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诸侯、贵族、官僚及富豪皆多纳妻妾。如《汉书·张苍传》:“妻妾以百数,尝孕者不复幸。”《贡禹传》:“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旷夫。”
汉代时,妾往往被称为“外妇”“小妇”。《高五王传》:“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元后传》:“又凤知其小妇弟张美人已尝适人,于礼不宜配御至尊,托以为宜子,内之后宫。”也有称为“小妻”者,如《淳于长传》:“初,许皇后坐执左道废处长定宫,而后姊孊为龙额思侯夫人,寡居。长与孊私通,因取为小妻。”《枚乘传》:“皋字少孺,乘在梁时,取皋母为小妻。”《孝明八王列传》:“臣畅小妻三十七人。”
汉代妻妾地位悬殊,不得因妾年轻貌美而乱妻妾位,乱妻妾位者有罚。《恩泽侯表》:“孔乡侯傅晏,元寿二年坐乱妻妾位免,徙合浦。”
(二)盛行早婚
汉代女性性成熟大约在十二三岁,一般即可结婚。官府禁止晚婚,如《汉书·惠帝纪》:“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是成年人缴纳的人头税,五算即五倍的人头税,是对晚婚者的惩罚。也就是妇女一般应在十五岁以前结婚,如《外戚传》:宣帝外祖母王妪“言名妄人,家本涿郡蠡吾平乡。年十四嫁为同乡王更得妻。更得死,嫁为广望王廼始妇”。
汉昭帝八岁时娶皇后当是极端的例子,《后汉书·皇后纪》:“汉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民间早婚更为普遍,因此《汉书·王吉传》记载王吉针对此现象的议论:“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
(三)婚姻中的违礼非法行为
古代婚姻的合法性由婚姻的缔结是否合乎礼制为依归,因此汉代婚姻尤其贵族婚姻多遵循古礼。政府亦在民间推行古礼,如《汉书·韩延寿传》:“延寿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百姓遵用其教。”不合礼制的婚姻均属非法,非礼的男女关系不得谓之婚姻。
1.后戚不得娶出宫女子
《汉书·元后传》记载王根:“骨肉至亲,社稷大臣,先帝弃天下,根不悲哀思慕,山陵未成,公聘取故掖庭女乐五官殷严、王飞君等,置酒歌舞,捐忘先帝厚恩,背臣子义。及根兄子成都侯况幸得以外亲继父为列侯侍中,不思报厚恩,亦聘取故掖庭贵人以为妻,皆无人臣礼,大不敬不道。”
2.诸侯不得娶出宫女子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旧禁,宫人出嫁,不得适诸国。有故掖庭技人哀置,嫁为男子章初妻,党召哀置入宫与通。初欲上书告之,党恐惧,乃密赂哀置姊焦,使杀初。事发觉,党乃缢杀内侍三人,以绝口语。又取故中山简王傅婢李羽生为小妻。永元七年,国相举奏之。和帝诏削东光、鄡二县。”《陈思王钧传》:“后钧取掖庭出女李娆为小妻,复坐削圉、宜禄、扶沟三县。”
3.婚姻非制
《汉书·彭宣传》:“徙为左将军。岁余,上欲令丁、傅处爪牙官,乃策宣曰:有司数奏言,诸侯国人不得宿卫,将军不宜典兵马,处大位。朕唯将军任汉将之重,而子又前取淮阳王女,婚姻不绝,非国之制。使光禄大夫曼赐将军黄金五十斤、安车驷马,其上左将军印绶,以关内侯归家。”《郦寄传》:“孝景中二年,寄欲取平原君姊为夫人,景帝怒,下寄吏,免。”注:苏林曰:“景帝王皇后母臧儿也。”沈家本说“可见汉世婚姻之制,自有律文也。”[290]
4.不得在居丧期间嫁娶
《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赵相奏乾居父丧私娉小妻,又白衣出司马门,坐削中丘县。”
5.私为人妻(www.xing528.com)
《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董仲舒决狱》:“甲夫乙将船,会海风盛,船没溺流死亡,不得葬,四月,甲母丙即嫁甲,欲皆何论?或曰:‘甲夫死未葬,法无许嫁,以私为人妻,当弃市。’议曰:‘臣愚以为《春秋》之义言夫人归于齐,言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妇人无专制擅恣之行,听从为顺,嫁之者归也。又尊长所嫁,无淫衍之心,非私为人妻也。明于决事,皆无罪名,不当坐。’”沈家本加按语:“以今律论之,甲母主婚,甲不当坐;甲母不俟三年而遽嫁甲,不能无罪。汉法,夫死必葬,而后许更嫁。若夫亡而死生未定者,不将终身不得嫁乎?此乃法之常。若遇此等情形,自不当一律论也。”
6.三男共娶一妻
《初学记》卷十二:“谢承《后汉书》:范延寿宣帝时为廷尉。时燕、赵之间有三男共娶一妇,生四子,长,各求离别,争财分子,至闻于县。县不能决断,谳之于廷尉。于是延寿决之,以为‘悖逆人伦,比之禽兽,生子属其母。以子并付母,尸三男于市。奏免郡太守令长等无师化之道。’天子遂可其奏。”沈家本加按语曰:“三男娶一妇,事本非奸,而实近于奸。平时此妇既不能有兄妻、弟妻之称,其所生子,又将呼何人为父?此当以奸论者,三男并无死法,乃遽骈首就戮,且曰以禽兽处之,何其轻视人格哉?况此等事乃风俗之敝者,不思革其敝俗,而但以刑从事,尚谓当于理而厌人心,此真大惑不解者。汉人断狱,好自作聪明,而准诸法理,实未必尽当。而美其名者,辄曰依经造狱,但不知此等于经义,果属何条也。此事于《汉律》并无科罪之文,而既成此狱,特附于此,以备法家之讨论。”
(四)妇女离婚与再嫁
1.离婚
汉代,离婚以“七出”为原则,如西汉王政君母亲,为王氏“適妻,魏郡李氏女也。后以妒去,更嫁为河内苟宾妻。”[291]也就是说,王政君的母亲犯了“七出”中的“妒”而被出。但男子出妻往往不限于“七出”。如西汉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292]东汉鲍永“事后母至孝,妻尝于母前叱狗,而永即去之”[293]。
汉代妇女也可提出离婚。如《汉书·张耳传》记载张耳:“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亡邸父客。父客谓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为请决,嫁之。女家厚奉给耳,耳以故致千里客,宦为外黄令。”也就是说,张耳所娶之妻是汉代的“白富美”,嫁人后不满意丈夫,主动提出离婚后嫁给张耳的。
最著名的由妇女主动提出离婚“休夫”的是朱买臣的妻子。“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朱买臣后来西到长安,被任命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294]古典戏曲有《买臣休妻》,实际上是妻子休了朱买臣。
汉代妇女离婚,可以带走嫁妆。《礼记·杂记下》注:“律,弃妻畀所赍。”沈家本加按语云:“所赍者,今俗所谓奁物也,本妻所自有,故畀之。近世弃妻之事实以罕见,若有弃者,所赍物亦必归之,否则争端起矣。《唐律》妻无七出在《户婚》。”
2.改嫁
汉代妇女更嫁较普遍。一种情形是守寡后更嫁,即寡妇再嫁。《后妃传》:“孝元傅昭仪,哀帝祖母也。父河内温人,蚤卒,母更嫁为魏郡郑翁妻,生男恽。”最传为千古佳话就是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汉书·司马相如传》: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心说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谓长卿曰:“弟俱如临邛,比昆弟假貣,犹足以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既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此外,陈平所娶之妻就是克死五任丈夫的富婆寡妇。《汉书·陈平传》:
及平长,可取妇,富人莫与者,贫者平亦愧之。久之,户牖富人张负有女孙,五嫁夫辄死,人莫敢取,平欲得之。邑中有大丧,平家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奈何予之女?”负曰:“固有美如陈平长贫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戒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乃父,事嫂如事乃母。”平既取张氏女,资用益饶,游道日广。
另一种是离婚后再嫁。汉代妇女离婚后不仅可以再嫁,甚至可以嫁进皇家。如《汉书·外戚传》所载,武帝的母亲王皇后就是一例:
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父王仲,槐里人也。母臧儿,故燕王臧荼孙也,为仲妻,生男信与两女。而仲死,臧儿更嫁为长陵田氏妇,生男蚡、胜。臧儿长女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儿卜筮曰两女当贵,欲倚两女,夺金氏。金氏怒,不肯与决,乃内太子宫。太子幸爱子,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时,王夫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征也。”未生而文帝崩,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还有一种特殊情形的更嫁,丈夫既未死亡,也未离婚。如《苏武传》:“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