■ 武世刚:《康雍乾时期的中西交通——以“领票传教”为中心》,《国家航海》2012.01。

■ 梅华全:《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文博》2012.01。

■ 张华、赵逸民:《南海击波 丝路论道——“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1。

■ 龚缨晏:《“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02。

■ 周长山:《日本学界的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海交史研究》2012.02。

■ 伍玉西、张若兰:《宗教利益至上:传教史视野下的“安菲特利特号”首航中国若干问题》,《海交史研究》2012.02。

■ 白芳:《略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文博》2012.02。

■ 冯定雄:《新世纪以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点问题述略》,《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04。

■ 张开城:《海洋文化与中华文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05。

■ 涂师平:《跨越海洋·再现盛景——“海上丝绸之路”文物联展精品鉴赏》,《东方收藏》2012.07。

■ 刘素霞:《明清时期岭南北江流域交通变迁研究》,暨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 杨国桢:《中华海洋文明的时代划分》,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第五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 许光秋:《国外海洋史研究状況》,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第五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 陈芸:《近30年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述评》,《丝绸之路》2013.02。

■ 郑云:《龙海海域水下文物遗存初探》,《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3.02。

■ 刘明金:《中国陆海两条丝绸之路比较》,《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13.02。

■ 许家堃:《哪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沧桑》2013.03。

■ 田若虹:《江门海上丝绸之路与商泊贸易》,《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4。

■ 李陈章、丁爱侠:《中国古代海洋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比较》,《学理论》2013.05。

■ 张晓刚、刘钦:《近代东亚转型时期广州、长崎港口贸易研究述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06。

■ 骆文伟:《作为文化线路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遗产保护研究》,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6。

■ 杨国桢:《中华海洋文明论发凡》,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07。

■ 祖俊:《18—19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黑龙江史志》2013.08。

■ 柯嘉囝:《明清时期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文化交流》2013.08。

■ 夏敏:《千年古港刺桐传奇》,《中国远洋航务》2013.11。(泉州港古称刺桐港)

■ 颜洁:《南海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合浦兴衰史考证》,《东南亚纵横》2013.12。

■ 张伟疆:《海上丝绸之路在南海区域文化中的传播》,《青年文学家》2013.19。

■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 何静彦等主编:《历史名城 海丝门户: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论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

■ 余太山、李锦绣主编:《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Ⅳ)》,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此书所录论文主要论述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历史。

■ 《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城市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文集》,广州: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市地方志学会、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小组办公室、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广州市十三行文化促进会编印,2014。含论文:

陈泽泓:《修志问道与建设新海上丝路》;

王永平:《擦亮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金牌》;

郭小聪:《海上丝绸之路对广州城市建设的影响》。

■ 王潞:《探索整体史视野下的海洋区域史研究——“澳门、广东与亚太海域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李庆新、郑德华主编:《海洋史研究》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王本祥:《共谱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岭南文史》2014.01。

■ 王寅娜:《“海上丝绸之路”的广东思考》,《中国水运》2014.02。

■ 周群华、荣亮:《“人海相依:中国人的海洋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海交史研究》2014.02。

■ 焦天龙(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部):《南海南部地区沉船与中国古代海洋贸易的变迁》,《海交史研究》2014.02。

■ 龚缨晏:《关于古代“海洋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海交史研究》2014.02。

■ 王建荣、冯卫英:《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茶的传播》,《农业考古》2014.02。

■ 周长山:《“海上丝绸之路”概念之产生与流变》,《广西地方志》2014.03。

■ 黄启臣、顾涧清:《“北季南饶”两国学大师与丝绸之路研究》,《岭南文史》2014.03。

■ 田磊:《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海上丝路——专访广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顾涧清》,《南风窗》2014.03。

■ 顾涧清:《从广州的海上丝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谈起》,《南方日报》2014.03.12。

■ 单憬岗、宋国强《海南:明清时期海上贸易最繁华清代开辟到东南亚航线》,《海南日报》2014.04.14。

■ 宋平:《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与文化史迹展示的现状与思考》,《城市观察》2014.04。

■ 陈鸿钧:《广州出土明代海舶铁锚考》,《文物天地》2014.04。

■ 徐桑奕:《明清时期中央政权南海管制式微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历史教学》2014.06。

■ 李庆新:《历史视野下的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新经济》2014.16。

■ 陈达森:《“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历史价值》,《黑龙江史志》2014.24。

■ 《海上丝绸之路千年兴衰史》,《人民网·文史频道》2014.05.20。

■ 《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港口》,《人民网·文史频道》2014.05.20。

■ 冯爱琴:《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采访整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6.30。

■ 刘恒武:《古代宁波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人民网·浙江频道》2014.09.17。

■ 冷东:《中美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府地区社会发展——以“太平洋商人”号商船为例》,《“首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州: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编印,2014;廖伟阳主编:《走进广府——首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 崔梦梦:《海上文化线路“登州海道”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 李银娟:《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问题研究》,中原工学院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 章文钦:《明清广州对外交通的主要航道》,广州:广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文物博物馆学会主办《广州文博》,2015。

■ 李庆新:《东南亚的“小广州”:河仙(“港口国”)的海上交通与海洋贸易(1670—1810年代》,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第七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大学等编:《“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含论文:

曾阳漾:《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人物考究》;

袁凤忠:《浅论如何保护开发弘扬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品牌》;

王元林:《历史上深圳地域与海上丝绸之路渊源初探》;

陈志民:《粤东海上“陶瓷之路”渊源》;

刘志永、李冠文:《海上丝绸之路与物质、精神文化思想交流——“海上丝绸之路”进程中的“下南洋”》。

■ 李军:《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时期广州、明州(宁波)、泉州三大港口发展之比较研究》,《南方文物》2015.01。

■ 廖大珂:《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海交史研究》2015.01。

■ 杨国桢:《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学术研究》2015.02。

■ 王爱虎:《从海上海洋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和文献研究看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02。

■ 杨国桢:《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学术研究》2015.02。

■ 郭嘉辉:《清道光前期(1821—1839)广东对海难救助之研究——以欧洲船只、船员为例》,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 石坚平:《江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探源》,《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03。

■ 柏宇亮:《基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研究》,《黒龙江史志》2015.03。

■ 罗群、朱强:《20世纪以来“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述评》,《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03。

■ 陈彬强:《海上丝绸之路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图书馆建设》2015.05。

■ 丛小荷:《“天子南库”与“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文史博览(理论)》2015.05。

■ 吴二持:《海上丝绸之路:清代潮人的海上贸易》,《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05。

■ 李凡:《历史地理视角下海上丝绸之路在岭南的区域效应》,《热带地理》2015.05。

■ 张军军:《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琼州学院学报》2015.06。

■ 郑松辉:《论“海上丝绸之路”潮汕节点的遗产价值及其申遗》,汕头:《汕头大学学报(人社版)》2015.06。

■ 林丽珍:《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 冯毅:《“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宁波往事》,《中国港口》2015.10。

■ 罗小霞、何国卫:《也来谈谈海上丝绸之路》,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合编:《“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16。

■ 罗小霞、王元林:《近二十年明代东南沿海造船研究综述》,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合编:《“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6。

■ 李庆新:《从珠江口到暹罗湾:18世纪南海西部交通考述》,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中国海关学会广州分会等主编:《“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16。

■ 古小松:《早期海上丝绸之路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中国海关学会广州分会等主编:《“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16。

■ 王宏斌:《清代前期广东内外洋划分的准则》,《广东社会科学》2016.01。

■ 谢子卿:《17世纪法国入华传教士东西交通路线初探——早期法国远东扩张和天主入华传教的关系》,《海交史研究》2016.01。

■ 于逢春:《中国海洋文明的隆盛与衰落》,《学术月刊》2016.01。

■ 黄丽华:《浅谈海上丝绸之路对南海区域发展的影响》,《琼州学院学报》2016.02。

■ 陈汉初:《广东侨批:见证海上丝绸之路》,《岭南文史》2016.02。

■ 雷兴鹤:《“海上丝绸之路与环南海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03。

■ 杨洸:《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综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05。

■ 吴春浩:《“海上丝绸之路”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6。

■ 陈支平:《关于“海丝”研究的若干问题》,《文史哲》2016.06。

■ 程龙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综述》,《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2。

■ 徐素琴:《李庆新著〈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入选国家“丝路书香工程”外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网》2016.12.28。

■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节目组:《穿越海上丝绸之路》CCTV热播纪录片同名图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 霍秀媚:《广州与古今海上丝绸之路》,《第二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州: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等编印,2017。

■ 曾阳漾:《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人物考略以十三行前后的历史人物刍议》,《第二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州: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等编印,2017。

■ 杨洸:《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综述》,《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