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郭沫若:从成都理科生到日本官费留学生的学医与文艺之路

郭沫若:从成都理科生到日本官费留学生的学医与文艺之路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考成都高等学校理科、报考天津陆军军医学校,最终在长兄的帮助下赴日本留学。郭沫若在日本经过半年的努力,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医科,成为中国的官费留学生。在福冈4年半的学医生活,基本上被其诗歌创作、文学活动所取代,完完全全“凫进文艺的新潮”,走上“弃医从文”之路。

郭沫若:从成都理科生到日本官费留学生的学医与文艺之路

20虚岁一过,转瞬即是民国元年(1912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奉父母之命与张琼华草草完婚。五天过后,两人自此便分开了,但这个一生生活在孤寂“洞房”中的女人,始终使他感到“应该要忏悔”。经考成都高等学校理科、报考天津陆军军医学校,最终在长兄的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14年1月中旬抵达东京,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郭沫若在日本

经过半年的努力,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医科,成为中国的官费留学生。到1915年7月,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与在第二部工科的成仿吾相识。1916年8月初,正当其患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悲观到了尽头,屡屡想自杀”的时侯,“无意之中”与左藤富子相遇,为其取名安娜,致“恋爱发生”,“作诗的欲望才认真地发生了出来”。年底,专程赴东京接安娜来冈山同居。因此,招来父母的指责,甚至一度与他断绝书信往来。

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的德语课,由于教员以文学士居多,对他产生了“与目标相反的影响”,即“把决心抛弃的文艺倾向又挑拨煽动了起来,而且使旧文艺和新文艺深深地结合了”。因为德语课而喜欢歌德,进一步熟悉斯宾诺莎,由当时日本的“泰戈尔”热而喜欢泰戈尔,“便和哲学上的泛神论(Pantheism)思想接近了”,同时“又把少年时分所喜欢的庄子再发现”。泛神论思想不仅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和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认识,还表现在他对先秦诸子思想的论述中。(www.xing528.com)

1918年8月,免试升入在福冈的九州帝国医科大学。1919年9月发表新诗,首次署名沫若,自谓是取其家乡的两条河——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又名青衣江)“合拢”而成。从此,沫若之名便取代开贞了。20年代中期,在出版翻译小说和戏曲集时,开始使用“郭鼎堂”三字。其后,在古文字、古器物研究领域,常以“四堂”——罗雪堂(振玉)、王观堂(国维)、郭鼎堂(沫若)、董彥堂(作宾)并称,成为显示其学术成就的一个代号。

在福冈4年半的学医生活,基本上被其诗歌创作、文学活动所取代,完完全全“凫进文艺的新潮”,走上“弃医从文”之路。与田汉宗白华通信讨论诗歌创作、人生道路,与郁达夫、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往返于日本、上海之间,出版白话诗歌集«女神»,翻译出版«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泰戈尔、海涅、惠特曼、雪莱等人的诗文,发表诗剧、历史剧作......人虽然在福冈,但“旺盛的创作欲”使他对于繁重的医学课程“感到痛苦”。坚持到1923年3月,在九州帝国大学医科毕业,获医学士学位。当时有人高薪聘其为医生,但却被拒绝。他表示“医生至多不过是医治少数患者肉体上的疾病。要使祖国早日觉醒,站起来斗争,无论如何,必须创立新文学”。4月,携眷回国,到达上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