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器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出现,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形成期、鼎盛期和转变期三个阶段。鼎盛期的青铜器时代,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多年,转变期指战国末至秦汉时期,青铜器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锐减,而且也由原来兵器及礼仪祭祀、战争等重要场合使用变成日常用具,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历史时期铜器的使用由于各朝代的社会情况、礼仪制度、时代风尚不同,一种器物产生和存留的时间也有先后长短之分。在古人心目中,青铜器有两种基本用途,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
先来看一类常见日用杂器——带钩。带钩主要是起固定和管束衣服的作用,是中国古代服饰上的一个小“配件”,从传世和出土文物看,其质材有金、银、玉、铜、铁、骨等,基本形态为优美的“S”形,常做成各种动物、乐器、神人等形状,装饰雕镂,美观精巧,有的还有铭文。带钩虽小,却是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很高历史与艺术价值的文物。
带钩最初多用在战袍甲胄的皮革腰带上,后来成为普通人的日用品。一般认为带钩出现于春秋早期,战国时代开始流行,到两汉最为兴盛,到汉代,带钩几成人人必佩之物,《淮南子·说林》:“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就是说坐在一屋的人,束腰的带和扣都一样,但带钩却各不相同。这说明带钩不仅人人佩戴,而且形制装饰丰富多彩,成为人们身上的一个重要装饰物。
许多出土墓葬墓主人的腰上都佩有带钩,如秦始皇陵秦俑的腰间就佩有人形带钩,山东诸城西汉墓的举灯铜人腰间也有带钩,而且明显展示出革带两端扣连的痕迹。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带钩已居主角的地位。眼前这4件战国带钩,皆是2008年陇西县巩昌东阙坪汉墓出土,属于国家三级文物。虎首错银铜带钩,重0.08千克,通长14厘米,形如螳螂之腹,钩短,作虎首形,采用错银工艺,也就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先錾刻出图案所需的凹槽,然后嵌入银丝片,锤打牢固,再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使得白银与青铜的不同光泽相映衬,取得图案色泽华美典雅的装饰效果;兽面圆形铜带钩,重0.04千克,长6.6厘米,身短钩长;兽首琴形铜带钩,重0.03千克,长5.8厘米;圆形铜带钩,重0.02千克,长2.5厘米,圆体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它在当时应该是一件衣襟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钩首高昂,头形较小,雕有兽首,或素面或阴刻细线纹饰,钩背有方形钮或圆形钮。
1.虎首错银带钩 2.兽面圆形带钩 3.兽面琴形带钩 4.圆形小带钩
同期声:带钩又称“犀比”“鲜卑”“师比头”,相当于现代人用的扣子,其前面呈钩状,古人就用钩子钩一下来固定腰带。带钩饰于带头,带尾有扣连带钩的带孔,钩接的方法是带头居右,带尾居左,带钩从左侧带尾几个孔中选择松紧钩出。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为北方草原民族使用,后来传入中原,战国至秦汉时期广为流传,多采用包金、贴金、错金银等工艺,一直沿用至明清。古人使用带钩,除了实际需要,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带钩曾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起过救命角色的作用,史书记载: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内发生了政变,齐国大夫管仲奉公子纠避难于鲁国,鲍叔牙奉公子小白投奔莒国。第二年内乱平息,莒国和鲁国都各自派兵护送公子小白及公子纠归国继位。管仲率军阻止公子小白归国,两军遭遇时,管仲一箭射向公子小白,但只射中他身上的带钩,小白装死倒地蒙过敌人,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不慌不忙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结果迟到一步,酿成败局,而小白则日夜兼程赶回了齐国继位,成为后来威名赫赫的齐桓公。他是齐国十五位国君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春秋五霸之首,是风雷激荡、烽烟四起的春秋时代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夸张点说,一件带钩决定了当时齐国的历史格局。(www.xing528.com)
在讲究礼仪等级的中国古代,佩钩是件大事,它反映着佩用者的身份地位,代表着那一时期的摩登和时尚。可以说,各种最奢华的材料、最先进的工艺、最时髦的设计,都用在了带钩的制作上,争奇斗艳,以彰显其身份地位的高贵和财富的差别。《庄子》一书有句话讽刺当时的社会现象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盗窃带钩的人会被处以死刑,说明带钩在那时就是相当贵重的东西。
说了这么多带钩,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件国家三级文物,1986年菜子乡征集的汉代铜削,重0.05千克,长18.4厘米。呈弯月状,刀尖向刀背翘起,刀和柄衔接处向刀背方向弓起,刃已成锯齿状,柄环呈扁圆形,中有小圆孔,轻薄短小,古旧朴拙。
铜削看着像小水果刀,但它其实是用来削竹书的工具,秦汉时人们用来除去书写在木牍或竹简上的错字。此削刀形狭长,像长条柳叶形,线条流畅,尖锋,柄首有圆环,形制完整,对研究北方地区青铜文化以及工艺颇有意义。
再看这件珍贵的二级文物汉耳杯形“宜子孙”铜灯,1976年陇西南安原第十中学出土,重0.39千克,呈椭圆耳杯形,圈足,两侧有对称弧形耳,耳上饰飞虎,盖部由“十”字形纹带分为四区,分别装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像传统纹样,纹带内有篆书“宜子孙”三字铭文和折线三角纹。杯盖一半固定,盖两端安置环钮,一半活动,前后由合页连接,别具一格,设计巧妙。
史料记载,耳杯广泛使用于战国时代,多为木胎涂漆,也有两耳上鎏金铜饰或全体铜制者。可用来饮酒,也可盛羹。其名“羽觞”,因其形状似爵(雀),两耳像雀之双翼。它造型简练,灵活小巧,造价不高,成为当时广受欢迎的日用品,盛行于战国至晋代。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制灯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铜灯十分流行,从各地汉墓中,也出土了各种式样的铜灯,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时期的大量灯具资料。汉代铜灯形式多样,造型优美,设计巧妙,既切合实际又具有欣赏价值,该耳杯形铜灯就是这样一件实用与美观统一的灯具,由于比较小巧,推测应为一件明器,供亡者在另外一个世界使用,或者是死者生前在室内放置使用的喜爱之物。
铜削
耳杯形“宜子孙”铜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