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366年苏州之围:黑火药时代城墙攻防战的真实画面

1366年苏州之围:黑火药时代城墙攻防战的真实画面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起黑火药时代的战争,我们脑中的画面往往是对着城墙的排炮齐射,历史学家认为,此情此景在1366年的苏州之围中真的发生过。要理解苏州围城,我们要记住两点:城墙坚实而火铳短小。历史学家说苏州城墙被攻破是中国军事史直到17世纪中叶都极其罕见的一幕,但1366年的这次破城并非标准的城墙倒塌。苏州之围八年前,朱元璋围困了绍兴,绍兴是由张士诚麾下的一员将领守卫的。60八年后的苏州之战,记录就少了很多。

1366年苏州之围:黑火药时代城墙攻防战的真实画面

说起黑火药时代的战争,我们脑中的画面往往是对着城墙的排炮齐射,历史学家认为,此情此景在1366年的苏州之围中真的发生过。明朝一个火器专家写过:“点燃的羽箭和火箭用作助燃,而更为标准的火炮在射击城墙。”38另一位史家——西方顶级的中国军事史专家,写道:“朱元璋的军队把(苏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再用火炮猛击。开火十个月,中国城防战中罕见的一幕出现了,城墙被攻破了。”39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检索史料,就会发现,在攻进苏州城的过程中,火铳起的作用即便不说是微乎其微的,也只是次要的。诚然,火铳在这次围城中确有出现,意义也很重大,但就如同鄱阳湖之战没有用火炮来打击船只一样,苏州之围也没有靠火铳来洞穿城墙。和鄱阳湖时一样,火铳的目标是人。瞄准苏州城防系统的不是火铳,而是更为传统的武器,抛掷石弹和炮弹的投石机。

要理解苏州围城,我们要记住两点:城墙坚实而火铳短小。有历史学家谓苏州“防守薄弱”。40这是误导。多种文献记载,包围苏州的将领都认为其防御无懈可击。一位当时的史家写道:“苏州城墙坚固,守军精干。数次被攻但无一次失守。”41城墙于1352年重修,有记录称城墙长达17公里,墙高超过7米,墙基初超过11米,顶部也有5米厚。42更有甚者,城墙由夯土筑成,表面砌以砖块,对火炮有极强的防御力,抛射的劲道会被泥土的墙心所吸收。43城墙还是斜的,表示从底部到顶部有明显的坡度。44这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水平抛射物击中城墙时会有一个角度,力量不是直接作用于城墙。

苏州城墙的三大特点——厚度、泥心、坡度——在中国的城建里并不多见。这三点让苏州城特别抗炮击。历史学家说苏州城墙被攻破是中国军事史直到17世纪中叶都极其罕见的一幕,但1366年的这次破城并非标准的城墙倒塌。突破点发生于城门处,而且看来并不是火铳的功劳。

朱元璋手下名将徐达(1332—1385)指挥了这场战争,他认为苏州金城汤池,无法可破,于是准备长期围城,绕城修筑工事封城。明初有一个叫俞本的人描述了封城的情况:“(徐)达下令在城池四门下寨。绕城一周筑长围。修建了高达四丈(13米)的敌楼。从楼上他们可以看到城内走动的男女和其他情况,并计点人数。”46其他文献记载敌楼有三层楼高,和苏州城内那些著名的佛塔一样高。47

那些“敌楼”也是全副武装。《明实录》记载:“每层施弓弩、火铳于上。”48我在这里译作“guns”的原文是“火铳”,这是明朝对枪支的标准称呼。其他讲述苏州之围的文献用了一个更旧的称谓——“火筒”。49

这场战争中动用了多少火铳呢?俞本写道,明军四十八卫,每一卫都有至少50支的大小“将军筒”,一共2400余支。50爱德华·德莱耶在描述那种射击苏州城墙并最终造成突破的“标准加农炮”(standard cannon)时,他脑子里想的一定是“将军筒”。在后来的明朝,“大将军炮”(great general cannon)确实指的是重达几百公斤的大家伙,在明后期(1550年以后),有的甚至超过了一千公斤。但在明早期(即1500年以前),“将军筒”要小得多,经常用作移动的野战炮。51

所有现存的明早期火铳——从14世纪50年代到15世纪中叶——确实几乎都不足80公斤,绝大多数只有几公斤。达到75公斤的火铳就算是大的了。52唯一的例外是三具1377年的火铳,炮身一米长,炮口直径21厘米,两侧有两个把手,人力运输时以便抓握。53这些火铳的存在说明了——如果需要证据的话——朱元璋的军火厂是能够制造更大的火铳的。但显然这三具是目前仅存的明早期(1500年以前)流传至今的较大火铳,我们并没有其他考古和文字的证据。54这三具火铳的规格并不常见,在14、15世纪,中国的火铳还是小而轻的。55

即便是到了工业时代,中国城墙对于火炮来说也是一道不易逾越的屏障,看起来,小小的明初火铳对苏州城来说是不值一提的了。那么,这2400支火铳又是用来干什么的?与宋代详细的文献不同,关于苏州之围,我们没有精确到每天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同时代的其他文献中窥知一二,看看当时的围城战是怎么打的。苏州之围八年前,朱元璋围困了绍兴,绍兴是由张士诚麾下的一员将领守卫的。或许是因为朱元璋最终未能攻破绍兴,所以当时一位城内人的记载方能保存至今。56

记载称,火铳瞄准的是人,而不是防御工事。例如,守城士兵“以炮石、火筒击其前锋”57。还有一次,守城将领向进攻者出击:“以火筒数十,应时并放,敌军不能支。”58可能最引人兴趣的一段记录是:朱元璋的部将蔡元帅全副盔甲地坐镇指挥进攻,却被子弹(bullet)所伤。这段记录的作者徐勉之写道:“我军以火筒射而仆之,大军径舁之还寨。”59由此可见,火铳不仅仅是针对参战人员,还能精确地瞄准一定距离外的特定目标。无论如何,它们不是用来击打城墙的。德国汉学家傅海波(Herbert Franke)写过绍兴围城的详细过程,他注意到火铳“不能对城墙和城门造成太大损伤”,它们的使用范围“局限在人和人的战斗”。60

八年后的苏州之战,记录就少了很多。但是,所存不多的记载也证实了火铳是对人而非对墙的。事实上,学者认为杀死张士诚弟弟张士信的就是火铳——他的弟弟在他的政治架构中位高权重。张士信在苏州城头帐中督战,这让他成了攻城器械集中的靶子。一天适逢仆人伺候用餐,他坐在银质座椅中,突然“飞炮碎其首而死”。61那顿饭他一口也没有尝。

这起著名的事件在一首名为《铜将军》的诗中流传千古。这首诗描写了张士诚建立政权,他的弟弟张士信如何大权独揽,制造混乱,铜将军(那种火铳)如何替天行道杀死张士信,瓦解张氏政权,给天下带来和平

铜将军,无目视有准,无耳听有神。

高纱红帽铁篙子,南来开府称藩臣。

兵强国富结四邻,上禀正朔天王尊。

阿弟住国秉国钧,僣逼大兄称孤君。

案前火势十妖嬖,后宫春艳千花嫔。

水犀万弩填震泽,河丁万钟输茅津,神愁鬼愤哭万民。

铜将军,天假手,疾雷一击粉碎千金身。(www.xing528.com)

斩妖蔓,拔祸根,烈火三日烧碧云。

铁篙子,面缚西向为吴宾。62

正如诗里所写,张士信之死是这场战争的关键点,中国的历史学家对此着墨颇多,从明朝大学者钱谦益到世界杰出的中国火器专家王兆春都是如此。后者引用此例,用来佐证火铳在战争中越来越重要。63

但是,张士信果真是被火铳打死的吗?最权威的史料《明实录》讲,他是被“飞炮”打死的——听起来更像是某种弹射装置而非子弹。64这个解释得到了俞本的证实,他说张士信是“颊中石炮而死”。64另一个可信的来源说“忽战炮碎其首而死”。65还有文献说他“中炮死”。66而说到张士信被铜将军打死则是由这首诗开始。不过,著名学者钱谦益在17世纪中叶写道,张士信是被“龙井炮”打死的。67对此,我们无法确知真假,但大部分证据都显示那是弹射的炮弹。

如此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苏州之围出现了几百具投石车。根据俞本的叙述,四十八卫每一卫都有五门襄阳炮,以及至少五具名为“七梢炮”的投石车。68襄阳炮由蒙古军中的伊斯兰工程师设计,威力巨大。七梢炮则看似是一种无配重、威力稍弱的武器。69

不管怎么说,投石车——而非火铳——才是朱元璋在苏州摧城拔寨的武器。“无坚不摧,”《明史》记录,“倏忽化为齑粉”70。当然,这句话说的不是城墙本身,而是投石车的瞄准目标——城头和城内的木制工事。即便是襄阳炮,也很难给苏州的泥心厚墙造成损伤。俞本记录,苏州城下有四百八十多门投石车,击发不绝:“火铳声、炮声昼夜不绝。”71虽然不能确定,但似乎投石车发射的不仅是石弹,还有炮弹。总而言之,各种关于围城的记载都一致认为,投石车威力很猛——“城中震恐”。72

被围一方也建造了投石车。一个叫熊天瑞的人“教城中作严炮以击外兵,多所中伤。城中木石俱尽,至拆祠庙、民居为炮具”。73作为回应,进攻方建造了可以遮挡的木质工事用以隐蔽人员。由此他们步步逼近城墙,“矢石不能伤”。74

最终,城墙被攻破了。可是,倘若火铳和投石车都不能对苏州城墙造成损伤,那是怎么回事?

是因为冲击城门。中国历史上的围城战极少有从城墙攻破的,城墙往往是坚不可摧的。攻城大军要么困守城墙,用饥饿迫人投降,要么就集中兵力瞄准城门。城门同样也是心理上的绝佳目标,它代表了整座城的力量和权威。西方人说起城门往往想到的是一副城堡吊桥的模样,这幅画面需要调整。中国城镇的城门比标准的西方城门更加巍峨。

实际上,当你走进一座中国的城池,首先看到的是雕梁画栋的流线型木制城门楼。门楼矗立于城门之上,可达80到100英尺(25—30米)。中国很少有别样的多层建筑结构,城楼就是他们最为显著的建筑。城楼还在民政和精神上被赋予重要意义,既是市政办公之处所,又是庆典公示之台面。75从外部看城楼往往意识不到它的整体结构有多么复杂。一旦走进城内,你就来到了一个四周尽是高墙的庭院之中。要进入真正的内城,还要穿过长长的一段路。很多城门(gates complexes)都有防止从外城门进入的防御工事——城寨(outworks)守护。苏州城有六个城门,其中五个既可步行,又可乘驳船进入。1352年修建的城寨守卫着其中几个城门。

攻城一方首先要做的就是用投石车和火炮摧毁城楼,攻击的既是建筑实体,也有标志着权威的城门。由于城楼是木头制成的,所以极易受损。但它下面的城门对攻城者来说就很麻烦了。攻城者需要冒着城寨的攻击,进入外城门,穿越门庭的死亡区域,最后进入内城门。

苏州城的城门坚守了十个月。但1367年中秋临近,守备开始松弛。城里的粮食已经吃尽,“一只老鼠价值100文钱,当老鼠都被吃光,人开始煮老鞋底来吃”。76朱元璋帐下大将徐达认为这是破城的良机。当他进攻葑门,部属常遇春就进攻阊门,阊门由新建的城寨守卫。(苏州的城门多由一个单字命名,这种情况不多见,说明它有悠久的历史。)进攻在两处持续着:

达督将士破葑门,常遇春亦破阊门新寨,遂率众渡桥,进薄城下。其枢密唐杰登城拒战,士诚驻军门内,令参政谢节、周仁立栅以补外城。唐杰不支,投兵降。周仁、徐义、潘元绍、钱参政等皆降。晡时,士诚军大溃,诸将蚁附登城,城破。77

看上去似乎城墙确有倒塌,不过倒塌发生在城门处,很有可能是城门遭到破坏后引发的。没有记录表明是火炮或投石车造成了突破。因为行文写的是军队和人,而不是器械,所以突破极有可能靠的是传统的手工挖地道或爆破。无论如何,朱元璋的军队进入内外城门之间的区域,守城将士力拒,但最终投降。

夺取了城楼,朱元璋大军涌进城来。张士诚率两万人坚守,但最后退回到寝宫,他的妻妾在那里自焚而死。他意图自缢,但被救下俘虏,送回了南京。78

苏州之围和鄱阳湖之战都表明,明朝初年的火铳和我们想象中的火铳大不相同。它们更小,绝不用于摧毁船只和城墙,而只用来杀伤人员。投石车是远程攻击之选,可以攻击建筑,投掷的是石弹或炸弹,既有爆炸性,也有助燃性。

中国火铳在15—16世纪之间都保持了小尺寸。79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留存的“周炮”,重量都在50—200公斤之间,是张士诚在14世纪五六十年代铸造的,但近来的著作已经确凿地证明了,它们实际上造于17世纪70年代,而张士诚那个时代留存于世的每一件火铳都是小号的。80

中国没有发展出可以摧毁城墙的火炮。它的火铳尺寸小巧,针对的目标是单兵个体。相反,欧洲的火炮就变得无比巨大。历史学家对欧洲发明加农炮的天才们赞叹有加,暗示大型火炮开启了“火药帝国时代”,为欧洲始于中世纪晚期的军事强权奠定了基础。81为什么当欧洲大炮变大的时候,中国火铳保持了小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欧洲早期的火炮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