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误区:自我下结论与无视对方解释的后果

沟通误区:自我下结论与无视对方解释的后果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在一般性的沟通中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自己替对方下了“结论”,不管对方如何抗辩,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对方想解释,我们还会嫌烦,所以会说出“你别再解释了”“我不要听”“我已经被骗很多次了,你就是这样,还不承认”……少数情况下,确实是对方蓄意欺骗,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基于过去的经验,把结论套在对方身上,并没有好好思考。

沟通误区:自我下结论与无视对方解释的后果

这是我最近听到的一段争辩,夫妻为此冷战了好几天。

先生:“我先把碗泡在有洗洁精的水里,我等下再来洗!”

太太:“这是借口吧!”

先生:“我们家都是这样做的,广告也是这样展示的,洗洁精会溶化油脂,等一下再用水冲会比较干净……”

太太:“你不要再解释了,我不想听,这就是借口!”

结果,碗就由在旁边听的长辈默默拿去洗了。

根据我的经验,这类对话不会只在这一个家庭中发生。朋友问我的意见,当谈资在讨论,我临场反应不佳,口笨嘴拙,只能回应“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是,当我静下心来,这段对话就屡次浮上心头。我试着想分析一下。

首先,刚开始进入家庭关系的双方,都带着各自过去的习惯来面对彼此。

尤其是牵涉我们过去的家庭习惯,那可能跟自尊绑在一起,也就是说,“你否定我过去的家庭习惯,就等于否定我的家庭,就等于否定我”,这些过于简化的推论在内心进行。所以,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点,不小心被踩到了,就像踩到对方的自尊地雷那样,引发大爆炸。

爆炸的人,可能不清楚自己的内在对话,只觉得一股火冲上来;踩到的人,也可能莫名其妙,说不定也相应地冒出一团火焰。虽然双方都有点搞不清楚,但爆炸了,就是双输的局面,两败俱伤。

所以,当我们要认认真真地进入一段关系,就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对方有哪些自尊地雷,背后有什么重要的含义,我们都要尽可能了解,不要故意去踩。真要跟对方探讨,也要小心措辞,尊重对方的家庭。

记住,有时候对方会批评自己的家人,但我们最好不要跟着批评,或者可针对某些较为夸张的“行为”本身进行评论,但别针对“人”。因为对方可以批评他的家人,并不代表我们可以。

其次,别轻易否定想要努力的人。

先生少做家务的原因之一,就是做了家务会被嫌弃、被唠叨、被浇冷水。事实上,不论性别、年龄,如果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会遭到嫌弃或处罚,那么之后那个行为的发生概率会变小。

有时候,我们要明白,事情不见得要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去做,也可以给对方一些空间,让对方用他习惯的方式来做。还有,刚开始做一件事,还不熟练,难免犯错或出纰漏,多做才能生巧,就算真的达不到我们的标准,对方有这个心,就该给予鼓励。扪心自问,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会借由高标准让对方感到挫败,来宣泄一下我们的情绪呢?

以这位太太的反应来说,她可能有些宿怨,比如先生经常不做家事,或者先生不够关心她,所以才借题发挥。不过,如果太太对先生有其他不满,该找机会挑明,常借由小事作为宣泄出口,会累积双方更多的不愉快,更难处理。(www.xing528.com)

我经常注意到,有的人想得到另一个人的关心,会用言语刺激对方,而并不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你当我是死人是不是”“你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吗”“有小三的人就会像你这样”!

一般来说,激将法的本质是丢出负面情绪,得到正面回应,但通常引来的也是负面情绪,适得其反。

以这件事来说,既然先生愿意洗碗,那么不管他用什么方式,就让他试试看好了。讲讲好话,说不定真的洗得比较干净。

最后,沟通重点在于倾听,而不是一味表达自己。

我们很容易对事物有成见,特别是当我们对一个人累积不少情绪的时候。可是,我们心里的“猜想”,常常不见得是对方的“事实”。在心理治疗中,心理咨询师常要跟对方确认,自己的了解是否正确,先听清楚,再回应。

可是,在一般性的沟通中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自己替对方下了“结论”,不管对方如何抗辩,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对方想解释,我们还会嫌烦,所以会说出“你别再解释了”“我不要听”“我已经被骗很多次了,你就是这样,还不承认”……

偏偏人与人之间很容易产生误会。少数情况下,确实是对方蓄意欺骗,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基于过去的经验,把结论套在对方身上,并没有好好思考。

在对方的需要里,找到表达爱的方式

常常有人会问我这样的问题:如果太太或先生不愿意一起成长,该怎么办?

我没有高明的答案,我只能说,改变自己容易一些。你要问一问自己,关系里面的感情还在不在?如果还在,那就努力自我成长;如果不在,有没有其他的理由支持关系的继续?如果维系关系的理由都不见了,与其彼此过着痛苦的日子,那结束关系也是不得已的事。

爱一个人,是需要学习的。不是照着自己的方式去爱才算是爱。有时候,我们过于一厢情愿,让对方感到压力感觉不自由,常常搞得大家不愉快。我们都要在对方的需要里面,找到我们可以表达爱的方式。

比如,我们特别爱我们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比别人可爱,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付出,所以我们更加珍惜。

如果我们能爱得刚刚好,用对方想要的方式去爱他,那么,通过我们的付出,我们更能感受到深层的爱意滋长。

付出,要学习;接受,要学习。给对方机会,给自己时间,好好解释一番,听听我们自己的心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