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播:汉代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陶制品大体上可分为灰陶、釉陶、硬陶几类,以灰陶为主,烧制火候均匀,烧成温度较高,质地坚实。这与烧陶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依照用途和特征,汉代陶制品可分为日用陶器、模型明器和建筑用陶三类,常见陶器以实用为目的,但有些容器可能是专为丧葬而制作的明器,很难从实用陶器中区分出来。
明器,又称“冥器”,指的是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除日用器物的仿制品外,还有人物、畜禽偶像及建筑物、工具、家具的模型。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即随葬明器,汉墓随葬陶器的数量之多和品种之广,大大超过了以往各代。
1973年,首阳梁家坪汉墓出土的国家二级文物红陶楼和红陶房,其中红陶楼高63厘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一四角攒尖顶楼阁,四侧均开窗,楼下和侧墙衔接处有两组熊形斗拱,下部右侧为一悬山顶平房,屋面两坡各有五道扉棱,前檐口也有两熊形斗拱承托,门扉半掩,大门左右开直棂窗,右窗下有炕门,侧墙有一方窗,描摹细致入微。红陶房高33厘米,屋顶形制也是悬山式,屋体方正,前墙开大门,左右侧墙各开小窗。这两件陶楼房模型,给我们直观地再现了汉代民居建筑的风貌。
县城南门外大碑院出土陶牛一件、陶马两件,三级文物,牛马均体态矫健,雕琢精细。旁边蹲卧的是1974年出土于首阳的灰陶鸡,这四件动物偶像,塑造生动传神。
陶马 陶牛 陶楼 陶房 陶鸡
绿釉熊灯
绿釉陶钟
绿釉陶井
绿釉熊灯:二级文物,1977年首阳出土,该器物通体呈豆形,施绿釉,釉色碧绿浓艳。豆本是商周时一种食器,豆的高柱,可以把灯光送得更远。熊张着大口,头顶长柱承托敞口灯盘,蹲坐于束腰式覆盘状底座上。这种绿釉熊灯在汉墓中比较常见,推测可能和熊崇拜有一定的关系。
绿釉陶钟:国家三级文物,口沿下及肩腹、足部有细弦纹,肩部装饰两对称铺首衔环。器型仿铜器而作,浑厚大气。
绿釉陶井:井身筒状束腰,圆形井口上置井架,架顶部正中为歇山顶式井屋。
1973年首阳汉墓共出土两件绿釉陶灶,其中的长方体大灶,中央为一敞口釜,釜口凸起,灶面上有模印的刀、钩、铲等炊具,前端有拱形火门。
绿釉陶灶
灰陶灶
灰陶灶
灰陶灶:呈马蹄形,中间灶眼上镶嵌圆釜,灶后部斜伸出一壶状烟囱,肩部开三角形三孔,灶前壁中间有落地方形火门。
和绿釉陶灶同时同地点出土的灰陶灶,方形台面中部是一釜,灶台上有模印的刀、叉、俎、刷、钩、条凳和肥鱼,前后有乳凸,后部凸起为模拟的烟囱,灶前为圆形火门。
井和灶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生活设施。两汉时期,陶井和陶灶在随葬墓中发现较多,它们是研究汉代墓葬制度和生活的重要材料。(www.xing528.com)
汉蒜头灰陶壶:圆口呈蒜头状,细长颈,溜肩鼓腹,喇叭形圈足,制作细腻,造型别致。
灰陶熏炉:由炉盖与炉身套合而成,底座圆形平足,上有镂空的盖,盖顶部平沿圈足,足周有一圈戳文,其下镂雕三组斜划并凹下的三角格花纹,盖的口沿外侧和下口沿部刻饰相同的菱格网纹,陶色深沉,雕饰精美。熏炉又称“香炉”,是古人家庭中常备的供具,内盛放有香草,用时在里面点燃,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的作用。
汉蒜头灰陶壶(上)灰陶熏炉(下)
带盖灰陶瓮(上)灰陶敦(下)
灰陶敦:盖与器体相合呈扁圆球体,分开便成两件造型相同的碗式器皿。盖似覆碗,既是盖,也可做碗,一器两用。敦是盛食器,后来又演变成一种礼器被用于墓葬中。
带盖灰陶瓮:盖顶有圈形钮,短颈、圆腹,腹部逐渐下收至平底,肩部一圈饰弦纹间波纹,器身遍饰绳纹。
陇西县博物馆的彩绘陶器精品当属战国彩绘星云纹灰陶壶和灰陶敦,一壶二敦,一组三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它们出土于首阳樵家河,装饰手法是通体在白陶衣上施黑红两色彩,彩绘共分三层,分别绘有卷云、星纹、折线三角纹、圆圈纹、连珠纹、弦纹等多种纹饰,华美繁丽,这类彩绘陶保存至今仍然清晰可辨,非常珍贵。
同期声:彩绘陶器是在烧成的陶器内外施绘彩色图案和纹饰,因其色彩仅附着于表面,纹饰易脱落。在我国,彩绘陶出现时间比彩陶晚,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这种彩绘陶和釉陶一样,只见于墓葬中而不见于居住址,应该是专为随葬而作。
彩绘星云纹灰陶敦灰陶壶
彩绘灰陶敦
彩绘灰陶壶
青釉五孔罐
汉代,彩绘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彩绘灰陶敦:器型与前面的灰陶敦相同,通体施一层白色后又用黑、红色上彩。
彩绘灰陶壶:也出自樵家河,器表施白衣,朱砂彩绘。陶敦与陶壶也是仿照铜礼器而制的随葬品。
2006年征集的青釉五孔罐,束颈,圆肩弧腹,平底。其罐体呈上下两部分,上部中间为洗式罐口,口的四角各贴附一小瓶,瓶与罐身相通,小瓶中间又堆塑四个戴帽举盾持戈的兵士,保持着防卫姿态静坐在罐上。这件五孔罐是在硬陶上施一层青黄薄釉。五孔罐,也称“魂瓶”“谷仓罐”,是一种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随葬器物,形式多样,大量出土于汉末至宋以前的墓葬中。
导播:从战国到西汉,再到东汉,人们的丧葬观念一直在不断变化,由于砖石墓的兴起,墓葬结构日益模仿生人地上住宅的布局形式,同时厚葬成风,稍具规模的墓葬,凡地上生活所用之物,几乎都可见于地下,馆藏的这些文物,正是这种“事死如生”的社会观念和世俗化风尚的真实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