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来找我,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他们家还有一个出生没多久的小妹妹,现在在保姆家。因为小妹妹的出生,弟弟本来就容易起伏的情绪,更不稳定了。
妈妈吼了弟弟几次,弟弟就更不安了,“都没有人爱我”。
事实上,在妈妈跟我谈话的时候,爸爸和弟弟玩得很高兴,看不出妈妈所说的情况。妈妈说:“对啊,只要我跟爸爸都在,他就很放心。可是,只有我的时候,他就黏我黏得很紧,我根本没办法照顾妹妹。”
说实在话,现在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对育儿的要求与标准提高了很多,以前不打孩子就算是宠孩子了,现在连吼了孩子,都要跟孩子道歉。
“不打不骂就能教好孩子”,类似的标题充斥在电视、广播、报纸、书籍、杂志、演讲里……当然,这是理想,能实现理想的人,本来就不多。
放下过度美好的描绘与想象
家里做生意,所以弟弟常会看到很多不同的人,夫家的习惯是孩子要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偏偏弟弟怕生。我跟妈妈讨论,目前我们不必强迫孩子打招呼,先试着营造比较友善的环境。可是,妈妈说:“婆婆会觉得我没教好,我压力很大!”
弟弟被不断要求与不同的陌生人打招呼,压力很大,就像妈妈嫁到夫家,也要适应夫家的习惯一样。
此外,家里事情本来就多,妈妈又要照顾刚出生的小妹妹,弟弟又特别黏人,妈妈的情绪要保持平静的状态,那她的修养必须非常好,一般人可不容易做到。
我对孩子不打不骂,甚至连瞪孩子都没有过。在我刚开始工作时,就算有满脑子的理论,还是偶尔会对孩子说话大声。现在经验多了,就知道以长远的角度看,凡事慢慢来,自然就产生许多正面的情绪,孩子也能听得进去,父母也不需要大声说话。
对很多事,我们都抱着美好的想象。然而,过度执着于美好,就会忘了要踩在现实的根基上。脚步没站稳,很难向美好迈进。(www.xing528.com)
我不是说理想不重要,我自己就不断追求属于我的理想,然而,理想如果离我们太远,我们就要从眼前的路开始走起。
先求有,再求好
有人说,成功只有两步:第一步和下一步。
“还可以怎么做?”这是我常有的内在对话,也是常跟孩子们互动的对白。一百分显然有点困难,那就先求及格,先求有、再求好。那么,怎么做才能多加个一两分?这样想,比较实在。
对妈妈来说,有些时候可以放慢脚步。光是减慢自己对孩子讲话的速度,就能让自己与孩子都平静一些。其实,我们大人常以跟大人讲话的方式,来跟孩子对话,忘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人生经验还没那么多。慢慢讲,好好说,孩子的困惑减少了,情绪才会稳定。
而且,有些内在的修养确实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培养。我们有时候会对孩子吼叫,那是因为我们把孩子的话过度进行负面解读了。比如,“都没有人爱我”,如果把这句话当成弟弟索求父母注意的言语,那只要对其安抚即可。
弟弟还小,对大人的很多付出都不理解,所以他只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已。大人要让自己放松一点,放下情绪,就能更容易也更自然地表达爱。
我们常以为孩子在“否定”我们,事实上,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不一样的事。如果我们没认清,就会引爆自己的情绪地雷。
其实,引申开来,很多时候,他人也不见得是在否定我们,只是在表达他的不满而已。
我经常觉得,我在治疗中是做翻译,“他的意思是……”“孩子是想要……”。我们都听到同样的话,但是听出来的意思却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情绪状态不同,心静,凡事就会看得更清楚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