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唐书:欧阳修的主要史学著作的得失与影响

新唐书:欧阳修的主要史学著作的得失与影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唐书是欧阳修的主要史学著作。新唐书是为区别旧唐书而得名的。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新唐书也有明显的缺点,最主要之点是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这种过简的写法,使新唐书失去了许多重要史料。此外,新唐书中也还有一些史实和年月的错误。但不管怎么说,新唐书中的谬误是不容否定的。

新唐书:欧阳修的主要史学著作的得失与影响

«唐书»是欧阳修的主要史学著作。«新唐书»是为区别«旧唐书»而得名的。北宋人认为,«新唐书»要比«旧唐书»高明。他们严厉地批评«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自以为«新唐书»无论从体例、剪裁、文采等各方面都很完善。«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颇为得意地说:“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大大胜过«旧唐书»的地方。的确,«新唐书»从文采和编纂上比«旧唐书»强。因为:

一、其主要作者宋祁、欧阳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学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当时有“二宋”之称,宋人«东轩笔录»说宋祁“博学能文,天资蕴籍”;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为其特长。他们笔下的功夫当然不同一般。参加编撰«新唐书»的其它作者,也都为北宋时期名家高手。宋仁宗嘉祐年间曾公亮«进新唐书表»中所列之范镇、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都是当时文坛知名人物。范镇曾为翰林学士,文笔流畅,有«东斋纪事»等百余卷流传于世。王畴文辞严丽,一向为世所称。宋敏求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于藏书,曾编«唐大诏令集»和«长安志»,对唐史十分熟悉。刘羲叟是著名天文学家,后来曾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新唐书»用这些人主笔,自然文采粲然,体例严谨。另一方面,宋、欧等人在修«新唐书»时,态度也很认真。欧阳修负责本纪、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传部分时间更长,前后长达十余年。他曾一度为毫州太守,“出入内外”把这部稿子随身携带。在任成都知府时,每天晚宴过后,开门垂帘燃烛,几乎都要著作到深夜。这种认真谨严的态度,使«新唐书»在不少方面的确胜过«旧唐书»。«旧唐书»因撰稿时间仓促,有些转抄自唐实录、国史的痕迹都没能抹掉,存在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欧阳修等在新修时,把这些不伦不类的话都删削了,使«新唐书»在体例和笔法、风格上显得比«旧唐书»完整严谨得多。另外,«新唐书»在列传的标题上也作了归纳整理,如把少数民族仕唐将领合并到“诸夷蕃将传”中;把割据的藩镇也归到一起来写等等。这样,就使得眉目更为清楚。这些都是在文笔、编裁方面,新书胜过旧书之处。

二、在史料方面,因为北宋时期比较安宁,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据专家估计,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参考史料达300种之多,«新唐书»的修撰与«通鉴»时间相近,司马光看到的,宋、欧等势必见到。如在«新唐书»增加的«李勣传»记载立武后之争时的态度,记房玄龄论守成之难易,都是«旧唐书»和其它书所不及的。其它如«新唐书»的«食货志»里增加了唐朝屯田、和籴、矿冶等资料;«地理志»记载各地河渠陂堰的灌溉情况和各州的土特产,也都是他书少见的珍贵史料。欧阳修还是当时有数的金石大家,他对古代金石学颇有研究,曾撰«集古录»,用金石刻的记载考证史实。这些都使«新唐书»在某些史实考证方面略胜«旧唐书»一筹。

三、«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保存了我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新唐书»的宰相、方镇诸表,也给读者认识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著名史论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新书最佳者志、表。”这是公允的评价。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www.xing528.com)

«新唐书»也有明显的缺点,最主要之点是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编写者对隋末、唐末农民起义大加挞伐。在«黄巢传»前冠以“逆臣”二字;对隋末窦建德等农民军使用了极为恶毒的词汇,如“蝟毛而奋”、“磨牙摇毒”、“孽气腥焰”等等。对武则天,则诬为“弑君篡国之主”,声言写«武后本纪»目的为“著其大恶”,以便清算等等。诸如此类,都可看出«新唐书»在观点的正统方面更胜于«旧唐书»。在写法上,«新唐书»也有不及«旧唐书»的地方。例如有的纪、传失之太简,甚至作了毫无道理的砍削。清代史评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曾提及,«新唐书»本纪较旧书几乎减去十分之六七。有人统计,«旧唐书·本纪»部分近30万字,到«新唐书»仅剩下9万字,而«哀帝本纪»旧书约13000字,新书只剩千字左右。这种过简的写法,使«新唐书»失去了许多重要史料。又由于苛求文字精炼,宋祁、欧阳修等不惜删去许多重要情节,如«旧唐书»里写得十分生动、极为悲壮的«封常清传»、«高仙芝传»,到新书删削得索然无味。尤其不应该的是由于排佛的偏见,«新唐书»将玄奘、一行等事迹一概不写,致使这两位伟大翻译家和科学家,在«新唐书»中竟无反映。

此外,«新唐书»中也还有一些史实和年月的错误。后来有一位年少气盛的学者吴缜专著«新唐书纠谬»一书,共举出该书四百六十条错误。后人对吴缜的评价也颇有分歧。有人认为他过分自大,“沾沾自喜”,带有报复心理,也有人很欣赏他。但不管怎么说,«新唐书»中的谬误是不容否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