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有个网友,认识很久了,平时关系还行,但几乎每次片子一播就激动,吹毛求疵,像换了一个人,轻则嘲笑,重则谩骂、攻击。一次,附和他的朋友说在一集里找出了19处错误!我算了下,按他的说法,平均每126字就有一处错误!我惊讶地追问是哪19处?但时至今日都没收到回应,对方采取积极的躲避战术。他后来继续骂,气愤之余,我回复他:“就算我是我博士老师的假学生,就是在博物馆每天扫地、听讲解员讲文物,凭十八年时光耳朵里进去的,也不至于那么差劲吧!我不敢说我写得完全正确,继续欢迎正常的批评和意见,欢迎探讨,真理越辩越明,但绝不接受攻击、侮辱和谩骂!”
其实每次写作,有疑问和不懂的我都会向别人请教,写铜镜时我就问了这位网友很多,但一播出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批判,言辞十分犀利。在第六集中,我写了两个车马件铜管箍:一件是二级文物战国错银铜车马件,另一件是三级文物素面车马件。当时我觉得可能是铜,后来请教了甘肃省考古所的赵吴成老师,他初步判断是车马件,我采纳了赵老师的意见写成了,但这个网友就忍不住了,不客气的话倾泻而出:“堂堂县博物馆加县电视台的视频节目,错误好多,好多直接是常识错误!太业余!水平太差!居然把戈樽叫车马件,短短13分钟视频错误一堆堆!好一个误人子弟的《品味陇西》,一个真敢讲,一个真敢拍,一个真敢播,佩服,神服,不得不服,服服帖帖。”
我问他:“除了你说的戈樽,其他错误请一一指出,不要像上次一样,说是19处错误,但说不出错误在哪里……”但他还是泛骂而不说。
他给我发过一段文不对题、半通不通的话,看完后我突然明白,我和他的交锋,表面看是私人冲突,其实从更深层次来说,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国有博物馆工作者的偏见和固化碰撞引起的冲突,国有博物馆人是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偏见和不理解的承受者。我就听过这样的话:“他们就是混饭吃的。”“他们认得什么?啥也不懂。”“人家是‘砖家’,哈哈。”(www.xing528.com)
我虽是国有博物馆的小小一员,但当有人戴着那种有色眼镜看国有博物馆的人时,偏见和指责不洒向写片子的我又向谁呢?不管我如何认真,都是不入眼的,因为偏见早就根植在对方的看法里了。
我很受伤,暗自思忖:我还有必要写吗?如果止步,就可以避免被人伤害吧?但转念一想,因为怕挨骂就退缩,绝对是可笑的,我不能与之计较太多,我要继续写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