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爱一个人时,除了希望他成为我们要的样子,我们也可以试着爱他原来的样子。
不过,现实其实很难如此,特别是当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爱的对象是同性的时候。有时候,不见得是纯粹的爱情,大部分掺杂着友谊,而这种深度的友谊,刚好异性之爱难以取代。
社会上,很多人由于宗教的因素,对于同性之爱,常有相当负面的看法。一个人成长到青少年时期,特别是男性,常有明显的同性恋恐惧,生怕被归类为同性恋,这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负面影响。因此,喜欢同性的情感,就很容易被压抑,就连接纳自己都有些困难。
曾有网友询问,自己的孩子出柜了,该怎么办?看样子似乎在想着如何“纠正”他。我请家长试着接纳,因为,他的孩子才是最辛苦的那个人。他要接纳自己,就要花上不少时间,如果家人再给他压力,他心里的纠结更是难以解开。
为了性取向的事情,父母与孩子常发生冲突,少见面或不见面,是常有的事。比起性取向,其实亲子关系更重要,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根据我浅薄的知识判断,性取向从小就有迹可循,到青少年时期就会比较清楚地浮上台面。在大部分状况下,性取向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大脑的先天设定。
此外,同性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属于友谊。一般而言,对于女性的心情,通常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懂;男性之间也有所谓的men’s talk,其中的话题女性不见得有兴趣。所以,同性相处有时候会比异性相处自在,这不难想象。
爱他原来的样子
很久以前,我认识一位女大学生,在离家上大学之后,因为在网络上聊得来,就搬去跟一位大她十多岁的单身女性同居。根据家长的说法,两者有发生性行为。女生被家长带到医院,希望能“矫正”她,还声称那位网络上认识的女性骗了她女儿。
坦白说,妈妈的担忧全写在脸上。我要求单独跟她女儿聊聊,她女儿也坦承妈妈所说的部分是事实,但仍表示会继续跟对方同居,因为相处得很愉快。(www.xing528.com)
她自己想得很清楚,就是当好朋友一样相处,也不觉得一定是谈恋爱,更没想到终身伴侣之类的事。我跟她讨论家长的担心,她了解,但也无可奈何,知道会展开一场长期抗战。
我跟她妈妈进行了沟通,告诉她女儿抱持着什么样的想法,成年子女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现阶段以保住亲子关系为要,往后才有机会守护在孩子身旁。妈妈带着担心走了,我也不认为我短短几句话就能缓解妈妈的焦虑,毕竟,以妈妈那一代的价值观来说,这真是太过震撼的事了。
我认识一些同性伴侣,即使经过了几年时间,他们依然能相互照顾,甚至公开出席对方亲属之间的重要场合。
对于同性婚姻是不是该合法化,社会有正反两方的看法,各有支持与反对的团体。我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并不深,没办法表达我的立场。但是,同性同居,共同照顾孩子,我看过一些案例。
有些孩子需要调适,特别是青少年。他不知道怎么接纳现状,也不知道如何跟妈妈的同性伴侣相处,实在尴尬。
其实,就像在一般的家庭里面一样,同性家庭里也会有亲子沟通问题,只是由同性伴侣组成的家庭多了些社会压力。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谈,我期待社会能多给予一些了解与谅解,即使这样的家庭状况很少见,孩子也应该有机会享受爱。如果社会能多一些包容,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会有健康的身心状态。
我是一个专业心理人员,我关心的,就是如何让孩子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少一些让他们不知所措的痛苦与寂寞。
我衷心期待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身边大人的关怀与爱,至于大人们的性别,不是我关心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