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鞫狱”审讯不同,判决主要是适用律令,对犯罪行为进行定性并判处适当刑罚的过程;其参与者也较为单纯,一般都是司法官员。断狱者必须以律令、判例等作为判案的法律依据,因此断狱者必然熟知律令、判例以及法律解释等。遇有法律适用的疑难问题,一般参与可以讨论,出土文献常称之为“吏议”。
(一)议罪判决的程序
1.议罪
根据犯罪事实、性质等议定罪名。《汉书·陈汤传》:“皇太后同母弟苟参为水衡都尉,死,子做为侍中,参妻欲为做求封,汤受其金五十斤,许为求比上奏。丞相御史奏‘汤惑众不道,妄称诈归异于上,非所宜言,大不敬’。廷尉增寿议,以为‘不道无正法,以所犯剧易为罪,臣下〔承〕用失其中,故移狱廷尉,无比者先以闻,所以正刑罚,重人命也。明主哀悯百姓,下制书罢昌陵勿徙吏民,已申布。汤妄以意相谓且复发徙,虽颇惊动,所流行者少,百姓不为变,不可谓惑众。汤称作,虚设不然之事,非所宜言,大不敬也’。制曰:‘廷尉增寿当是。汤前有讨郅支单于功,其免汤为庶人,徙边。’”师古曰:“当谓处正其罪也。”《汉官仪》:“决曹,主罪法事。”[284]
2.论或当
论即依据法律规定和所犯罪行议定相应的刑罚,一般应罪刑相适应。《荀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爵当贤则贵,不当贤则贱。古者刑不过罪,爵不逾德。”[285]《急就篇》:“闾里乡县趣辟论,鬼薪白粲钳釱髡。”师古注:“里、乡及县递相催速,使早报问,则依宪法而论决也。”所谓“论”即判处刑罚。《后汉书·鲁丕列传》:“坐事下狱论司寇。”李贤注:“决罪曰论,言奏而论之。”《汉书·张汤传》:“讯鞫论报。”师古曰:“讯,考问也。鞫。穷也,谓穷覈之也。论报,谓上论之而获报也。” 籾山明认为“嫌疑犯的罪行一经确定,即判处相应的刑罚,称为‘论’”[286]。
《汉书·景帝纪》:秋七月,诏曰:“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廷尉与丞相更议著令。”三年冬十二月,诏曰:“襄平侯嘉子恢说不孝,谋反,欲以杀嘉,大逆无道。其赦王为襄平侯,及妻子当坐者复故爵。论恢说及妻子如法。”《汉书·江充传》:如淳曰:“令乙,骑乘车马行驰道中,已论者,没入车马被具。”
“当”是指断狱应援引的法律条文和依据。《汉书·刑法志》:“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或罪同而论异”,“今犯法者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收,朕甚弗取。”“高皇帝七年,制诏御史:‘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献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
《汉书·薛宣传》中有一例较完整的议罪量刑的典型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汉代决狱除依据法律条文以外,还常以经义为依据,这是汉代审判的一个重要特点,被称为“引经决狱”:
哀帝初即位,博士申咸给事中,亦东海人也,毁宣不供养行丧服,薄于骨肉,前以不忠孝免,不宜复列封侯在朝省。宣子况为右曹侍郎,数闻其语,赇客杨明,欲令创咸面目,使不居位。会司隶缺,况恐咸为之,遂令明遮斫咸宫门外,断鼻唇,身八创。(www.xing528.com)
事下有司,御史中丞众等奏:“况朝臣,父故宰相,再封列侯,不相敕丞化,而骨肉相疑,疑咸受修言以谤毁宣。咸所言皆宣行迹,众人所共见,公家所宜闻。况知咸给事中,恐为司隶举奏宣,而公令明等迫切宫阙,要遮创戮近臣于大道人众中,欲以鬲塞聪明,杜绝论议之端。桀黠无所畏忌,万众讙哗,流闻四方,不与凡民忿怒争斗者同。臣闻敬近臣,为近主也。礼,下公门,式路马,君畜产且犹敬之。《春秋》之义,意恶功遂,不免于诛。上浸之源不可长也。况首为恶,明手伤,功意俱恶,皆大不敬。明当以重论,及况皆弃市。”
廷尉直以为“律曰‘斗以刃伤人,完为城旦,其贼加罪一等,与谋者同罪。’诏书无以诋欺成罪。传曰:‘遇人不以义而见疻者,与痏人之罪钧,恶不直也。’咸厚善修,而数称宣恶,流闻不谊,不可谓直。况以故伤咸,计谋已定,后闻置司隶,因前谋而趣明,非以恐咸为司隶故造谋也。本争私变,虽于掖门外伤咸道中,与凡民争斗无异。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古今之通道,三代所不易也。孔子曰:‘必也正名。’名不正,则至于刑罚不中;刑罚不中,而民无所错手足。今以况为首恶,明手伤为大不敬,公私无差。《春秋》之义,原心定罪。原况以父见谤发忿怒,无它大恶。加诋欺,辑小过成大辟,陷死刑,违明诏,恐非法意,不可施行。圣王不以怒增刑。明当以贼伤人不直,况与谋者皆爵减完为城旦。”
上以问公卿议臣。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以中丞议是,自将军以下至博士议郎皆是廷尉。况竟减罪一等,徙敦煌。宣坐免为庶人,归故郡,卒于家。
3.报
《汉书·酷吏传》:“(义)纵至,掩定襄狱中重罪二百余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者亦二百余人。纵壹切捕鞫,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汉书·刑法志》:高皇帝七年,制诏御史:“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献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后汉书·张酺传》 :“窦太后诏报:‘自今执金吾辟吏,皆勿遣。’”《后汉书·陈宠传》:“汉旧事断狱报重,常尽三冬之月,是时帝始改用冬初十月而已。”《后汉书·鲁恭传》:“可令疑罪使详其法,大辟之科,尽冬月乃断。其立春在十二月中者,勿以报囚如故事。”
(二)断狱官员的相关行为规范
1.对断狱官员的主体资格有严格限制:(1)二千石官有断狱资格。参与断狱活动者主要是官员,《汉书·刑法志》:高皇帝七年,制诏御史:“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献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2)二千石官及以上高官如相国、御史大夫所置的守丞。张家山汉简《囚律》规定:“县道官守丞毋得断狱及(谳)。相国、御史及二千石官所置守、叚(假)吏若丞缺,令一尉为守丞,皆得断狱、(谳)狱。”[287]而县官所委任守丞不得断狱。疑难案件由廷尉及属官进行审判。
2.断狱者法律责任的规定。张家山汉简《囚律》:“事当治论者,其令、长、丞或行乡官视它事,不存,及病,而非出县道界也,及诸都官令、长、丞行离官有它事,而皆其官之事也,及病,非之官在所县道界也,其守丞及令、长若真丞存者所独断治论有不当者,令真令、长、丞不存及病者皆共坐之,如身断治论及存者之罪。唯谒属所二千石官者,乃勿令坐。”断狱官员应通过对恰当的律、令、判例等的援引,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做出判决,秦汉时期文献常称之为“论”。疑难问题可以进行“吏议”。通过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来看,适用的法律形式有律、令、判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