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光:从攻读典籍到成为忠臣谏官的一生

司马光:从攻读典籍到成为忠臣谏官的一生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岁时,胸怀大志的司马光参加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处理公务之余,他攻读典籍,写了大量史论文章。一年后经父亲的好友庞籍举荐,司马光被授予馆阁校勘并同知太常礼院。司马光随庞籍任职河东路时,庞籍采纳司马光的建议带兵修堡,不料轻敌被西夏兵击溃。直言的司马光给仁宗留下了“忠臣”的印象。司马光在知谏院一年后,擢升为知制浩,掌管起草诏令之事。司马光的劝解疏导很有效验,皇帝和太后的矛盾趋于和缓。

司马光:从攻读典籍到成为忠臣谏官的一生

司马光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贵胄之家,在品行端方、见识深远的严父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成长。司马光6岁,父亲就教他读书。“朝诵之,夕思之。”7岁时,他和几个小孩一块玩,一个小伙伴攀上缸沿,不小心掉进满水的缸里,别人都吓跑了,司马光却能搬起石头把缸子砸破,救出小伙伴。这和他勤于思考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司马光诚实、聪明且懂事,使他父亲非常喜欢他。父亲经常带他出游,在家和同僚交谈,也让他在身旁。司马光小小年纪,“凛然如成人”。在他11岁时,张存就答应把女儿许配给他。宋朝有一种恩荫制度,五六品以上大臣的子弟和后人都可以补官。司马光15岁时补了郊社斋郎,很快又改授为将作监主簿。20岁时,胸怀大志的司马光参加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金榜题名后,朝廷改授其奉礼郎、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之职,这是他仕宦生活的真正起点。

司马光像

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司马光的父亲病死晋州,他们从虢州到这里才几个月。在居丧的日子里,他用心读书作文,潜进无涯的学海来排遣悲伤和寂寞。庆历四年(1044年),司马光结束了五年的丁忧(守丧)闲居生活,签书武成军判官之职。第二年,改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韦城。在韦城任职一年多,他“政声赫然,民称之”。处理公务之余,他攻读典籍,写了大量史论文章。庆历五年(1045年)冬,司马光改授大理评事补国子直讲,成了一名京官。一年后经父亲的好友庞籍举荐,司马光被授予馆阁校勘并同知太常礼院。司马光利用这个机会借阅了朝廷秘藏的丰富的图书秘籍,对«古文孝经»进行系统研究,撰成«古文孝经指解»一书。皇祐五年(1052年),司马光又在庞籍荐举下,迁任殿中丞,除史馆检讨,修日历,改集贤校理。这是专任史官之责,对研究历史更为有利了。司马光随庞籍任职河东路时,庞籍采纳司马光的建议带兵修堡,不料轻敌被西夏兵击溃。朝廷降罪下来,庞籍被谪知青州。司马光没有被治罪,回到京师,被改授太常博士、祠都员外郎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嘉祐六年(1061年),擢修起居注。几个月后,迁他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www.xing528.com)

他在五年谏官(1061~1065年)任上,竭尽忠诚,朝廷内外大小事宜他都关心,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克尽了一个谏官的职责。司马光抓住关系封建国家盛衰的三要素——人君、官吏、军队,分为“陈三德”、“言御臣”、“言拣兵”三札子首先进上。司马光又谏言“五规”来补充他的“三言”。“三言”、“五规”是司马光的施政纲领,说的都是国家的根本问题。直言的司马光给仁宗留下了“忠臣”的印象。司马光在知谏院一年后,擢升为知制浩,掌管起草诏令之事。司马光奉诏就职,刚到职就辞职。他连上九状,终于达到目的,辞去了知制浩之职。这样,他改授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仍知谏院。

嘉祐八年(1063年),仁宗病卒,英宗赵曙即位。司马光的劝解疏导很有效验,皇帝和太后的矛盾趋于和缓。细心的司马光觉察到皇帝有“太后于我无恩”的想法,连进四封«言奉养上殿札子»,为调停母子关系,解除危机,共上十七封章奏,表现了他的耿耿忠心。司马光知道“国以民为本”,百姓不安居乐业,国家财富就无所出。他这一思想几乎贯穿在他所有的章奏里,其中以«论财利疏»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司马光还上«言遗赐札子»和«乞罢陕西义勇札子»谏言书,但后一谏言,连上六疏,仍无济于事。于是他灰心了,发起牢骚来了,连上五状请求辞职。治平二年十月六日,朝廷进司马光龙图阁真学士,他利用这次擢升之机,又连上三状,力辞谏职,终于获得批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