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火器在战斗中的应用及战术改进

明代火器在战斗中的应用及战术改进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此仗亦为历史记载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火器的水战。甚至没有证据显示陈友谅的舰队在这场战役中使用了火药武器,虽然这是极有可能的。27火器先行,然后是传统中程武器,最后是近战武器,历史学家认为,这样的顺序是对早期火器战术的改进。事实上,这场战斗并不像王兆春所认为的那样与宋时的战役有那么大的不同。诚然,史料明确显示,明军确实依令而行,使用准备好的火药武器或射或抛,攻击敌船。

明代火器在战斗中的应用及战术改进

让我们想想明初最著名的一场战役,1363年的鄱阳湖之战。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战之一,舰艇几百艘,参战人员达50万。14此仗亦为历史记载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火器的水战。15

鄱阳湖为战略要冲,因其沟通长江和其他河流流域。14世纪60年代初期,朱元璋在鄱阳湖上设有重要驻防部队,他本人在长江下游350英里(约560公里)处的都城南京指挥。长江上游属大汉,由陈友谅据守,此人决心夺下鄱阳湖,扼制长江下游,进逼南京。

有记载称陈友谅的大军有60万之众。这是夸大了,历史学家接受的说法是30万,即便如此,此规模也比同时代的欧洲任一国军队要庞大。陈友谅大军乘坐几百艘战舰,其中有许多还是“楼船”,如浮动城堡一般,高有三层甲板,楼船外包裹铁皮以掩护弓弩手。楼船不是用来与战舰作战,而是列于河滨城楼旁,往城墙上施放兵丁。陈友谅此前已经用此方法攻破数城,这次他要夺取南昌这座扼守鄱阳湖南滨的要冲。16

陈友谅多年未带兵打仗,但这一次他亲率大军,在1363年6月进攻南昌。守城将领正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南昌城墙被移后远离河岸,陈友谅便无法用楼船将士兵直接投放于城头。他们在河滨登陆,陈率领兵丁向城楼的一个大门发起了进攻。很快就打开一个突破口,城头明军以火器还击。可惜文献对他们使用的武器述之甚略,只言明军“以火铳击退其兵”。17不管那是些什么火铳,它们管用。陈友谅攻城不克,于是下令围城,企图用饥饿迫使城内人投降。万幸的是,一艘小渔船冲破敌军防线,摆脱敌舰,抵达了南京,向朱元璋告急。

朱元璋立即召集舰队。8月29日,他们与陈友谅更大规模的舰队在鄱阳湖相遇,后者数量是明军的两到三倍,并且塔楼高峙,俯视明军。敌众我寡,这也是朱元璋这场胜利如此著名的原因。

不过我们对这场战役的想象大多反映的是我们的先人之见,而不是明朝的技术现实。看看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朱元璋》是如何描绘这场战争的。18第一幕是一片雾气缭绕的湖面。从明军的视角看去,陈友谅庞大的战舰从雾气中隐隐出现,上千艘这样的战舰满帆逼近。两军逐渐靠近,一名军官喊道:“炮队,开炮!”两军同时向对方舷侧开炮。甲板炸成粉末,尸体飞上半空。陈友谅的大军占了上风,明军败走。陈友谅的弓箭手追杀落水的明军,并哈哈大笑。

戏剧化的影视作品并非真实的历史。首先,影片记述陈友谅拥有压倒性的火力,并赢得了第一场交锋,一名明军军官报告:“敌军大炮比我们的大,口径比我们大得多!”事实上,没有证据显示陈友谅的火器装备要高出一筹。甚至没有证据显示陈友谅的舰队在这场战役中使用了火药武器,虽然这是极有可能的。其次,一个更大的硬伤是:那些火炮像是从17世纪的西方穿越而来的——它们口径过大,安装在船侧,炮管也过长。

这些大炮和明军真正使用的大炮最重要的区别是在尺寸上。影片中的大炮至少重500千克,但大多数明初的火炮只有二三十千克,那时的“大家伙”也仅仅只有75千克。19另外,影片里大炮的口径比起它们炮管的长度来说太小了,现实中明初火炮更短,口径也更大。

那么,朱元璋战舰上的火炮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中国出土的明初大炮都是一个类型,叫作“大碗口筒”,短小口阔。现存的一支上刻铭文自述是1372年为水军所造,那是鄱阳湖之战的九年后。20这支火炮重15.75千克,炮身很短,只有36.5厘米;炮口直径达到11厘米,超过炮身长度的三分之一。21这类火炮还有其他样本,重量大多在8.35千克到26.5千克之间。所以,虽然这些火炮并非手持火器,而是通常安置在船上或城头,但它们也绝对比我们熟知的16世纪到17世纪水战中的巨炮小得多。22

它们使用起来也有很大不同。明朝军事典籍记载,通常火炮射出的是石弹或铁弹,有时也发射鹅卵石或金属小子弹。它们开口宽大,炮身短小,精度不会很高,所以适于大概五十步以内的近战。最重要的是,17世纪的水军火炮是用来炸穿船体的,而明朝的阔口炮则是针对士兵的。这是明初火炮的一个普遍事实:它们不是用来炸毁船体和城墙,而是用来攻击单兵的。我们将看到,这一点和欧洲武器有着巨大的不同。

电视剧最大的错误可能还在于它只展现了一种火炮,而明初战争是以火药武器种类繁多著称的。据一部明朝典籍记载,朱元璋的舰队在鄱阳湖上装备了“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可能是手雷一类)、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以及一种古怪的武器,名叫“没奈何”。这种蹩脚的武器以“芦席作圈,围五尺,长七尺,糊以纸布,丝麻缠之,内贮火药捻子及诸火器”。23士兵把“没奈何”用竹竿挑于头桅之上,两船靠近,就点燃火线,烧断悬索,“没奈何”落到敌船上,内装所有火器都发射出来,“焚毁无救”。24

如此众多的武器在战斗中又是如何使用的?现存史料记载,朱元璋调查了敌军舰队,对众将说:“彼巨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可破也。”25于是把水师分为数队(根据文献不同,有20队和11队两种说法),下令“火器弓弩以次而列”26,然后指挥众将“近寇舟,先发火器,次弓弩;及其舟,则短兵击之”。27(www.xing528.com)

火器先行,然后是传统中程武器,最后是近战武器,历史学家认为,这样的顺序是对早期火器战术的改进。王兆春写道:“朱陈双方在鄱阳湖的决战,是我国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火铳(即最早的舰炮)。此战兼用三种方式:先在远距离上炮击敌舰,以摧毁和焚烧敌船,减杀其战斗力和机动力;其次以弓弩射杀敌军,再次减杀敌船战斗力;最后是接舷跳帮,短兵相搏,歼灭敌军,结束战斗。”28王兆春鲜明地把这个战术与宋朝的战术相比较,认为朱元璋的战术开创了水战的新阶段。

事实上,这场战斗并不像王兆春所认为的那样与宋时的战役有那么大的不同。诚然,史料明确显示,明军确实依令而行,使用准备好的火药武器或射或抛,攻击敌船。但这些火器的精度如何呢?王兆春提到舰炮摧毁敌船,但对阵双方都不太可能像加勒比海盗那样舷炮齐射。进一步说,明军船上固然装备了五花八门的武器,但它们的配合如何呢?火枪射程大不如碗口炮,并且,“没奈何”也只有当两船船帮相接时才好用。从朱元璋的命令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既然他命令先发“火器”,那么至少有一部分火器射程必定超过了弓弩。但“火器”这个词又太过笼统,它可以称呼新式的火铳,同样也可以称呼用抛石机抛射的旧式火炮。它甚至可以用来称呼火箭。

看起来,在这场战役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旧式的火炮。两军第一场交锋并非决战,此役之后,官方《明史》记载,将领俞通海“乘风发火炮”。29发射加农炮或者火铳,当然要考虑风阻,以便在瞄准时预先补偿。而在这里,“乘风”暗示明军使用的是燃烧性火药武器,而接下来的段落果然就说,“焚寇舟二十余艘,彼军杀溺者甚众”。30在这一历史阶段,词汇“炮”的含义开始转变,开始更多地表示铳,而不是炸弹31不过这里,“发火炮”也许指的并不是加农炮一类的东西,而是宋朝时两军互抛的那种火炮,发射它们用的是旧式的舰载抛石机。32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没有什么新发明能完全替代旧设备,这在技术史上很常见。在明初,老式火药武器和火铳都在同时使用。兵书上记载了大量五花八门的火器:可喷射毒气或者铁蒺藜的火枪,火药箭,弩箭,爆炸火箭,还有恐怕连魔鬼都要刮目相看的炸弹和手雷,比如开花炮,西瓜炮(发射铁钩和铁蒺藜),“一母十四子炮”,等等。33

鄱阳湖之战中,击败陈友谅的并非火铳,最具决定性的还是最传统的燃烧武器——火,火药助燃之下的火。

鄱阳湖首仗下来就让朱元璋众将灰心丧气。除了首胜,陈友谅更占据着地理优势。一些明将甚至建议弃鄱阳湖与陈友谅,另去别处整军再战。朱元璋力主非战不可,饶是如此,两天后再次交兵时,明军怯战者甚众。敌舰“望之如山”。34因为裹足不前,朱元璋斩杀了十名队长。

有下属进言:“非人不用命,舟大小不敌也。臣以为非火攻不可。”35《明实录》记载后情:“(朱元璋命令)以七舟载荻苇,置火药其中,束草为人,饰以甲胄,各持兵戟,若斗敌者。令敢死士操之,备走舸于后。”36

火船靠近了陈友谅船队,初时风还不大,但明军也烧着了敌船。待风势渐长,火势大盛。“其水寨舟数百艘,悉被燔,烟焰涨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37陈友谅麾下数名高级将领及两个弟弟皆被烧死。明军扩大战果,登上敌船砍杀,得两千首级。

是火攻,而非早先的火铳战,逆转了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的将官开始叛投朱元璋。最终陈友谅被流矢贯穿眼睛而死。10月初,他的残部投降,朱元璋成为“群雄逐鹿”的最大胜者。

鄱阳湖之战在中国被视为火器史上的标志性战役。火铳的运用确有其一席之地,但并非决定因素;而且其使用方式和我们曾经以为的大不相同。这一点和14世纪的其他烈战——例如1366年的苏州之围,并无不同。苏州为朱元璋的另一劲敌——张士诚(1321—1367)据守,其人富甲一方,诡计多端。朱元璋的火药武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文献再一次辜负了我们对火铳战争的想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