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育特点分析:对人的终生影响、教学内容选择、实践性与民族性的考量

语文教育特点分析:对人的终生影响、教学内容选择、实践性与民族性的考量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对人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其影响之深广不可低估。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在人文学科中,语文与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三)语文教育的民族性语文课程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考虑这些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语文教育特点分析:对人的终生影响、教学内容选择、实践性与民族性的考量

对语文教育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

(一)语文教育的人文

语文属于文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不同。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语文则不同,一方面它是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远的;另一方面,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也是多元的。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感化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人格和道德水准。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做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学习语文,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语文对人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其影响之深广不可低估。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

在人文学科中,语文与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历史是由大量的史实和历史观构成历史知识,而语文课程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阅读与表达本身既是一种实践行为,又体现了实践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

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靠传授阅读的知识来培养阅读能力,不如让学生多读书;学生记住了一整套完整的写作知识,而没有写作的实践,也难以形成写作的能力;学生背诵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是说不好话。这些都是很明白的道理。这样的知识没有实践的环节是难以转化为能力的。因此,语文实践能力应主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而不能片面强调“知识为先导”。(www.xing528.com)

义务教育阶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是需要的,但是诸如语法修辞之类的知识,在高中阶段不必讲授过多,也不必追求系统和完整。这一时期学生还处于感性时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感性材料,参加感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语文规律。

语文课程要注意学习的生活化。这是与实践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母语课程,它与外语不同。学生进校前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不必像学外语那样从零开始,花很多力气去记忆大量的词汇,掌握语法的规则。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大量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应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习得,强调日积月累。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更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实践性的深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语文课程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考虑这些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汉语特别具有个性,它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可创造的空间特别大。汉语没有多少强制的规矩,应该说,它是一种真正从人的思维与表达的需要出发的以人为本的语言。这种语言宜乎在模糊中求准确,用西方语言的条条框框来分析汉语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传统的汉语教学词类讲虚实二分,句法重语序,修辞讲比兴二法。

汉语的文化性也特别强,尤其是它的词汇和词组系统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这些相联系,我国文学以抒情性强而著称于世。中国的诗歌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就是诗性的文化。

中国语文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提倡多读多写;应该克服浮躁焦虑的心态,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期望立竿见影;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