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教育个性发展的内涵
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个性的和谐发展。语文教育在学生的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着主导性角色。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没有认识到语文教育对个性培养的重要意义,忽视了语文教育在个性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当前,个性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创新所关注的重大主题。“儿童中心教育学”认为,“每个儿童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儿童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因此,学习必须据此来适应儿童的需要,而不是儿童去适应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速度和性质的假设,儿童中心教育学有益于所有的学生,其结果将有益于作为整体的社会。
我们认为,“儿童中心教育学”概念的重申,表明国际社会在宏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上确立起了个性发展的方向。怎样理解个性发展?
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因此,个性是道德、体力、智力、审美意识、敏感性、精神价值等品质的综合,是一种“复合体”,即一个个完整的人,不能把某一种或某几种品质从完整的人分离出来孤立地培养。所以,为了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应首先培养“自由的人”,这应该向青少年提供一切可能的美学、艺术、体育、科学、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发现和实验机会,而不应该局限于短视的功利需求。
2.个性是独立的、具体的、特殊的
尽管个性发展离不开与他人交往,但每一个性都首先具有内在的独立性。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史,因此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特殊的、活生生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的。
3.个性发展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性的发展
每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发展,把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每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孤立起来、对立起来或并列起来,都是二元论思维方式的产物,都不能正确理解个性发展的本质。
4.个性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
人和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的“未完成性”,即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终身学习不只是社会要求,还有着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由此看来,追求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是世界教育创新或课程创新的重要趋势。从本原上看,每一个性都是完整的,亦是独立的、具体的、特殊的。因此,培养个性应尊重个性的完整性、独立性。个性发展内在包含了社会性,因此个性的成长是在生活中、在持续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个性发展是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因此终身学习应成为每一个人的内在需求。在我国,当代教育创新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把个性培养列为教育的主题与使命之一。把发展人的个性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因为教育在今天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个性教育就是真正的、具体的、独特的人的教育,就是使一个生物意义上的实体不仅获得社会性、文化性,更是获得自身独特性、自我确认性的过程。因此,语文教育凭借其自身的人文学科优势理应成为个性教育的核心,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语文个性教育的作用
1.语文个性教育的价值追求
语文个性教育的价值观是语文教育功能观的直接反映。汉语文教育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其功能和价值又具有多层次复合性。
功利本位与人文本位是最能概括当前各种对立观点的一对范畴。功利本位论强调把语文教育的功利性放在首要地位,把学生对汉语的听说读写水平和能力作为语文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价值。在此前提下,他们一般不反对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甚至也十分强调语文教育的教化作用。人文本位论则认为语文教育的最大功用在于教化,最大价值在于弘扬人类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此前提下,他们一般也不反对语文教育的工具追求和工具价值,甚至认为人类精神传递的前提是对语言文字工具的掌握。
汉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汉语文教育的功能绝非单功能,而是复合功能。复合功能,就是将语文教育的各种功能有机地整合为一体的功能。汉语文教育的复合功能由两大类要素组成,即由工具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组成为复合功能球形图,两类要素组合不存在孰先孰后、孰上孰下的问题。
工具性要素的主要内涵是:听说读写、知识方法、思维。人文要素的主要内涵是:情思、审美、伦理、历史文化。工具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之所以能够合二为一,关键在于中介要素的作用,中介要素就是汉字和汉文,其作用就是语文教育过程。通过汉字汉语的教育,使要素之内涵发生联动和整合,使两大类要素产生有机联结和整合。汉语文教育的复合功能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组合系统,是一种弹性机制,它在信息交换过程中不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应对,系统也会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汉语文教育的复合功能铸就了我国民族文化特性,发挥了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作用。汉语文的复合功能观念对于语文个性教育价值观的构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语文个性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它打破了以往单功能观的狭隘视野,把语文教育置于一个更为广阔互动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突出强调了语文功利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之间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血脉一体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人的个性发展铺就了一条更为切实、明确、广远的通道。
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整合观很好地协调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把个性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良好个性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多功能复合的语文教育价值观是语文个性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石,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21世纪,语文个性教育的价值追求表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规格上就是要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健康成长。这一点具有世界性、终极性意义。通过教育,尤其是以人文性为核心特征的语文教育,重塑现代人的人格精神,是促使社会和个人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语文个性教育在个体人格的塑造方面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自身的人文价值、文化底蕴、思想内涵的充分释放和展开,为个体的精神发展、人格形成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语文个性教育在人格塑造方面要坚持以下三方面的价值追求。
第一,重塑人格基础,由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个性整体发展,并主要关注精神世界的构建。语文教育要重塑人格的基础,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努力扭转这种不良局面与风气,重新把语文教育的重心放在对个性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上。要实现语文教育的根本价值,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与人格的健康成长,必须做到两个转变。从理论上要转变对语文教育本体价值的认识,树立起牢固的多功能复合价值观,真正理解汉语文本体的质的规定性对语文教育多功能复合价值观的内在的决定作用。在实践上要处理好语文知识技能掌握与文学熏陶、精神启迪、审美体验等隐性因素的关系,使前后两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转化。一方面把语文知识、技能因素融入个体精神活动、人格意识、行为模式的整体中去,使其有所附加;另一方面,则把个体的精神世界建构在牢固的语文知识技能之上,为个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和文化根底。
第二,重塑人格形成机制,由关注教学目标转向关注教育目的,将人文关怀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现在的语文教学过分追求教学目标的细目化、可操作性、确定性、完整性等行为性标准,相对忽视了情感性、体验性、审美性、情境性等隐性目标。我们知道,语文教育的目的着眼于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个体人格与精神的发展。它是整个语文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归宿,对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具有终极性的决定意义与规范价值。语文教学目标则是为了便于实践操作而从教育目的中分化出来,它对加强语文教学的程序性、规范化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实践中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各种具体的教学目标就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的要求。按照教学系统论的观点,教育目的的内涵要高于各种具体教学目标。因此,个体个性的自由、充分的发展,精神世界的积极构建,要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和媒介,又要超越其上,对其进行积极的转化、扬弃和提升,使其获得个性的特征、人格的意义。各种语文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文化等学习内容,必须通过个体自我意识的同化,顺应的整合、行为模式的内化与外现的转化,才可能真正地变成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过程的实现,一方面要以各种具体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另一方面又要借助于特定的教育环境,通过个体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来实现。教育环境除了包括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心理氛围、情景诱导、教师的人格魅力及教学活动的潜在影响等隐性因素。因此,语文教育要重塑人格养成机制,必须标本兼治、内外双修,为个性的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三,重塑人格境界,由“功利人生”的定位提升到“审美人生”的设计。应试教育以其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为主,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审美价值,把文学教育驱逐出语文课堂。语文教育要重塑人格境界,必须加强审美教育。因为只有审美教育,才能为个性的精神世界创造一个超越功利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使个体认识到人生就是一件弥足珍贵的艺术品,从而唤醒他们热爱美、向往美、创造美的美好情感。因此,语文教育只有成为审美教育的过程,才可能充分释放汉语言文字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把学生的精神引向纯净、高尚、理想之境。
(三)语文个性教育的实践走向
语文个性教育价值观的确立为语文个性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语文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坚持以个性的和谐发展、人格的健康成长为指针。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其中创造性是核心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教育就是创新教育或创造性教育。我们知道,个性独特性是个性得以确立的根本依据,个性教育就是要立足于客观存在的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通过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人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感、成就感,从而释放每个人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量,培养出个性鲜明、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体。只有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客观事物的多元性,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因此,个性教育必定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又是促进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语文教育多功能复合价值观决定了语文创新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多元性。一方面,作为工具学科,语文教育对培养学生独特的个人语言表达能力、语言风格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对培养学生独特的人格精神、审美意趣、道德素养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个性教育的创造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独特的语言风格、语文思维创造性以及积极向上的创造性人格。
1.语感教学与语言风格的养成(www.xing528.com)
一个人的语言往往就是他的精神世界的表征。尤其是以文字为表达手段的书面语,更能较系统、全面、深刻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及精神追求。而语言风格是标示一个人语言独特性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的符号化外貌。语言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个体语言的积累与语感生成,良好语感的获得是形成个人语言风格的根本前提。因此,语感教育是语文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2.语感的性质及语感教学
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应用和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它具有敏锐性、直觉性、完整性、联想性、体验性。语感虽然具有模糊性、会意性等非理性化的特点,但可以将它做科学的、辩证的分解,分项确定其训练目标。从大处看,语感可以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从语文理解的过程及方式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以分解为相互关联的两种判断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判断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这是直觉性语感;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这是理解性语感。老一代语文学家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3.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它是客观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准确、敏捷的语感必须注重语言的积累,加强语感的实践训练。
第一,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感受力。要做到有效的语言积累,多看多记。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多记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
第二,强调诵读。
第三,凭借生活经验获取语感。
第四,依靠对语言行为意义的感知。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言语、通过言语又超越言语去感受语言使用者的内心情感和他的思维。
语感分析训练是提高语言感受力、加强语言意象积累的重要手段。语感的分析侧重是在对文本整体感性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针对某些具有文学解读意味的句子或词语进行深层次的理性分析。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语言的自我表达。语言的自我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重要技能,它集中地体现了个体的语言个性、创造性和独特风格。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训练,它是同个性的思想发展、精神成长、人格追求紧密相关的。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必须从促进个性精神和谐发展入手。自我表现是个性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我的生活感悟,这是提高个体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原则。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般的思维基本性质,又具有自身的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是深化语文教育创新、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个性化的关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立足个性差异,培养求异思维
由于每个学生先天遗传特质和后天所受的教育及经历不同,心理发展又不处于同一水平,思维能力便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客观事物的多元性。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一种整齐划一的僵化模式对待个性迥异的学生。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抹杀了他们的创造欲望。因此,加强语文个性教育,就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的创造性。
2.深挖教材内蕴,积极诱导启发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教学切忌求同过多,而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眼光,立体地、全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去感受体味、大胆想象,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只有用全新的、多角度的眼光分析教材,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我们应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创造力。
3.激发求知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语文教学应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学生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精心设疑。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探究思索的动因。在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训练、阅读和写作等均可通过精心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4.丰富想象能力,捕捉直觉灵感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它是构成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必要因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加强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要通过阅读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二要加强朗读和进行语感训练。汉语重语言主体的心理因素,强调直观感受。这种直观感受正是直觉思维力强的表现。加强朗读,进行语感训练,正是凭借着阅读活动的经验直觉对言语做出敏锐感受,从而瞬时性地感知和领悟言语,是培养直觉体味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三要创设情境,触发创新灵感。创设情境是触发创新灵感的有效手段。生活展示、实物演示、表演体会、音乐暗示等手段都是触发灵感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
(五)创造性人格的养成
语文创新教育不仅仅是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创新人才培养的最核心问题其实是自由精神的培植、创造性人格的养成。创造性与其说是一种能力,毋宁说是一种精神气质、人格倾向。自由精神是一个人创造力的灵魂,它体现在教育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三个层面。创新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做好知识、技能及思想上的准备,而且要求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具有开放的意识、民主的管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创造性成为教育的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培养创造性的关键是教师要站在学术的前沿,切实了解社会的发展及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多变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旨归。教师要通过设置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现实挑战,诱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内驱力、意志力和人格信念,从而使创新教育与人格的发展联系起来。
语文个性教育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价值意蕴,去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培植其主体性,鼓励其自由创造精神,真正把创造性教育与个性的人格发展融合起来,使创造教育获得持久稳定的内驱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