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前155—前80),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的政治家、财政大臣。汉景帝末年,年仅十三岁的桑弘羊以“精于心算”闻名洛阳,于是被选拔入宫做了侍中,成为汉武帝的近侍,受到武帝的宠信。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桑弘羊被任命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此后数年,参与了假民公田、铸五铢钱、西北屯田等事。[59]“而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仅筦天下盐铁”[60],推行盐铁官营制度和均输法,创立平准法,实行纳粟拜爵、补官及赎罪政策[61]。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被指参与燕王刘旦谋反而被诛。
桑弘羊崇尚法治。他之所以崇尚法治,其根本出发点有两个:首先,桑弘羊认为治国之道“坚据古人以应当世”,只有因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盐铁论·大论》:“射者因槷,治者因法,虞夏以质,殷周以文,异时各有所施,今欲以敦朴之时,治顽弊之民,是犹迁延而拯溺,揖让而救火也。”其次,桑弘羊深信“有法则治,无法则乱”的道理,因此,认为治民之道在于严刑峻法,《盐铁论·刑德》:“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罔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而轻犯禁。故禁不必法。”“王者立法,旷若大路。今驰道不小也,而民公犯之,以其罚罪之轻也。千仞之高,人不轻凌,千钧之重,人不轻举。商君刑弃灰于道,而秦民治。故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所以重本而绝轻疾之资也。武兵名食,所以佐边而重武备也。盗伤与杀同罪,所以累其心而责其意也。”
桑弘羊一生的主要业绩,就是他在经济方面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为汉武帝的宏图大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盐、铁、酒专卖。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支出大量的军费,致使国库空虚,百姓流亡,国家为安置流民,耗费以亿万计,此举大大地增加国家的财政困难。在桑弘羊及大盐铁商的建议下,《史记·平准书》:“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筦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22),桑弘羊被任命为治粟都尉,领大农,管理天下盐铁。凡是产盐铁的区域,都设置盐铁官,管理煮盐、制造铁器和买卖盐铁等事务。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桑弘羊主办建立酒榷制度,《盐铁论·轻重》:“大夫君以心计策国用,构诸侯,参以酒榷。”国家禁止百姓私自酿酒,酿酒业由国家专利并设官专门管理。(www.xing528.com)
(二)均输平准。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5),桑弘羊创立均输法,《史记·平准书》:“弘羊为大农丞,管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盐铁论·本议》:“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非开利孔而为民罪梯者也。”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桑弘羊创设平准法,《史记·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均输、平准法的施行,有利于排斥诸侯国、巨商大贾,平抑物价,保持物价平衡,同时可使政府直接控制交通运输和市场物价,增加国库收入。
(三)统一货币。汉武帝时期,货币紊乱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书·食货志》:“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自此以后,直至汉平帝时,全国通行的货币都是五铢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