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学研究以下列五部分为其基本构成。
其一,桂学之学——桂学理论研究。桂学之学的研究对象为桂学理论及桂学学科体系的建构问题。桂学虽早有提出,但作为广西地域文化之学的学科、学问、学术研究概念是近年来所形成的共识。桂学作为广西文化学术概念,首要解决的是桂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知识结构及其学术谱系问题,提供桂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学理依据。桂学虽以地方学术命名,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但也是中华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学术共同体及科学共同体体系,应该着眼于在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中确立桂学在中华学术以及地方学术的地位,探索桂学研究的规律与特点,创新中国地域之学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与学术范式。
桂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即奠定桂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确立桂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学科理论与方法论依据,以期纲举目张。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六方面:一是桂学本体论的元研究,指针对桂学自身的研究,即桂学研究的研究,包括桂学研究对象、范围、渊源、内容、性质、特征(学术特质研究)、价值、意义等系统构成等内容;二是桂学建构论的历史渊源研究,包括古代桂学源流、过程阶段、发展脉络的学术史论内容;三是桂学构成论的学科体系研究,包括地方学学科与跨学科形态、类型、要素构成、学术范式等内容;四是桂学方法论的理论方法研究,包括学科与跨学科理论方法、比较文化学理论方法、人类学理论方法、民族学理论方法等内容;五是桂学资源论的文献资料研究,包括文献资料形态、类型、发掘、整理、保护与利用等内容;六是桂学价值论的评价体系研究,包括桂学研究功能、价值、地位、特色、优势及其学术与应用效益。
其二,桂学之流——桂学学术史研究。桂学之流的研究对象为桂学学术史。旧说广西是文化荒漠,无学术可言。我们桂学研究从学术史方面追根溯源,寻根问底,探索广西学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文脉传统、基本线索、优势特色等,为桂学研究扎根本土而夯实基础,厘清广西学术贯穿始终的文脉与学脉。
桂学之流针对整个桂学学术史的梳理而言,它既对已有桂学研究成果进行清理,追溯桂学的来龙去脉,同时又希望从桂学的历史发展中吸取智慧和经验,总结出桂学研究的规律与特色,为桂学理论及桂学应用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桂学学术史上主要的研究者及其思想;第二,桂学学术史上的主要著作及其内容、特色与贡献;第三,桂学学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起因;第四,桂学学术与中华民族学术研究的关系;第五,桂学学术发展的分期以及各时期的特点;第六,桂学学术的总体特色、规律与成就。
其三,桂学之本——桂学文献研究。桂学之本的研究对象为桂学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桂学研究以本土文献资源为本,需要发掘、整理、利用、开发历代文本文献、石刻文献、考古文献、民间文献等文献资源,以桂学作为跨学科资源整合与理论方法综合方式整合文献资料,将其转化为桂学研究对象与资源。
桂学基本文献是桂学研究的文本依据,桂学基本文献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优秀的传统。从时间上说,桂学文献自西汉至民国、当今,包括桂学古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从地域上说,虽然大部分保存于广西,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亦有大量桂学古代文献、现代文献,而且,近代以来,海外亦有很多人研究广西,此所谓海外文献;从材质上说,包括手抄本、印刷本、石刻、出土文物文献等。桂学研究文献内容丰富。桂学文献研究对其进行规范、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内容为二:其一,将在广泛而深入的文献调研、摸清桂学文献家底的基础上,以“综述”概略桂学历代文献,尤其是编制桂学研究最有特色的、与喀斯特地貌相一致的文献载体——广西石刻文献资料集与广西石刻目录等,使人们对广西文献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种类、特点、特色、存逸等,有基本的了解、认识。其二,从众多的桂学文献中遴选精华要籍,以提要方式加以介绍、推评。(www.xing528.com)
其四,桂学之魂。桂学之魂的研究对象为广西古代知识分子与各民族人民。桂学研究必须树立桂学的精神灵魂,需要以人(知识分子、各民族人民)为中心,以其人文精神及其民族精神为内涵,以其地域文化形态、类型、事象、现象为载体,寻找广西精神的文脉传统、历史积淀、文化传承的基因与内质,厘清各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向心力、凝聚力所在,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广西古代知识分子是桂学传统的主要创造者,又是桂学传统的主要传承者。广西古代知识分子由遭贬谪而来的中原知识分子与本地知识分子二者构成,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如地处贫瘠而造福桑梓安享民风,处用兵之地而多忠义气节,“律己之廉、莅政之公、恤民之仁、体国之忠”的为宦风度,开书院、设教席、编教材、兴办教育、传承文化,采风与向少数民族诗歌学习并得“江山之助”的诗学精神及其所具有的家族传统,如其家学、家训,其读书成业之道、治家如治国之道、人生做事之道、为人谦让之道、为家忠孝之道、为邻和睦人心之道等。广西古代知识分子对广西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看法,如对少数民族问题、对护边安国等,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广西古代知识分子承担本土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重任,他们也有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努力。
桂学以广西为核心区域,这是一个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各民族都有自身特征、自身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各民族文化精神构成桂学之魂,即桂学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桂学精神。因此,首要应该注重探索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探索从对广西各民族各自特殊性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入手,进行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搜集诸如实物、口述、抄本等民族民间文献,又对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侗族的建筑、水族的编织、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侗族大歌、花山崖壁画以及丰富的具有独特历史渊源和艺术生命力的民族民间戏剧、民歌、曲艺形式等,探讨其特有的文化精神,最终将这种探索归向广西各民族文化精神的共同性上,如桂南采茶戏、桂剧、壮剧、邕剧、壮族舞蹈、彩调剧以及各地的多声部民歌,虽有各自特点,但共同性也是明显的。各具特点的民族文化精神,构成桂学和谐的共同体,这种各民族和谐而构成的精神是桂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本区域最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传统。
其五,桂学之用——桂学应用研究。桂学之用的研究对象为桂学文化资源如何从潜在的资源演变为发展的硬支撑问题。通过对桂学传统的梳理和理论总结,将有关成果如广西成功的文化案例运用于当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民族关系的稳定以及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桂学研究的落脚点。我们希望探讨广西当代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借此建立起一种有价值的区域文化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出一条学与用相结合的新路。
桂学文化资源如何为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明清时期,例如明代宜山人李文凤编纂《越峤书》,清代桂林人刘名誉编纂《越事备考》《越事备考安略》,系统介绍了安南(今越南)的历史、山川风土人情、经济文化、与中国的关系等,为中越外交等对外关系提供了材料。这里特别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桂学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问题,桂学与时俱进的精神、普世性表现在什么地方。二是广西如何利用地缘优势,在向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三是在当今国际、国内民族问题比较突出的形势下,桂学研究可以提供怎样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四是传统桂学文化资源转化问题、创新性呈现方式问题。当今,广西形成了文学桂军、漓江画派和实景演出等具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这些品牌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个案,以研究当代桂学与广西历史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为文化建设如何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思路,对广西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桂学之魂”,是桂人精神、各民族的民族精神;“桂学之魂”系于“桂学之源”,“桂学之魂”是由一系列文化活动表现出来的;“桂学之本”立于“桂学之流”,“桂学之流”被记载在一切形态的桂学文献中。在桂学研究总体框架中,以“桂学之学”为高,它是整体性的桂学研究的理论概括与规律总结;在桂学研究总体框架中,又以“桂学之用”为先,桂学研究的落脚点就在于“桂学之用”。而从另一方面说,桂学研究以发现、总结桂学在中华地域之学中的特殊性为总体思路。桂学研究特别着重广西在中华地域的边疆位置、广西在中华民族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各民族的和谐融通、广西在对外开放中面向东南亚的地位,这三大特殊性决定了桂学研究的总体走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