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濂:忠诚辅佐朱元璋及其太子,赢得宠遇及优渥待遇

宋濂:忠诚辅佐朱元璋及其太子,赢得宠遇及优渥待遇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濂的尽心辅佐,赢得朱元璋和太子的信任,更以其忠厚诚谨,得以久居庙堂之上。宋濂久居宫禁,严格约束自己,对朝中诸事绝不向外人道及。有一次,宋濂和朋友在家中喝酒,太祖秘密派人侦察。又命太子朱标选良马赐给宋濂,还亲自写了一首白马歌,以示宠耀。宋濂致仕后,太祖为了表示对宋濂的恩宠,还给他的祖父、父亲赠官,赠官的封词都是太祖亲自书写的。

宋濂:忠诚辅佐朱元璋及其太子,赢得宠遇及优渥待遇

宋濂从至正十八年(1358年)出山,到洪武十年(1377年)致仕,前后19年。在这19年的时间里,宋濂以其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行,赢得朱元璋的尊重和信任,并一直“恒恃左右,备顾问”。

宋濂是一个饱学之儒,长期受儒学熏陶,精通经史,深谙世之兴衰的道理,他期望能以儒家的统治思想去影响朱元璋。

一次,朱元璋召请他讲解«春秋左氏传»,他就乘势进言道:“«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

朱元璋在作战的时候,喜欢黄石公«三略»等兵家书籍,宋濂就进言不应只看兵书,而忽略了统治者所必须学习的“«尚书»二«典»、三«谟»,帝王大经大法毕具,愿留意讲明之”。

明朝建立后,考虑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朱元璋也经常和他一起研讨帝王之学,探究治国的策略。太祖曾经问他帝王之学里,哪一本书最重要,他举出真德秀的«大学衍义»,太祖就命人大书揭示在宫殿的两庑壁上。除自己观览外,当诸大臣会集时,还命宋濂讲解分析。宋濂就乘此时进言“君人者兼治教之责,率以躬行,则众自化”。倡言人君要以身作则,应用礼义治理民心,用教育引导人民,而不该只用刑罚的办法。

宋濂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深深地影响着太祖。虽然明初朱元璋对文人的举措反复无常,他的“文字狱”也发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但也有不少史料可以证明太祖“好儒”的做法,这或许与宋濂的影响不无关系。因此太祖每与群臣言及,皆称其“淳谨君子,辅导有方”。

宋濂辅导太子朱标,先后十余年,一言一行教太子遵守礼法,导他走上正道。每当他和太子讲解学业,谈到政教及前代兴亡事情,太子的意见,他认为是对的,就说“应该如此”,若是不对,他便说“不该如此”,绝不投太子所好,或作模棱两可的答复。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他返乡省亲,太祖和太子给他许多赏赐。他上书道谢,并在信中继续勉励太子要以“孝、友、恭、敬、进德、修业”为努力目标,“毋怠惰、毋骄纵”。朱元璋看到这封信,非常高兴,把太子找来,亲自为他详细说明信中的内容。又写信褒奖宋濂,还叫太子回信以示感谢。(www.xing528.com)

宋濂的尽心辅佐,赢得朱元璋和太子的信任,更以其忠厚诚谨,得以久居庙堂之上。

宋濂久居宫禁,严格约束自己,对朝中诸事绝不向外人道及。为了能时刻自我警醒和约束,他还在自己的住室中写了“温树”两个大字,每当有人问起朝内之事,他就指着这两个字作为回答。“温树”的典故,原来是汉成帝时孔光的故事。当时孔光为御史大夫,谨慎守法度,对家人都绝口不言朝中政事,家人问宫内温室中种的是什么树,孔光也嘿然不回答。宋濂用这两个字,其用意不言自明。但宋濂对太祖却很坦荡,即使是家事,如果太祖问起来,都一一仔细回答。有一次,宋濂和朋友在家中喝酒,太祖秘密派人侦察。第二天,太祖问宋濂说:“你昨天喝酒没有?跟谁一起喝?用些什么菜肴?”宋濂都据实回答,太祖很高兴,笑着说:“一点都不错,你果然没有骗我。”因此,太祖对他越发重视。每次在便殿召见他,都要设座命茶。早晨,则叫他陪同进膳,下朝后,也常反复咨询,直到夜半才散。有一次,太祖跟他开玩笑,宋濂不善喝酒,太祖强要他喝,只喝下三杯酒去,宋濂就摇摇晃晃了,太祖看他行不成步的样子,高兴得哈哈大笑。然后太祖亲御翰墨,赋«楚辞»一章以为赏赐,并命侍臣赋«醉学士歌»,还说:“让后世知道我们君臣同乐到这种程度吧。”太祖又曾亲手调甘露汤给宋濂喝,并说:“这汤能延年益寿,但愿我与你同享。”又命太子朱标选良马赐给宋濂,还亲自写了一首«白马歌»,以示宠耀。

宋濂以诚信获得了太祖的好感,他更以自己高尚的品行,赢得了太祖的信赖。他长期侍从内廷,但从不说别人的坏话。有一次,朱元璋询问群臣的好坏,宋濂只举出那些正直的大臣,对其他人则一言不发。太祖问他,他就说:“我说他好,是因为他和我是朋友,我了解他,才说他好;那些和我没交往过的人,我不知道他好坏,就无法说了。”还有一次,主事茹太素上了封万言书,太祖看了十分生气,便征求廷臣的意见。有的廷臣迎合太祖的意旨说:“这书不敬!”“这书诽谤!”“这书不合法度!”独独问到宋濂时,宋濂说:“他是尽忠于陛下的!陛下既然广开言路,怎么又要深责臣子!”过了一会儿,太祖仔细看完上书,觉得很有些可供采纳实行的地方,就召集那些廷臣斥责一顿,并说:“如果不是景濂,差点要错怪进言的人。”太祖常在朝廷上说:“古人最高等的是圣人,其次是贤人,再次是君子。宋景濂事我十九年,未曾讲过一句谎话,未曾批评过一个人的短处,宠辱不惊,始终如一,他不只是个君子,可以说是贤人了。”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为了褒奖宋濂的功劳,特封他的次子宋濂为中书舍人,长子宋瓒之子即长孙宋慎为礼仪序班,并对他们多方教诫。朱元璋笑着告诉宋濂说:“你为我教导太子及各王子,我也教导你的子孙啊!”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以老病乞归,朱元璋赐他«御制文集»一部及绮帛若干,皇太子赠衣三袭。太祖对宋濂说:“我很少送人东西,为了褒奖你的忠诚,才把这些东西赐给你。”宋濂此时68岁,太祖还说:“把这件绮收藏三十二年,就可以为你作百岁寿衣了。”太祖还亲自写诗为他饯行,“白下开樽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表达了太祖对宋濂的恋恋不舍之情。宋濂致仕后,太祖为了表示对宋濂的恩宠,还给他的祖父、父亲赠官,赠官的封词都是太祖亲自书写的。

宋濂走后,朱元璋不时在朝廷问起宋濂的情况。几个月后,宋濂也回朝拜见了太祖。太祖在端门接见了他,久别重逢,两人都高兴万分。太祖亲命仪曹诸官将醇酒、精膳以及其他物品,送到宋濂的寓邸。太祖每日游观宫阙,盘旋禁御,都邀上宋濂,两人还像从前一样,宋濂陪太祖在便殿进膳,太祖向宋濂咨询国事,到很晚才散席。太祖也常赞叹说:“你宋濂真是纯朴的臣子啊!”宋濂这次来朝,一共逗留两个多月,到这年年底才离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