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性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

创新性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互动—创新”式教学理念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衡量着创造教育的质量,而创造教育的质量又必然反映着语文教师的创造水平。“互动—创新”教学的基本框架组成教学系统的三个主要元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在“互动—创新”教学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应当是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对相互作用的立体交叉关系。

创新性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

(一)“互动—创新”式教学理念

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衡量着创造教育的质量,而创造教育的质量又必然反映着语文教师的创造水平。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坏,对知识的摄取、传递和创造能力是否能有效形成,直接决定学习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创造性的培养应当还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都应具有创新能力才是可行的。

1.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实施“互动—创新”教学的基础。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因此,学生必须亲自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主动获取各种经验的信息,开动脑筋,调动各种思维方式,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综合和创造性探索,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实现各种素质的全面、和谐、协调发展。

(2)教育心理学依据

新的教育思想追求教学过程的民主化,主张创设平等宽松的氛围,使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协调,让学生平等参与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行的“我要学”。美、德、法等国的教育专家十分强调协作(互助)学习,著名教育家杜威、塞林、马歇尔、考科斯等依据社会互动理论提出了互动教育思想,并创立了相应的教学模式。

2.概念的界定

(1)“互动—创新”教学的含义

“互动—创新”作为一种中学语文教学机制,它是以互动为主要教学原则、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宗旨的教学组织结构和教学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以互动学习为起点,以迁移创新为方向,既是一个训练实践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运动的发展过程。它是在互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互动的教学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学结构和训练过程。

(2)“互动—创新”教学的基本框架

组成教学系统的三个主要元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在“互动—创新”教学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应当是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对相互作用的立体交叉关系。在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之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学习,并将在学习和探讨中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其他学生,同时,又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评价和迁移训练中获得新信息,从而达到对所获信息的积累、突破和创新,内化成为自己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3.操作原则

(1)主体性和自主性原则

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焕发出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要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注意养成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这种自主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自学的心理素质(心志坚、心力专、心趣浓、心绪宁)、自学的基础(强调结构化的知识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自学的智力品质(强调记忆、联想、想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自学的方法与技巧(强调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会筛选、归纳、整理、表述、运用、生成信息)、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强调一分为二而又把握好是非、对错、美丑界限和自我调控心理,养成耐挫折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品格)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学会自立学习,进而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自重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2)互动性和协作性原则

互动包括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是一种多维的互动性,而互动的过程中各方能互相促进、互相协作。其中,师师互动包含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老师们集体研讨、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设计更优的教学方案。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课程学习的“教”者、“述”者、“问”者和“指导”者,而且是“学”者、“思”者、“听”者,不仅是课程学习过程的调度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而且是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判断者和组织者,同时,利用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及时优化教学方法。而学生不仅是“听”者、“答”者,而且是“问”者、“说”者、“思”者;不仅是“学”者,还会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部分地成为“教”者。师师、师生、生生共同思考、讨论、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互动、协作状态。

(3)创造性与求真性原则

创造性是要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是树立每个学生都是拥有创造潜力的活生生的人的观念,要珍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求真性就是我们在发展学生多向、逆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同时,注意思维的求同性与求真性,即对人类共同公认的某一历史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相对真理的认同,防止思维训练的绝对化。

(4)活动性与优质性原则

活动性就是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优质性就是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一般来说,一节课的2/3以上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读书、质疑、讨论、答问、演讲、互评、做卡片、整理笔记、作文等,有时还安排时间到图书馆查找资料。

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方法活动的质量,要特别注意强化质疑这个环节,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本身说明他动脑筋思考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可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参与(一般的朗读、复述和简单问题的答问、讨论、有准备的演说等,这种参与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好处,但思维训练不够)、较深层次参与(自学提出问题,归纳文章要点,分析内容写法,比较同类或异类文章异同,观察生活现象或阅读短文引发议论等,其参与特点是这些活动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智力得到较有力的开发)及深层次参与(即创造性参与)。一堂课,高中学生所参与的活动也应有一部分属较深层次和高层次参与。

(二)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教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具有创造性。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完善的智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的组织因素和教育教学因素,都应当与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教学方法的优劣,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思维紧张程度以及学生对教材的识记、理解与应用的水平。

1.创造性的教法的含义

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方法的概念总是综合的,懂得这一点,在实际过程中就不会人为地把各种方法割裂开来;既然教学方法的概念是综合性的,那么,在教学时,必定是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地使用。由于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学。”这里,就要研究一下,什么叫学习的问题。西蒙在《认知心理学》中指出:“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时,才能发生学习。”学习的科学定义是:学习者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和评价知道正确与否的整个过程。吸收、输出、反馈、评价缺一不可,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吸收、输出不是机械的,而是伴随着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教,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凡是符合下列原则的教法,可称是创造性的教法。

第一,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探索知识。

第二,能激发学生积极质疑,提出有水平的问题;并能诱导学生对提出问题进行钻研、讨论,寻求多种解疑的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对学生有创见的答案,给予鼓励,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第四,教师在班集体中以一个成员的角色出现,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使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习上的后进生,消除自卑心理,敢于参与争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

第五,训练学生具有评价他人和评价自己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www.xing528.com)

第六,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敢于独立思考,树立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所有的教学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当然,这两类方法,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从认知角度来说,识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是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必然是创造性地综合使用多种教法的过程。

创造性教法,是从问题开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两位科学家所谈的“提出问题”与“怀疑”,都说明了在科学研究中,“问题”与“怀疑”的重要性,由于善于提问题与敢于怀疑,才有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与创造。学生在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时,只有从疑开始,以疑引思,才有可能在解疑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2.几种创造性的教法

(1)课前演讲的创新

进行课前演讲是众多语文教师都在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训练要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然而,个别教师却忽视了这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良好时机。

(2)课堂提问的创新

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师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什么样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第一,设想性提问。第二,发散性提问。第三,质疑性提问。

(3)课型结构的创新

课型结构指的是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反映一定教材单元体系中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其组织。课的结构组成是以认识理论、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理论为依据的。如教育家郝尔巴特提出的教学阶段有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它的根据是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即当前更明确理解事物意义的心理学理论。我国现阶段课型结构的组成,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心理学科学为指导,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据的,力求保证课堂教学的合理性。

(三)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学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重要任务显然不再是如何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仅要重视研究教法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的创新。其实学法是教法的出发点,也是教的归宿。结合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我们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探索“课前预习—课中对话—课后拓展”的互动学习策略体系

(1)预习引导策略

实验班从刚一入学就开始培养预习习惯。从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从读有收获,到读有疑问,分步提高,螺旋上升,最终达到自学语文的能力基本形成。具体讲,该策略的研究内容包括:预习指导的渐进性(要求读清内容—读出思想—读出疑问)。预习资源的开发包括合作资源(家庭式、小组式合作预习)、信息资源(如:家庭书柜、教室书吧、学校图书室、校外书店、网络、电视音像材料)等。这种预习策略为学生的独立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有利于适应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自学能力,同时也是充分利用学生个体资源的积极措施,是落实“先学后教”原则的重要体现。

(2)预习展示策略

在研究中发现,学生经历了充分的预习,都是怀着强烈的表现欲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有必要创设展示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所以我们构建了“预习展示策略”,其具体操作步骤是:“二读”(自主读通课文、读会生字词);“三说”(说文章的相关材料、说自己读懂什么、说自己是怎么读懂的);“一问”(问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也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启迪,从小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

(3)课中对话策略

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学过程中的疑问或困惑,并结合教师个人对教学材料的理解,引导学生筛选有研讨价值的话题,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展开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研读。课堂上可采取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大组交流等方式,围绕问题展开互动教学。

(4)课中实践体验策略

具体做法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学习内容和语言训练的要求,为学生创设多项互动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鼻、脑等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比如:读书竞赛活动、游戏表演活动、歌咏绘画活动、观察欣赏活动、讨论辩论等实践体验活动。“课中实践体验策略”遵循的是“互动—发展”“做中学”的原则,以各种形式的互动来解放学生的身心,打破传统教学的沉闷灌输,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命力。

(5)课中语言再造策略

课中语言再造策略是着力体现“语文学习要促进学生语言发展”这一宗旨,围绕“语文”这一语言训练载体展开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如:成语展示会、吟诗会、故事会、想象作文、图文日记、设计校园警示语、为家乡设计宣传广告、写调查报告等,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互动环境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6)课后拓展延伸策略

互动学习除了学习方式的多维还包括学习空间的多维,不仅在预习、课堂教学环节中体现,还拓展延伸到课后的学习活动。在拓展延伸互动阶段,教师通过设计一些与课堂学习密切相关的活动内容,如:查找资料,交流学习方法和体会,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与人、与文本、与生活、与社会、与自然交流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2.培养互动学习的习惯

“互动—创新”学习模式的实施步骤: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让学生在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学习环境等互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的一种学习方式。

“自主预习”是前提,它是指预习新知识(包括教材和与教材相关的参考资料)过程中采取同化和迁移的策略,搭建自我认知结构。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自主探究”是关键,就是指在形成自我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用自己向自己提问(或同学之间提问,或师生之间提问)的互动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师生对自我认知结构进行检验的关键。

“自主发展”是通过师生、生生、师生与学习环境等多维互动,解决各种疑问,让学生形成独特见解,培养研究型、创造型人才,这是互动学习模式的最终目的。

“自主预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逐步递进的认知发展过程。

“互动”是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际交往的信息动态生成过程,是必须借助于多种媒体形式来实现的,它不仅要求师生动口、动手,更要动情、动思,把肢体、思想、情感的“互动”与文本、作者、环境的“互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建立师生平等的情感基础上,采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互助合作方式,优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促进学生个体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地发展。“互动”不仅渗透在授课过程中,还包括课前、课后的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