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里,一个人可能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是妈妈又是媳妇,是儿子同时又是爸爸,是孙女也是姐姐……不同角色担负不同的任务与责任,有时候角色与角色之间也会有难以取舍的无奈,一如婆媳问题中身兼丈夫与儿子角色的男性。
人在不同角色、关系与情境中转换,难免会出现负面情绪,如果不方便对他人讲,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讲,我们就可以试着练习写“情绪日记”,它是认知疗法常使用的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表格的方式呈现下列主要项目,其次,再逐一填入事件的相关内容:
通过“情绪日记”的书写,我们尝试改变对事件和自我的观点,学习做出较合乎现实的正向假设,帮助自己改变消极的思考模式,减轻情绪困扰。
另外,检视“非理性信念”的有无,也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因为这些信念也会造成我们的情绪波动。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曾经整理过一些常见的“非理性信念”,例如以下几点。
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人的喜爱与赞许。
2.个人是否有价值是看他是否全能,在每个领域中都有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是坏人,因此就该对他们做出严厉的谴责与惩罚。
4.当事情不如己意时,实在很可怕,很悲惨。
5.面对人生的艰难和责任实在不容易,不如逃避更好。
6.人的不愉快是由于外在因素所造成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痛苦和困扰。
7.对于危险可怕的事物,人应该非常关心,要不断地关注,要随时留意可能会再发生类似的事。
8.一个人的过去影响他的现在,而且是不能改变的。(www.xing528.com)
9.一个人总需要依赖他人,需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来依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要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
11.人生的每一个问题总会有一个精确的答案、完美的解决方法,一旦得不到就会很痛苦。
当觉察到自己有这些“非理性信念”时,我们可以尝试用下列几个问句,来引导自己建立较为适宜的观点。
1.这样想有用吗?
2.继续这样做,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支持这种信念的证据在哪儿?
4.事情怎么会因为你希望那样,就应该那样?
5.除此之外,你的生活中就没有其他可以令你满足、高兴的事吗?
自我对话的时候,可以学着用“希望”和“喜欢”来代替“应该”和“必须”。最重要的是,要学习让我们的思考更有弹性。如果我们努力过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还是很紧张,暂时无法改变,那就试着拉开距离,减少碰面的时间或机会,也是一种替代的方法。
我们要记得,情绪是会互相激化、彼此影响的。通过对技巧的学习及心境的转变,我们慢慢能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思考也相对有弹性,这样才有办法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
*本文中有关阿尔伯特·艾利斯“非理性信念”之相关内容,参考温迪·德莱顿
《Invitation to Rational-Emotive Psychology》一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